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养老"已成为"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关注度最高的词汇,更是今年"全国两会"名副其实的"第一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已刻不容缓。自2011年中央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之后,民政部一直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十二五"期间的每一年都定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2014年,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养老支持政策的  相似文献   

2.
<正>为加快构建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甘肃省民政厅于近日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从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老年人权益保障、养老服务改革等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  相似文献   

3.
设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基金、推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文旅康养产业……近年来,各地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十四五"时期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对此,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南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南通市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领导高度重视,出台配套政策,加大推进力度,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有所发展,大部分县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当前,北京正处于中度老龄化时期。"十二五"末,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养老问题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对于激活养老服务经济、提升服务品质,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优化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体系,形成良性养老生态环境,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市每年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任务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心工程",着力构建与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注重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形成了"1+X"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1",即1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目前,《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2020版)》围绕"老有所养"已明确9个服务项目,并拟适时调整完善。"X",即一系列保障落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老龄办于2009年决定联合编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同步启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拟提议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将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达6.1万张,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集中养老。该意见突出七个亮点: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供养制度,保障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逐步  相似文献   

10.
南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近期,南通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南通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调查研究。从调研情况看,养老服务存在资源不足、社会参与程度有限、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推进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养老领导协调小组党委政府要  相似文献   

11.
<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贯彻和落实十九大关于"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指示,本文从政策视角对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发展脉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一、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发展脉络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老龄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一)1949-1986年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可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在非常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把民生保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还特别强调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发展养老服务,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必须回答的命题。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通过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明确服务保障清单、织密养老服务网络等措施,有效匹配养老服务资源和养老服务需求,确保每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人管,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精准保障,基本养老兜底线。一是明确范围,确保服务"兜得住"。2020年4月,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分层分类对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托养和照护服务。二是规范评估,确保底数"摸得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印发《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建立评估信息系统,通过比对筛查,确定基本养老对象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省广州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213万,占比11.41%,户籍老年人口180.6万,占比18.3%,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做好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刻不容缓。近年来,广州市坚持统筹谋划、创新突破、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人人享有、人人可及、人人可担、人人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二是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建成长者饭堂1047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79个,实现了全覆盖,家庭养老床位突破1.6万张,五星级养老机构占广东省的53%。  相似文献   

15.
正甘肃省庆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一、高点站位抓谋划。庆阳市委、市政府将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先后制定了《庆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4年)》《庆阳市"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结合甘肃省当前养老服务工作实际和学思践悟情况,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发力,加快推进甘肃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二十大重要意义,政治定力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17.
《江苏政协》2011,(10):31-32
<正>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今年上半年,徐州市政协就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程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优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从制度上完善居民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简称"双十条")。本刊特刊发有关解读,以期对各地推动该项工作有所借鉴。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有效增加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供给,福建省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出台了"含金量"  相似文献   

19.
刘友华 《中国民政》2010,(10):41-42
<正>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推进养老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方向发展,是民政工作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内容。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扶助、服务扶帮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民办公助"的运营模式,养老服务社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邓伟胜 《岭南学刊》2015,(2):115-119
养老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地老龄化社会呈现速度快、程度高、规模大的发展趋势,具有"未富先老"、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亟需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香港养老服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经验"、"香港模式",对内地养老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