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既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人权事业发展,人权得以充分实现的时期,也有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人权受到严重损害的时期。未来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应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健全民主法治,为发展人权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论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借助于对人权观念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 ,指出人权的概念自产生超即具有普遍性 ,是超越国界的 ;人权思想的发展表明 ,普遍的人权是国际社会努力的目标 ,尽管现实中关于人权普遍性的特殊性认识上尚存在巨大差异 ,但强调人权的特殊性不能抹煞人权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对推动我国人权立法运动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人权立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国内人权立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还存在差距和冲突,有必要进行研究和协调.  相似文献   

4.
关彬枫 《工会论坛》2002,8(1):51-54
我国《劳动法》的制定对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改善我国劳动者的人权状况、提高我国劳动者的人权保障水平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 ,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实现《劳动法》中规定的某些人权保障的物质条件还不充分。因此 ,在贯彻执行《劳动法》、实现劳动者人权保障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情况等待我们去研究 ,去解决。  相似文献   

5.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包括:人权发展机制、人权保障机制、人权激励机制、人权协调机制、人权救济机制以及人权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可确保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级阶段,人类自我意识提高的必然产物,"人权"概念的出现和人权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主权,主权原则既是人权国内管辖和国际保护的依据,又是人权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基本条件,主权是人权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权话语权是一国通过人权话语在国际社会展现人权观点、进行人权监督、实现人权主张,并以此影响全球人权价值和国际人权秩序的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人权话语来影响人权发展的国际战略、规则和实施机制,从而发挥引领作用。中国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际人权话语,代表了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人权观念,补充和丰富了现有国际人权话语的内容和理念。中国提升国际人权话语权,不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宣传,更需要通过国际组织的相关制度安排予以落实和保障。作为最早建立的、最具影响力的联合国人权机制之一,特别程序在构建和实施国际人权话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中国利用特别程序不仅推进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平等保障,推动了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改革,而且还促进了发展权在联合国人权框架下的实施,以及"以发展促人权"等人权保障模式及其理念的传播及影响力。随着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权主流化的推动,特别程序作为话语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人权问题全球化、国际组织碎片化和单边主义的挑战,中国应在坚持一贯人权立场的基础上,担当促进世界人权发展的责任,深度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运行和制度构建,强化与特别程序等机制的合作,增进联合国组织的人权职能,在国际人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同时, 人权保障的实现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只有以国家制定的宪法的权力来保障人们享有的人权,才能使人权更好地发展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底线人权     
在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上,由于学者们对人权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各个国家人权发展的阶段差异,因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极为不同。这种由于人权标准不同而引发的人权争议严重影响了人们在人权问题上的对话和合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引入"底线人权"这个概念,作为全世界共同遵守的人权的最低限度的标准,以此来消解东西方国家在人权概念和人权标准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为人们通过对话解决人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沟通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人权概念普遍性及人权的国际保护;并通过驻伊美军虐囚丑闻及赵燕事件,揭示了当今国际社会还存在着滥用暴力、践踏人权的令人担忧的情况;同时阐述了我国的人权发展状况和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人权,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接受的道德观念;同时它又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文化因素外,还过多地被渲染了政治动机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我国在坚持国家主权与不干涉原则下承认和保护人权,并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保护内政为借口公开违背国际法准则,拒不履行人权保护方面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1.
财产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进步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财产权利的发展.财产权从最初对个人权利的强调发展到对财产的社会属性的关注,作为人权义务主体的国家,其义务亦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不作为的消极性义务拓展到作为的积极性义务.在国家履行消极性义务,尊重、承认和保护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实现那些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公民的财产权利,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劳动权初探     
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是劳动者得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工作既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也是整个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加强对劳动权的研究,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促进人权保障。劳动权在我国理论界备受关注,同时又有众多分歧的话题,本文对此问题从劳动权的概念、内涵、历史发展以及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深入论证人权、人格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驳斥“人格权是宪法上的权利”的观点,重新确立人格权的民事权利性质;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法基本理论方面一些不必要的混乱的产生,减少在人格权立法体例方面的一些无意义的争论,从而为实现人格权立法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环境权的提出和发展透视了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事实,思考环境权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综合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立法情况的基础之上,对环境权加以必要界定,既而厘清环境权与人权的关系,并借助传统权利、程序权利(如公众参与权利)、义务规定和人权法律最终实现环境权。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人权观念,本文以文化对于受刑人权利保障的影响为视角,阐明了在中国传统语境下的"合数型"人权观与在西方语境下的"质数型"的人权观的不同之处,认为在中国当前务实的态度是采取"和而不同"的人权观处理受刑人权利保障问题,并认为"和而不同"是不同文化相处的原则态度,而"和而不同"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权发展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集会权是核心人权之一,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过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对国内近三十年来集会权研究文献的考察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总量较少,质量不高;对策性研究较多,学理性研究偏少;研究的面尚未展开,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集会权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亟需拓展与深化。集会权的基本问题研究、西方国家集会权的历史与比较研究、我国现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修改研究和集会活动的应对与处置研究应是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人权法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地位。农民工性问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权法上的性权利,它是性权利的最低层次。从某种程度上讲,性权利是农民工最没有保障的基本人权。以人权法视角来看待农民工性问题,有利于该问题解决。我国政府有义务保证农民工该项基本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行政行为选择自由是行政法学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最新成果,有着充分的公法保障和私法基础.而作为公法领域私法化特例的公共行政民营化,与行政行为选择自由相互交融,二者以人权保障为契合点,是人权保障在行政法学领域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明晰人力资本产权有利于从产权制度上调动起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降低现代企业的代理成本,克服企业的产权残缺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明晰人力资本产权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在中国特殊年代发挥了巨大政治作用,但在依法治国的新时期,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法律上确认和保障作为个人基本权利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