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这种问法似乎已经成为“定式”。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有了难处,不问“主人”又问谁? 然而,某国有企业在组织上演这一“传统节目”时,职工居然也提出了问题——“企业有困难,领导怎么办?” 这一问发人深思。 做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企业领导握有“人、财、物”、“产、供、销”大权,负有研究开发市场、组织协调生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  相似文献   

2.
报载:某厂生产不景气,企业有困难,于是在厂门前竖起一个大标语牌:“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用以振奋职工精神。可谁知时隔一夜,十个大字下又多了十个小字:“职工有困难,领导怎么办?”于是大标语牌便销声匿迹了。闻知不胜感  相似文献   

3.
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企业与职工矛盾点产生并不断解决的过程。如何让企业和职工在深化改革中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共享改革成果?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机务段党委破解这一难题的做法是建立领导与职工“零距离”聊天室,并以之为桥梁,营造干群心连心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尹皓 《瞭望》2006,(22)
湖北省英山县陶河乡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内竟然出现了红军照片与神像“同居”一馆的怪事。据报道,这座纪念馆共有3 间房屋,正屋里建起了神龛,供奉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9 个大小神像。室内外到处是烧香烛、纸钱和放鞭炮留下的痕迹,而介绍红二十五军历史的图片资料则被挤到了两侧的边屋。红军纪念馆成了供奉神像的祠堂,红军照片成了“玉皇大帝”的“陪衬”?这大煞风景的一幕着实令人忧思。  相似文献   

5.
过去,国有企业中最响亮的口号有一句叫“爱厂如家”,可以说是政府倡导、企业要求、职工认同。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一批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停并转,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身份等现象。许多国企职工和企业领导人对“爱厂如家”的思想提出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还是职工的“家”吗?还需要倡导员工  相似文献   

6.
眼下,出现了一个新词——“感情投资”。什么是“感情投资”呢?据一些报刊上的文章解释,其内容包括:企业领导以平等身份和职工们促膝谈心,认真研究、积极解决职工们的困难,关心伤病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健康,关心未婚职工的婚姻大事,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心群众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关心群众生活,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现在说“感情投资”,只是换了一个新词罢了。有人会争辩说,“感情投资”虽然可以同关心群众生活划等号,但是使用“感情投资”这个新词,突出一个“情”字,强调“投资”的作用,是图长谋,计远益,别有一番考虑。  相似文献   

7.
我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四年来,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较好地发挥了党委的参谋助手作用。我们的体会是: 坚持调查研究,注重研究的针对性第一,注意从企业各项生产指标的变化中体察职工的情绪,发现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向党委提出建议。去年,我厂接受了年产自行车三百一十五万辆,完成利润八千六百万元的任务。在这样繁重的任务面前,首季生产出现了下降趋势,二月份没有完成任务。初战受挫,威胁全年。职工为什么产生松劲情绪?如何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研究会带着党委交给的课题,深入车间调查研究,发现职工中存在两个“想不通”:一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是仆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厂长是仆人,那么职工与厂长之间就构成了“主仆”矛盾。但是这种说法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厂长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而且应当说,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当然也应当是企业的主人,那末职工与厂长之间就应当是“主主”矛盾,怎么能是“主仆”矛盾呢?其二,如果把厂长看作是仆人,那么就要导致“主人接受仆人管理”这样的逻辑矛盾。由此可见,职工与厂长之间不可能是“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企业破产、兼并、重组以及人员流动,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势在必行:建设再就业工程、支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也是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既定国策。在推进再就业工程建设中,工会怎样坚定不移地支持推进改革?怎样坚定不移地维护职工经济利益?为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普陀区各级工会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在私营企业解决再就业上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我是济南化学纤维厂一名政工干部。读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第8期刊登的《我们能干什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五人谈》后,感触很深。我想就其中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屡屡听到一些老政工慨叹:干了一辈子思想政治工作,不知道是干糊涂了,还是干明白了?有些事是越来越不明白了!理论宣传越来越难干,说服不了职工云云。以上困惑,笔者以为并非难以理解,关键是必须跳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框框,正视现实,勇于开拓,方能走出困惑。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随一些政工干部到班组调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针对部分职工提出的问题,政工干部做了一番细致的说理解释工作。岂料职工却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欲言又止。很多政工干部反映,类似现象很普遍。 职工向政工干部提问题,这本身就说明职工信任政工干部,愿意听“道理”,并非某些人以为的职工只讲“实惠”不讲“道理”。可是“你说的道理”为啥“我都懂”?笔者以为,关键是没有把问题中蕴含的“道理”讲新、讲实、讲透。所谓没有讲新,就是一些政  相似文献   

12.
有语“千人一面”,观时下流通领域里的某些奇人怪事,当称之为“一人千面”了。据笔者所知,某单位有个采购员,他一个人竟有六个“工作证”,在职务栏里,有“厂长”、“副厂长”、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工时制度改革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人们每周有了两个休息日,这必将引起亿万职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那么五天工作制给我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怎样引导职工过好“双休日”呢?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接受采访的同志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董蕴琦,国防大学政工教研室教授王长存,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主任李平,航天总公司二院宣传处处长史国峰,北京巴威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张志伟,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宣传处处长王成。  相似文献   

14.
无锡纺织机械厂召开了一次“纺机大事共商会”,有干部和工人代表二百多人参加,到会同志向厂长和书记自由提问,厂长和书记当场回答。代表们提出,厂里有多少职工带病工作领导知道吗?厂领导在关心职工生活方面做了些什么工作?等等。厂长和书记听了感触极深,并当场表示接受意见,马上行动。我禁不住要为“共商会”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5.
有一家企业发动群众创建“企业精神”,事先做了大量的宣传,还苦口婆心地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可是收回的“企业精神征询表”,不到发出去的四分之一,而且内容千篇一律,显然是相互转抄的。为此,厂领导喟叹:“咱厂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太淡漠了!”目前,在“民主权利”越来越受人重视的同时,却很有一些单位职工“民主权利意识淡漠”:开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寥寥写几笔;民主协商对话,无精打彩地应应卯;选举部门负责人,不动声色地举举手。有时,还弄得主持人哭笑不得,进退两难。如此说来,是否真是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淡漠?不是的。也正是这些职工,他们有的曾是民主权利意识的积极唤醒者;有的曾为获得民主权利而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辽宁抚顺石油一厂电工车间的黑板报前围了不少人。为什么一段时间被冷落的黑板报突然吸引了这么多职工呢?原来,这里刊登了一则吸引职工的新闻。过去,这个车间在安全、质量、维修、现场管理等项月考核评比中,总是把眼光盯在职工群众身上,只挑工人的毛病,不看领导的缺点,久而久之,出现了党员干部对人严、对己宽的现象,引起职工的不满。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们紧密联系职工的思想实际,针对职工中谈论上的热点,认识上的疑点,理论上的难点,从“入事”、“入情”、“入理”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引导,在入耳入脑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整个公司呈现出更加安定团结、——生机勃勃的可喜景象。一、抓住热点,注重人事,提高职工对改革、开放、搞活的认识。改革、开放、搞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和政策。对八年来的改革实践怎么看?这是职工议论的热门话题。武钢职工深受改革带来的实惠,大都认  相似文献   

18.
李鸿 《瞭望》1995,(42)
近一个时期,笔者深入到发生劳动争议和合同纠纷案的20余家企业调查《劳动法》、《工会法》和《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竟有两家企业数名职工气愤地称其法人代表为“法盲代表”.听来令人咋舌.法人代表缘何被“誉”为“法盲代表”?原来,在决策企业发展大计时,极少数法人代表依然是个人说了算,要说尊重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充其量只是在其授意下走走过场;在生产经营上,只要能趋利,甚至变相违反国家有关法规,放任职工不择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在处理劳动关系上,竞然滥用甲方权利,随意撕毁劳动合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和利益;在个人行为规范上,他们更是慷企业之慨,行个人潇洒之实,哪  相似文献   

19.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入市场之后,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给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新的活力?经过“断奶学步”,积极探索,沈阳市香雪面粉厂初步走出了一条新路。 抓住共性问题。企业走上市场后,成为独立的法人,其兴衰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一个群体,共同的命运,必然导致共同的思想倾向。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善于抓住共性问题,开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宣传教育工作。香雪厂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初,首先遇到的就是职工思想观念不适应的问题。1991年8月,作为一个粮食企业,香雪厂失去了原料靠调拨、产品靠统销、资金靠政府平价补贴的“奶水”,形势“逼”着他们到市场上去找生路。扔掉拐棍,大家一下子感到不会走路;市场有多大?什么规律?许多干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针对乡镇企业实际,把握职工思想中的“热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是做好乡镇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所谓“热点”,是指引起职工思想较大幅度变化的外界客观因素。在张家港客车厂,我们感到:对自身的劳动报酬的反思,自我实现的要求,对企业的各种忧虑,是触发职工思想动荡的三大“热点”。对劳动报酬的对比,是职工思想动荡的第一个“热点”。职工刚进厂时,对自己所在的企业还不完全了解,对所处的生活环境还很陌生,一般思想比较稳定。大部分职工循规蹈矩,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