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伊拉克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 ,美国加紧武力“倒萨”行动。目前 ,美军事部署已基本就绪 ;改造伊拉克的方案也已出炉 ;在联合国内主战与主和两大阵营对垒之际 ,美国总统布什搁下狠话 :“即使安理会不通过动武的议案 ,美国仍然会出兵”。看来 ,第二次海湾战争已难以避免。由此 ,人们不禁会联想到 1 2年前的海湾战争。那么 ,美国两次“打伊”行动到底有何关联 ?战后美国的后续步骤如何 ?这会给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带来何种影响 ?大国特别是美、欧、俄、中之间的关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王在邦研究员等七位专家举行对谈。需要说明的是 ,本刊曾于 2 0 0 2年第 1 0期就“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这一主题举行过一次对谈 ,本次对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一次的继续和深入 ,希望对您思考当前的这一重大热点问题有更大助益。  相似文献   

2.
6月 2— 4日 ,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其上任两年半以来对中东的首次访问。布什此行除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RoadMap)以外 ,还有多重战略考虑 ,实为“一石多鸟”之旅。在布什的竭力推动下 ,“线路图”虽已正式启动 ,但在当前巴以双方严重缺乏互信、暴力难止的情况下 ,中东和谈短期内仍难以有大的突破。布什将其首次中东之行选择在伊战结束之后 ,并非单纯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 ,而是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改善因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受损”的国际形象。美国对伊动武的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基地”组织。但…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月 2 9日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 ,指责伊拉克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 ,美国不断为“倒萨”做舆论宣传和行动准备。3月 1 0~ 2 0日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 1 1国 ,试图说服中东各国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 ,成立反伊同盟 ,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条件 ,但受到中东各国一致反对。6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首次提到美国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7月 8日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改变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一项国策” ,“我们要用一切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来,因发生学潮以及美国等在核查问题上加大施压力度,伊朗面临的内外压力骤然增大。这既反映了“9·11事件”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外部安全环境的恶化,也与其内部政治斗争的发展密切相关。 “9·11”后,美很快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虽然因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有求于伊,对伊言辞较为“缓和”,但并未改变对伊遏制政策。伊战结束后,美国内保守派要求布什尽快明确对伊强硬战略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国际政治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国际“动荡年”。从年初的伊拉克战争 ,到年末的格鲁吉亚政权更迭 ;从朝核危机升级、缓解的戏剧性变化 ,到恐怖主义再掀恶浪 ,世界无不处处云波诡谲 ,充满变数。尽管如此 ,“云动天不动 ,船移岸不移” ,世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大势仍保持不变 ,尤其是大国关系仍保持总体稳定。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仍是世界潮流 ,是时代主旋律。一、伊拉克战争牵动全局 ,美国“新帝国”战略出师受挫  美国从 2 0 0 2年末起 ,就开始为“打伊倒萨”造势。美谋求“打伊倒萨” ,其主要战略诉求有四重。一是历史诉求 :老布什在 1 991年发动海湾战…  相似文献   

6.
10月 2 0日 ,布什在曼谷表示美国可以给予朝鲜某种形式的“书面安全保证” ,以推动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10月 2 3日 ,伊拉克战后重建国际援助会议在马德里召开 ,美国同意出让对伊拉克的部分控制权 ,换取国际社会加入伊拉克战后重建。这两件事显示布什外交开始转向 ,由强硬外交转向重视协调外交。这种转向既是客观形势使然 ,也是美国国内对布什外交反思的结果 ,两者可谓相辅相成。伊战后 ,围绕伊重建问题 ,美政府内部“保守的现实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联盟首先出现裂痕 ,“温和的现实主义”影响上升。共和党在对外政策上大致可分为三派 …  相似文献   

7.
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2 0 0 2年《国防报告》及 9月 2 0日布什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都将“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对敌对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 1 0月 8日布什继 9月 1 2日联大发言后再次发表态度强硬的“倒萨”讲话。 1 0日、1 1日美国众参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打击伊拉克。其势逼人 ,如上弦之箭。人们不禁要问 :海湾战争的失败和国际制裁已使伊拉克国力孱弱 ,满目疮痍 ,布什仍对萨达姆不除不快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战略意图和背景 ?如果布什“倒萨”成功 ,将会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所谈观点不一定完善 ,但其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睿智若能有助于您更深入的思考 ,那将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8.
3月 2 0日 ,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对伊动武有其强势的一面 :强大的军事力量 ,有利的地缘政治因素 ,凭借阿富汗反恐战争胜利的余威 ,伊拉克实力大大削弱 ,萨达姆在国际社会缺少支持。同时 ,美国对伊动武也有其弱势的一面 :理由不充足 ,指控缺少说服力 ;冲击国家主权原则 ,缺少合法性 ;美国的单边主义受到多极化的掣肘 ,西方大国间存在着深刻裂痕 ;战争受到多数穆斯林国家反对 ,加剧了穆斯林世界的反美情绪 ;战争违背历史潮流 ,违背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相似文献   

9.
事物多样性是世界客观现实。各国国情也是多样的。根据自己国情自行决定本国的社会 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各国的固有权利。任何别国不得干涉。美国从自己霸权利益出发, 侵占伊拉克,进而提出“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企图以伊拉克作为跳板和样板,将美式 “民主”、“自由”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所有中东国家。这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完 全脱离了中东地区的实际,是注定行不通的。现在美国表面上在伊拉克进行了“权力移 交”,实际上仍对伊实行军事占领和变相统治,使伊乱局难以缓解。从美国制造伊拉克这 个所谓“民主”、“自由”的“社会与政治实验室”之结果看。美国如果坚持推行“大中 东民主改革计划”。只会加剧这一地区的动荡和混乱,美国也将更深地陷入漩涡、泥潭而 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0.
每月大事综述甘爱兰1998年2月大事:(一)安南成功调解海湾危机。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引发的美伊对抗箭拔弩张。伊拉克难作出让步,美国态度强硬,要求伊“全面和无条件地”同意武器核查,并迅速在海湾水域部署重兵,不断发出动武威胁。2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