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人才心智模式的培养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智模式理论已经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但如何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加以应用和体现.迄今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还很薄弱.本文在概述心智模式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心智模式缺失所带来的后果,提出了专业模式与心智模式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重点阐述了人才心智模式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是针对当代社会的科学研究、知识生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卓越计划的实施背景、人才标准、内涵要求、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明显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的基本特征.运用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从应用情境、跨学科性、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社会问责和反思性、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卓越计划进行解析,就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相关问题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侦查活动中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也逐渐频繁.以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侦查模式在证据收集、信息处理、犯罪预测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为公安机关侦查技术的变革、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智慧侦查模式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存在数据组建不完善、体制阻碍、人才稀缺、侵犯公民隐私...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建设的人才需求,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云南"十五"高教发展的战略举措.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在科学界定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具有云南区位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可为边疆地区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5.
"双主体六融合"国际教育模式在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改革性尝试.文中首先阐释"双主体六融合"国际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分析此模式应用于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探讨此模式在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把握现代大学的内涵、特征以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着眼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大学内涵建设的举措,所取得的成功可以为现代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双主体六融合"国际教育模式在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改革性尝试.文中首先阐释"双主体六融合"国际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分析此模式应用于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探讨此模式在装备制造本土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8.
双语法治人才的培养是落实、推进民族区域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汉藏双语教学模式作为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具备可行性和区域推广优势,对民族地区的法治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的汉藏双语教学模式探索,对汉藏双语教学应用于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现实予以理性反思,提出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中汉藏双语教学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汉藏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如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农村培养更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是电大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包容性增长理念与小康社会评价的新内涵,为长沙农村人才培养需求带来以下启示:其一,人才培养必须兼顾广大群体,使广大群体能够通过专门教育,增加经济活动参与的能力,从而更体面、更有尊严、更实在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其二,农村人才培养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范畴,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大法制、科教、文化等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本文通过对长沙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对比国外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长沙农村人才培养的“四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通讯员李志奇)桂林市与泛珠三角地区加强在人才招引、劳务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拓宽就业领域、畅通就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该市主要做法:一是加大人才招引和劳务合作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2015年,桂林市与泛珠三角地区的深圳、珠海等市共同组织举办劳务合作洽谈暨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8场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与深圳、珠海等市用工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达成定向性输出2000人。桂林技师学院、桂林第二技工学校等7家职业技  相似文献   

11.
"一院两校"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协同培养是由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甘肃政法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三方协同进行的汉藏双语法律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模式。此种培养模式基于甘肃省民族地区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启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依法治藏战略和甘肃省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本文首先从"一院两校"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渊源、现实需求两个层面论证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继而从"一院两校"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协同培养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成就阐述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现实可行性和取得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一院两校"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1.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战略构想;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3.推动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经济建设;4.贵州省与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合作潜力巨大;5.贵州应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加强总体规划和完善政策、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劳务合作、积极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3.
人才先行战略是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表现为人才培养先于产业发展、人才战略引领产业发展。从服务外包业务特点、人才现状和先发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看,人才先行战略具有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此,应选择如下路径:树立人才培养先于产业发展的理念,转换政府扶持政策的视角和思路;构建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和共融平台;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外包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永远的命题,对高校如何发展,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并走在前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时转变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探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拔尖人才培养问题出发,分析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拔尖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提出必须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建设科技拔尖人才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专业拔尖技术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提供充分的创新和实践的机会,创新培养模式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恐怖活动犯罪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反恐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打击防范恐怖犯罪活动。公安院校作为警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培养反恐怖人才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安院校在反恐怖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就必须厘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了解世界各国反恐怖人才培养模式与现状,借鉴相关经验,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反恐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惠共赢。校企合作培养IT人才模式的要素包含:IT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方式和校企合作保障体系。这四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结合成为培养IT人才的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8.
警务执法技术技能职业人才内涵及培养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重新定位。在公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警务执法技术技能为重心,同时保持警察职业能力体系的完整结构并遵循其动态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培养警务执法技术技能人才的行业指导、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重要环节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一大批职业针对性强的技能型会计人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针对当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等会计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深入发展和应用,各级各类高校都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特点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试图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为范本,探索“专业□行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地激活大学生“创客”基因,培养一批赋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