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耐久,是当前建筑师的重要社会责任。一、住宅改造的对象70年代前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依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主要以解决“住”为目的,从现代居住要求以及小康型住宅标准来衡量,这些住宅存在许多不足,不符合居寝分离、餐居分离  相似文献   

2.
一、住宅设计的思考住宅自古以来便是民众心需,它的数量与质量,它在建造与日后运行中所费的资源,它对构成国家与城市的面貌和对其精神、文明程度、市民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反映,是其它任何建筑类型所无法比拟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民众能住上小康住宅。而小康住宅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而言,其标准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大城市与小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小康住宅的标准和要求就存在着差异。要缩小这样的差…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注重节能减排三个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抓点带面,重点突破,小康住宅建设工作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面上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新建小康住宅15205户,占计划任务1.5万户的101.37%,累计完成小康住宅11.75万户,占总农户比重的45.7%,比上年提高了5.58个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m2,到1998年已达到9.3m2。进入21世纪,在实现每户有一套房的小康目标之后,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2m2,户均建筑面积达80m2。城镇住宅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住宅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住宅建设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好新时期住宅的设计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舒适、健康、美观的居住要求。现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形式多样的生活居住区,而这些居住区是由…  相似文献   

5.
国家目前把住宅建设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住宅建设能否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住宅能否真正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因此,如何启动住宅消费市场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住宅购买主体“断层”,市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购房时对住宅区环境的选择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当前的城市居住环境虽说比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方面存在如何使居住环境更适用的问题,也是住宅开发与建设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城市居住环境的现状及误区1、住宅开发建设中的误区当前,在住宅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绿色住宅、智能化”的同时,一些住宅小区的炒作概念风气较重,一会SOHO;一会又是各种HOUSE;把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一味模仿而缺少创新,脱离国情,脱离实际,脱离大众阶层,片面追求所谓高贵、豪华;追求建筑风格的欧陆化,失去…  相似文献   

7.
住宅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的增长点,大量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均注重住宅户内空间舒适度及良好外部环境空间的创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宅消费心理也发生变化,由仅重视室内居住的舒适度向同时也注重外部环境的质量方向演变。重视居住环境的创造,是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方向,也和当今世界注重回归自然、生态学广泛应用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在居住区环境创造中,时时刻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生态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们居住环境急速恶化,人口的过度集中,建筑的高层化,人造环境的泛滥造成土地严重失水,衍生热岛现象。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因此人们对住宅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同心声。健康住宅顺时应势地被提了出来。它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其核心是:…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住宅质量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也影响着住宅财产这一不动产价值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我国住宅质量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住宅质量体系包括住宅建设主体的资质保证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住宅建设材料质量保证体系 ,住宅生态质量保证和住宅质量保险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人的住宅什么样?中国住宅建设在21世纪初叶能否实现“质”的转变,跟上和接近国际住宅建设的步伐?“九五”重点科技项目“国家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它构建了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也为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拉开了序幕。不久前,记者对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先生做了一次专访。记者:“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经过5年的建设,一批示范小区相继在当地崭露头角,传为美谈,如广东番禺丽江花园被誉为“丽江版本”,重庆龙湖花园被称之为“龙湖效应”,等等。作为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11.
二○○○年小康住房模式最近,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共同对中国城市小康居往目标进行了研穷,参照国际上对居住水平的衡量指标,提出了一个多元层次的小康居住目标。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标准共分为3个项目,第一是套型面积,其中一类是使...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7,(1):64-64
绍兴县是省内较早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绍兴县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适时作出了在全县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小康住宅、小康设施、小康环境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住宅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城镇住宅建设已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发展住宅建设,不仅能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还能刺激钢材、建材、装饰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笔者就如何加强城镇住宅建设与管理,从住宅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住宅规划住宅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规划,根据近期规划实施要求,分区编制住宅小区详细规划及与住宅发展相适应的给排水、供电、供气、邮电、城市交通等专业规划。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市住宅经过10年的发展,迅速跨越了以区位优势为主导的“第一代住宅”和以项目基本配套为主要卖点的“第二代住宅”两个重要阶段,目前处于以环境为主要卖点的“第三代住宅”阶段。而以生态住宅作为“第四代住宅”的类型,代表了一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住宅又称绿色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绿色住宅是遵循“节能、节水、低污染、优质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内函包括三大主题:绿色生态住宅其内涵包括三大主题:(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与影响,(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三)是与自…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一、指导思想 (一)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广村镇住宅标准设计徐胜强村镇住宅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工作,同时也是村镇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民奔小康的时代,抓好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全方位的讲村镇住宅建设,题目太大。但做好村镇住宅设计是抓好村镇住宅建设的关键一环。因此,本...  相似文献   

17.
提起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城乡面貌的变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人士几乎都认为,变化最大、建设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我们的住宅建设。住房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加快住房改革,大力发展居民住宅建设,是实现小康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需要。那么,为千百万国人瞩目的房地产及住宅建筑业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怎样使商品房更快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房地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相关部门,与大家共同探讨住宅消费的话题。房改道路坎坷不平我国房改开始时间具体年限说法不一,有说1980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大中城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多层、小高层住宅仍是住宅建设的重点。7-9层的中高层和10-18层的高层多被称之为“小高层”或“亚高层”。小高层住宅在节地、节能、居住环境、居住质量、设计的可操作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其优越性,是大中城市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1、小高层住宅能有效节约土地,提高绿地率按照建设部确定的2010年住宅建设发展纲要,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在2010年达到12.5m2,考虑到危房改造和自然淘汰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因素,预计住宅年均需求量将达到5.5亿m2。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和人多地少,土地十分紧缺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以来 ,濮阳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 ,市城区住宅建筑总面积由 1988年的 14 4万平方米增至19 99年的 54 3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由 1988年的 5.73平方米增至 1999年的 10 .88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较全国平均水平 ( 9.6平方米 )高出 1.2 8平方米 ,居民居住水平于 1998年提前两年进入小康。在住宅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 ,我们狠抓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大力开展住宅小区创优达标活动 ,使全市省级以上优秀住宅小区数量占全市住宅小区总数的 75.8% ,占全省达标小区总数的 61.8% ,全面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提高了居民居住质量。一、深化房…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已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住宅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住宅问题,它的重要作用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息息相关了。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新技术革命给人们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