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脱节等问题,只有在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才能确保陕西高职教育真正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社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并可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以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产学互动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产学互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以产学互动为背景,建立一套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会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因为其涉面广、难度大、地位重要而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带动其他诸如社会稳定、环境、犯罪等问题的解决.尽管其本身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农民如何更好的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基层行政工作入手.  相似文献   

5.
农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建忠 《理论前沿》2003,(21):43-4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果处置不当,这些问题和矛盾就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当前,农村群体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办公秩序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农村群体事件的本质特征,剖析其发生的背景,探索正确处置农村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农村群体事件的诱因及特点1.“三农”问题繁衍出的众多纠纷。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性纠纷。具体表现为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纠纷。二是乡镇村办企业经济纠纷。表现为集体林场、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女青年因各种原因自杀的事件不断发生.农村女青年自杀除了表面的直接诱因外,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国家和社会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农村经济建设、教育文化、法制工作和妇女工作,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改善农村的精神文明和治安状况,从而有效地维护广大农村青年妇女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强化农村教育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现今的农村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其目标以升学为主,严重偏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走出这种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必须在为新农村服务的目标下进行融合,转变农村教育观念、办学思想,改革办学模式,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同时融入农村成人教育,从而获得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略论新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的发展、治安形势的变化给公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质量和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公安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构建适应新世纪社会和公安实际部门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制订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9.
“大教研”理念与团队教研室内涵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教研"理念是从教育本质的大前提出发,依据教育的本质,对教育与教学规律、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研究.在"大教研"理念支配下,加强团队教研室的内涵建设是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多年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出问题,分析对策,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注重调节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重点和难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需要激情的冲动,更应该是一种需要责任的行动,它关系到培养上千万学生的教育事业,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支持,"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多层次系统构建的综合创新","教学改革是多环节有序进行的实践过程",就是改革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建设,"课程是教师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课程是把相关教学资源组织起来的平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系统",就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中需要树立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3.
富人从政,是一种新现象,“村官”富人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使然。农村“先富群体”不仅是农村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当选“村官”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强对富人“村官”的培训教育与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先富群体”从政的发展机制,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也是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推进“校、局、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评价模式改革等手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增收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应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以及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村民自治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是整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佳选择,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仅没有现存模式可供选择,而且面对着复杂的农村现实,今后仍然需要靠不断创新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需求导向下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既需要课程体系的重大调整,更需要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为此,应从社会需求导向出发,从开发潜能、提高兴趣,加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入手,切实加强以教学常规管理改革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政府治理为视角.尝试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五W"模式:即从"Who(实施的主体)、Whom(受益的对象)、What(实施的内容)、When(实施的时间)、Where(实施的地点)"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认为政府治理的终极目标--善治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内涵上是一致的.论文在借鉴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政府需要转变执政观念,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遵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确立不同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战略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能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新需要,成功与否的因素除了经济这一基础之外,更需要大量的人才供应.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实践、服务于经济发展实务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尽快尽早地改革我国职业教育,从而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能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给低收入群体积极向上流动的良好示范,并与政府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然而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如经济发展下行、收入分配改革滞后、社会风险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的影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进展缓慢,甚至有萎缩倾向。我们必须坚持促进经济增长,极大丰富社会财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经济财富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打破阶层固化,消除社会排斥,鼓励微观主体通过正向途径积极向上流动,从全局战略出发通过制度创新和安排来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