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群众不断提高的养老需求。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存在着医疗养老融合难、医养结合筹资难、人才队伍建设难等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苏省灌云县将"医养融合"作为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的切入点,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最大化,真正让老有所养实至名归。为医养融合开政策绿灯针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灌云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医养融合作为未来的养老方向,对"医养结合"进行制度设计。一方面,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医"与"养"的资源衔接不足、相关服务机构目标定位偏离、缺乏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关人才短缺、服务供需失衡是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基于此,要促进"医""养"资源有效衔接,鼓励发展多样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立健全老年人护理险制度,增加养老专业人才储备,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发展养老产业,要对各地区的优势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积极推进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部分功能向养老机构的转移,探索符合现阶段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5,(2):48
<正>安徽省淮北市围绕提供更好养老服务的目标,加强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在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上取得初步成效。一、以统筹发展推进"一体融合"。近年来,淮北市针对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不强、重养轻医、医养脱节等问题和一些矿区、乡镇医院难以为继、医疗资源长期闲置、医护人员加速流失等现象,积极推动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无缝对接,既满足养老群体医护需求又利用闲置的医疗资源,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青岛福山老年公寓是青岛市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设施较完善的"医养康"三结合的中高端养老机构,现已入住816名以失能和半失能为主的老人。经过几年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实践,在"医养结合"方面初步形成"医养一体、立足需求、专业筑基、无缝对接"的特色。医养一体,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与医疗服务资源的优势互补。在硬件建设上,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7.
正"医养一体化"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的一种养老模式,是对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化养老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医养一体化"主要发展模式有:一是医疗机构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我国现在的养老机构一方面提供的床位数相对于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床位的利用率却不能让人称道。主要就是由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在满足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养老与医疗不能兼顾的矛盾,是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应以老年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四个层次为切入点,"四措并举"提高养老服务满意度,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区传真     
正南宁市西乡塘区立足社区开创医养结合养老2020年以来,南宁市西乡塘区立足社区,积极探索"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医养照护"全方位养老新模式,打造养老新亮点。通过充分整合城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以南铁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唐山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大学西路社区农机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3个机构为试点,打造集"医、养、居、乐"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如南铁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实现了健康养老与疾病救治相结合,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全面、精准、细致。提供温馨周到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点任务之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应对深度老龄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应从完善政策保障、强化监督考核、注重差异化发展等方面,优化"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老年人而言,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需求如影相随并与日俱增,而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自成系统互不衔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获得综合性衔接。因此,老年人一旦患病,走"医养居"融合之路成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医养居"融合养老模式主要涵盖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内容、服务传递方式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新型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关注。以唐山市为例,唐山市在当前现有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养老服务模式的改革,实施了医疗和养老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受制于现实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改革发展模式极易受阻。探索唐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医养结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新举措。目前"医养结合"在执行上存在体制、资本投入、效应上诸多不足,需要政府依据时代特征制定"医养结合"规划、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利用科技平台整合"医养结合"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从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促使"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医养结合"的难题在于"合",循证社会工作作为一股新力量加入"医养结合",不但能打破医疗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壁垒,而且能为有效整合有限资源提供思路,促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融合,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医养结合"的服务水平,构建健康老龄化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化和高龄化趋势,养老及医疗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医养需求失衡的背景下,原有的养老模式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宜昌市政府依托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一种“医养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文章从社区角度出发,基于SWOT分析,了解宜昌市城区医养融合在社区层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医养融合”创新养老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由于其将养老保障和服务与现代医疗技术与服务相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以中国红十字会医养护"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为案例,分析了其实践中表现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扶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医养融合的智能化发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7,(2)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处于弱化状态,机构养老将补充日益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但是,多数养老机构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赤峰市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入住医疗机构老人的医疗与健康状况,提出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该模式是解决目前养老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此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本文以赤峰博爱托老院和赤峰市社会福利院为调研对象,考察了医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提出赤峰市推行医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养生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贺州有着优越的生态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濒临珠三角的地域优势。2016年6月12日,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将贺州市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6年10月19日,贺州获评"世界长寿市";2016年11月,贺州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这些为进一步推进"健康贺州"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