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宁 《广东法学》2002,(1):29-32,54
外资以并购方式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后一系列的案例如“中策事件”、日本五十铃与伊藤忠收购北旅、美国柯达收购汕头公元公司和厦门福达公司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已有案例来看,我国的外资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方式的多样性,既有资产并购又有股份并购。资产并购是指对目标公司资产的交易,一般适用于对非股份公司的企业进行并购。实践中资产并购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协议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另一种是在合资企业中,非控股的外商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的方式稀释中方股权,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中国法律》2008,(1):37-40,102-106
收购兼并一般是指公司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兼并其他企业。或采取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收购兼并是日常经济活动中常见的经济活动。跨国购并活动也是如此。从事跨国购并的法律业务也成为律师法律服务领域中一项重要与专业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重组对劳动合同的影响 企业重组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企业分立、合并、资产转让、股权收购等等。其中有些企业重组涉及用人单位法人人格变动,而有些企业重组不涉及用人单位法人人格变动。前者基于法律规定或约定,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可能发生法人人格的变动,这种人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原劳动合同的履行。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的形式、存在的问题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外资并购的概念、形式及分类外资并购主要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兼并或收购的形式而取得公司企业控制权。兼并(Merger)是指一公司企业将其他公司企业并入本公司企业,而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即吸收合并,又称“全部收购”。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而被收购的公司企业仍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鉴于兼并和收购的动机和目的相同,都是通过产权交易,以达到控制其他公司企业的目的,故习惯上将两者合并统称为“并购”。1989年国…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收购与兼并徐冬根在证券市场上,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以争夺控股权的方式展开。低迷的市道,往往成为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票的大好时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收购兼并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应受到法律的制约。企业兼并涉及到很多政策和法律问题,如公司法、证券交易法...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收购、参股或控股我国国有企业,已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一、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类型和方式外国企业进入我国的市场通常有三种方式:一为新建企业进入的方式;二为兼并企业的方式;三为收购企业的方式。由于兼并与收购的...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法律制度沈志军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公开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以实现控股或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向外拓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健全的证券立法和市场管理机制,企业的这类控股或兼并活动已经引发出许多...  相似文献   

8.
论外商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外商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汕头大学法学院邱鹭风一导言本文中所指的并购行为,即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行为,二者均为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严格来说,“兼并”一词应系经济学术语。在我国《公司法》中称之为吸收合并,以区别于公司合并的另一种方式———新设合并。根据《公司...  相似文献   

9.
计剑锋 《中国律师》2006,(10):62-64
外资并购是外国投资者通过股权并购协议或资产并购协议对我国境内企业实施的一种产权交易。从实践上看,外资并购主要有二种形式:其一为股权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我国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非外资企业增资,使该境内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其二为资产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和合并都是企业产权交易概念下的分支概念。要对企业产权更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苗先需要明碾下列概念的内涵。1.企业产权交易:广义上讲,主业产权更易就是主业资产的所有权人通过市场,依据法律、法规的勇夫规定买现财产所自权或相关资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淘汰不合格的企业家,实现存量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公司的收购与兼并是企业间的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到存量资产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迅速集聚、产权的转移、公司重组、资本重组等诸多经济和法律的问题。律师为买方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一个企业收购、兼并另一个企业的资产和产权是一种资产买卖活动,产权转让行为,买方公司可以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也可以只收购部分资产,本文所…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扩张企业资本的有效途径,对企业发展起着全过程的作用。纵观当令世界实力雄厚的大财团\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收购等外部交易战略的反复运用而壮大起来_但每一次成功的并购活动,都是通过对并购结构的精心策划、精。C设计取得的_在我国它已成为律师有待努力开拓的一项崭新实务。并购结构设计的意义所谓并购结构设计,是指并购方为了完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对该企业在资产、财务、税务及法律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出一个为市场所接受的能最大限度保护客户利益的并购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兼并过程中公开收购股权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对策吕忠梅,彭晓晖在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企业在外部竞争和内部寻求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往往需要通过采取兼并手段作为其发展途径。其中,公开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以实现控股或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向外拓展的重要策...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企业并购,指企业兼并收购,亦即企业合并与收购。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特定的形式结合起来,达到企业规模的扩张,建立起更大的企业集团。企业并购具有促进存量资产流动,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的功效,同时,也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对外扩张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是厘定个人信息权利与经营者权益边界的重要场景之一。在单纯的股权收购、企业的合并、分立与形式变更等情形下,原则上不产生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在资产收购的情形下,则涉及个人数据的转让,但此时应考虑收购双方及目标公司债权人的合理利益。在美国法与欧盟法上,对于资产收购均存在数据传输无需用户同意的例外处理机制。这些机制的核心是数据主体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衡量,一方面从数据主体的利益出发,考虑在资产收购后数据原本的使用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另一方面则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考虑其对于数据交易是否具有合理利益。在并购双方对于用户数据转让存在合理利益的基础上,应允许企业在并购中转移个人数据,但应给予用户事先或事后作出相反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说过:“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①这揭示了并购的重要性。进入九十年代,全球性的并购浪潮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的重组、并购已为我国重视并实施。在全国人大制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依靠市场竞争,促进现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企业重组、外资并购已被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因此,对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外资并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注入我国市场的外资也越来越多。跨国兼并与收购即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本文就外资并购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及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法律探析。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管理层收购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 ,它具有股权激励和理清产权的双重功能。这种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我国于 1999年引入这种收购方式。但对这种新的收购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 ,它的运行存在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运行 ,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策略之一,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是通过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去获得目标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而进入该行业,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证券市场上,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以争夺控股权的方式展开。国家主管部门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活动?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行为中,如何及时、正确地适用法律?如何判断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的合法与否?是我国股市进一步完善过程中所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摆在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证券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中出现和存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从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