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2016,(3)
正1941年秋,我在陆军暂编第2军暂编第8师政治部任第1科科长。当时,师在广东英德地区整训。10月,师奉命强行军赶赴韶关,当即乘火车北上参加长沙大会战。部队虽经长途劳累,但全师官兵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行军中没有人掉队。我师政工队有一位年青队员陈永波,已在英德批准辞职离队。但在师到达韶关登车时,他得知部队要北上参战,主动回队随军上前线。不幸的是,当部队由长沙转赴株洲阻击敌迂回部队途中,遭敌机轰炸扫射,  相似文献   

2.
1938年11月,张爱萍同志奉命到河南省鹿邑县作统战工作,出任魏凤楼(中共特别党员、原冯玉祥部队第三军军长、时任鹿邑县国民政府县长)部参谋长兼鹿邑抗日军政干训班教育长。当时,彭雪枫、张震等同志也率新四军游击支队驻扎在该县城东南王皮溜一带。第二年农历三月初六,日寇第三次攻击鹿邑县城,正在新四军留守处的张爱萍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率领留守处的30多名战士,从驻地云楼出发,奔  相似文献   

3.
忆绥西抗战     
杨景林 《黄埔》2008,(3):82-82
1939-1942年期间,陆军整编八十一军奉命开往绥西前线,抗击企图西犯之日军及王英、李守信率领的伪军。军长马鸿宾亲赴前线指挥,担任绥西防守司令。作者时任陆军整编八十一军前线指挥部上尉译电员。当时整编八十一军之主力、三十五师及骑兵团布防伊克昭盟、达拉善旗一带之滩地及南面沙漠台地,军指挥部驻占旦昭。记得1940年2月间,黄河封冻,日寇以军车拉着军队与大炮,从冰桥过河,向我驻地进犯。军部得到情报即电话通知各团注意警戒。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3)
正1940年春,盘踞长治的日军南犯。我陆军第88师奉命由洛阳、偃师渡过黄河,开赴山西高平地区拒敌,配合友军防守晋东南。当时我任264团2营机枪连连长。师奉命由孟津渡过黄河到达坡头,沿山道攀登王屋大山,军行数日,到达晋城,是日适逢集市,熙来攘往,尚看不到敌军即将进犯的迹象。部队继续北上到达高平县时,得悉盘踞长治日军已开始南移,高平城居民均已疏散。我营奉命担任县城防守任务,师主力则在城西北地区依山布防,从侧面阻击南犯之  相似文献   

5.
1943年8月,我和朱键、陈立成同学军校(工校)毕业后,奉命派往第八军。当时,部队驻滇南文山的古木整训,我三人同去参谋处见习,历时半年。1944年春,盘踞滇西松山之敌,扼滇缅公路咽  相似文献   

6.
1945年4月下旬,正值豫西西峡口战役中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师奉命由合阳向洛南推进待命。5月初,又奉命增援西峡口以西、公路以北二十七军正面作战。当时西峡口前线的战况如下:公路南方豆腐店附近,日军一一○师团主力被八十五、七十八军包围在川道之内,形势对我极为有利;公路以北二十七军正面,日军以一一○师团一三九联队为骨干的攻势,非常猛烈;全线战况,万分紧急。西峡口战场最高指挥官是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当时我在二十八师任作战参谋,师长王应尊是我在军校受训时的大队长。因参谋不能亲临前线作战,我向师长请求调我带兵到第一线…  相似文献   

7.
赵守杰 《黄埔》2010,(3):29-29
1949年,解放军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当时我所在部队为第二野战军之第十九军五十七师,远离野司,独立执行任务于鄂、豫、陕地区。  相似文献   

8.
胡松涛 《黄埔》2012,(6):32-34
家父胡金通早年在宁波的浙江保安团服役,驻扎在奉化县溪口镇。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的序幕拉开了。父亲所在的部队随宁波防守司令部开赴上海前线,在张发奎将军所指挥的右翼军阵地上与日寇进行战斗。当时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很落后,他们用的步枪是“汉阳造”,  相似文献   

9.
邓永顺   《黄埔》2007,(1):29-31
1938年春,中国军队八十九军奉命留在苏北“孤岛”上建立敌后根据地,执行袭扰、牵制日军任务。为适应部队补充的需要,成立八十九军干部训练班,下辖军官和军士两个大队。军官大队以训练军官佐属为主,军士大队以训练班长、文书、军需、军械等上士为主。班主任、副主任由军长、副军长分别兼任。具体工作如教官的选聘、招生、调训、训练计划、课程实施、毕业分配等均由军部参谋处代办。由于八十九军是野战部队,驻防作战时常调动,而且当时在苏北的部队,还有五十七军、独立第六旅和江苏省的保安部队,他们也需要训练、补充干部。1938年秋,八十九军干…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所在的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本人是第一五一师师长),于8月20日开赴越南受降,驻防于海防、北宁、凉山一带。同年10月,六十二军又奉命由越南开赴台湾,在即将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台湾地区受降主官陈仪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在台日军投降及解除日军武装。赴台受降的部署根据当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赴台受降为两个军:一是第六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为台南(包括台中)地区的占领部队,军长黄涛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高雄港登陆,进占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台东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  相似文献   

11.
吴钟 《传承》2010,(22):18-19
1950年初,不满16周岁的我在嘉定参了军。几个月后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后勤部当见习会计,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参与解放上海的战斗。那时,美国军队入侵朝鲜,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边,我随军北上山东待命。11月初,部队奉命移  相似文献   

12.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无比惨重的伤害。八年抗战中,有大小战役无数场。著名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为国家的生死存亡牺牲奋斗,写下光荣的篇毒。这里着重谈谈淞沪战场上的黄埔军人。七七事变后,战火随即烧到上海,由于另一支日军南下,中国被迫决定在淞沪应战。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布自卫声明,将淞沪划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初为蒋中正自兼,后改冯玉祥,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战事发生,即令已经往北调的罗卓英部队(第18军)南下,又将淞沪警备军改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是张治中,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的陈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淞沪战事全局。陈本为军政部次长,沪战开打不久调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副总司令,下辖18军、54军。  相似文献   

13.
李熙宗 《黄埔》2009,(2):62-63
我原藉四川雅安,出生于四川成都。1945年4月14日,我于黄埔军校第十九期毕业,后分配至国民党军陆军第十三军。当时,抗日战争已由防御转为反攻阶段,我随部队进军广西金城江、河池、柳州一线反击日寇。时至1945年底,国共和谈破裂,三年内战开始。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1)
1949年2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华东野战军奉命开赴长江北岸集结待命,准备参加渡江战役。当时我在三野八纵(二十六军)炮团六连任炮兵连长,布防在江阴以东一处长满竹子的长江滩上。因当时是隐蔽集结待命,不能随便接触当地群众,所以驻地的地名、村名都说不清楚。我连共有四个排,其中三个炮排,每排一门日式“四一”式山炮;一个连部直属排。我们进入防地构筑好工事后,便开展了紧张的练兵活动。长江对岸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江防工事。上级  相似文献   

15.
张华棻 《黄埔》2008,(3):90-90
1942年是我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投身抗日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当时我在国民党第一军第一师炮兵第一连任连副,这个部队是当时坚守河防的主要部队,驻扎在潼关以南的高塬上。潼关是古今兵家必争的一个军事要地。日本鬼子侵占了山西后,就在潼关黄河对面的风陵渡上修了个炮台,架上了一门口径15公分的重榴弹炮。日本鬼子利用这个炮台,专门疯狂地破坏我们陇海路的交通,打击我们过关的货列,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都受到了很大的威协!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0月我在广西南宁初中读书时尚不满16岁,开始接受党的教育,追求进步,经当时地下党南宁市委委员兼学生部长黄孔修的介绍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3月办理转党手续,9月,南宁市委遭到破坏,省工委任命我为南宁市委书记。1938年4月,我当时的直接领导人陈岸同志通知我,说我的面目很红,不适再做地下工作。后来,我由广西去湖北某山参加广西学生军,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2月接上党的关系,开展统战工作,以广西学生军的身份掩护中共地下党安徽立煌中心县委秘密活动。1940年3月安徽政局逆转,奉命撤回新四军根据地,在抗大…  相似文献   

17.
鏖战南翔     
李鹤生 《黄埔》2007,(5):15-15
“八·一三”后,七十五军为支援淞沪抗战,由西安急速车运,从陇海路转津沪路,抵达南翔下车。我由南京陆大参谋班第二期毕业后回七十五军,任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军长周岩派我以联络参谋身份到南翔安亭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了解前方情况,当即受领任务、作战命令及其他机密作战文件。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5,(1):19-21
梁天恩,1917年出生,原藉广西南宁。1936年8月,梁天恩从老家邕宁县考入当时在南宁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一分校学兵队时刚满18岁,年轻的他抱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身军旅,踏上了抗战的征程。学兵一年毕业后,1937年8月,他在广西第7军170师517旅1020团第2营机枪连弹药排任班长。1937年10月,他随部队开赴上海淞沪前线任第3营重机枪班班长。以下是梁天恩老人对淞沪抗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9.
张尚仁 《传承》2003,(5):12-15
1953年7月13日晚上9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的东、中、西线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全线反击战。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败退,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开赴金城中线7月上旬,我所在的志愿军541炮团奉命从朝鲜某地开赴金城中线作战。当时,我任该团山炮营二连文化教员。能够参加金城反击战,我心里既兴奋又有几分害怕。虽然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广西军大)毕业后随部队执行过剿匪任务,可是经历这么大的战争场面还是头一次。那天,东方的天边刚现出鱼肚白,我随部队沿着一条公路出发了。当时我们营还是…  相似文献   

20.
吴佩玠 《黄埔》2007,(2):30-30
1942年4月,我从成都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毕业,分配到第六战区江防部队九十四军炮兵团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团驻防宜昌,正利用战隙整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