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过程中,胶州市作为全国和山东省试点,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整合资源"定架构"、志愿引领"定机制",因地制宜"定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实现多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的相互融合、相互嵌入,打通了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一、整合资源"定架构",城乡统筹一体化结合胶州实际,确立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省延吉市作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发展,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延吉模式",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福安市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党中央、福建省、宁德市的部署要求,结合福安地方实际,立足群众需求,在资源、队伍、项目、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多久"的问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百姓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巢湖市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巢湖市委将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条主线,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倾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巢湖样板"。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省富平县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及时对标中央要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市安排,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全国5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吉林省农安县全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农安现象"。强化高位统筹,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力在组织领导上提供保障。农安县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和副县级干部构成的领导机构,县委书记及乡(镇)、村"一把手"分别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第一责任人,并兼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慈溪市坚持思想引领、实践育人,紧紧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灵魂主线,围绕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一目标任务,整合各方资源,大胆创新,推动"五化",增强"五力",打造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慈溪路径"。推动阵地建设标准化,增强实践所站的服务力按照"强基础、抓规范"的工作思路,将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琼山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统筹工作内容、建立运行机制、科学调配资源、压紧压实责任,努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为百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中,海安抢抓全国试点机遇,统一思想,明确试点工作基本原则,立足实际,着力构建"四化并进"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海安样本"。一、四化并进,确保活动常态长效海安坚持"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设计""标准化推进""制度化激励"的四化工作推进机制,并制定下发《海安市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盱眙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立足于"善道盱眙"品牌打造,以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加减乘除法"为重点,不断推动试点工作高质量、有特色、走在前。一、做好"加法",统筹谋划高站位部署坚持县委书记带头示范,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调研,综合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论述,是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述,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味深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揭示了人的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深邃理性,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建成美丽中国以及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充分表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的丰富而高超的生态哲理。  相似文献   

12.
<正>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京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巩固扩大中心建设成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黄坤明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是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自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重点围绕"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周密部署,强化措施,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凤凰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制,保障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得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环境需要纳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深化拓展、守正创新,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思想铸魂深化文明实践,打造覆盖广泛的精神家园。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自2018年8月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来,上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开展"爱满杭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科学统筹、全面布局,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坚持在理论传播的内容和手段上下功夫,打好“阵地建设+内容建设”组合拳,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安源落地生根,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武器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源泉。靠前设置阵地,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2018年,安源区率先在江西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1个,实现了从区一级到村(社区)一级的全覆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整合区域内已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村祠堂、廉政广场等场所,在田间地头、百姓身边开展宣讲,实现了全覆盖、无盲区、零距离,达到了“时时宣讲、处处宣讲、事事宣讲、人人听讲”的效果,打通了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新时代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理论创新上有五层意蕴: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新理念,拓展了"两个和解"理论;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内涵,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内容,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新论断,创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系统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性理论,对深化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1,(12)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立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论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从三个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把握"两山"理论的三大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慈溪市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慈溪地方实际,坚持实践育人,强化统筹整合,重点在阵地、队伍、项目、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慈溪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