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在指出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标准及当前学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学员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完善招警渠道,重视警察职业人才的选拔;建立学员心理素质档案,完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帮助学员形成健康而完善的人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健康心理基础;建立人民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基地;设置专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这样,就会为学员今后的职业发展及人格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新疆274名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查,研究发现:在EPQ所反映的人格各维度上,未成年犯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且未成年男犯与未成年女犯也存在显著差异。与常模相比,未成年犯在精神质(P)、神经质(N)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分数;在内外倾(E)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分数。未成年男犯在精神质(P)和内外倾(E)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成年女犯,在神经质(N)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未成年女犯。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未成年犯人格上存在缺陷,且男犯与女犯在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专生的人格特征、成就目标(成绩定向和掌握定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查量表及成就目标问卷对青岛市某职业学校的362名中专学生进行测量。结论(1)女生在掌握定向上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自责倾向、孤独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成绩定向上显著低于乡镇学生。(2)在成就目标上越倾向于掌握定向者,情绪稳定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而越倾向于成绩定向者,其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情绪愈不稳定者,心理健康状况愈差。⑷神经质是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民警察的重任。公安院校的学生,作为预备警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要求,才能胜任新时代警察的职业要求。目前,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关于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已有不少报道,但专门针对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很少。为此我们对公安院校学生进行了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的测定,旨在探讨公安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对策分析,以期改善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其职业人格素质,更好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为工具,对山东省招收硕士研究生的32所高校的97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SCL-90结果表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2%,其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性别、生源地、是否应届生、年龄、年级、自感压力和专业满意度,对SCL-90的不同因子都有不同的影响。根据所得的结论,本研究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四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公安院校学员个性素质状况的测试研究,认为当前公安院校男、女学员与全国普通院校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公安院校男学员与全国普通院校男大学生的差异尤为显著,反映了公安院校学员个性素质结构的相对独特性。公安院校学员整体个性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未来公安工作压力的现状,由此引发了对公安院校现行管理机制的思考,这将是今后公安院校教育管理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学员审美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艺术门类的认识来实现的,即对艺术与现实认识的培养、对审美意识本质认识的培养、对审美教化认识的培养。实现从应目、会心、畅神过程中依次体验三个境界,产生对审美意识的直观感觉,增强审美意识,达到审美目的,提升人格精神,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8.
公安工作要求干警在掌握公安业务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公安院校实践课程是促进院校学员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院校学员的警用技能、体能素质、擒敌技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今公安院校的教育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造成公安院校学员的能力素质与公安岗位要求不相适应。在公安院校教育中应重视实践课程教育,全面提升学员的能力水平,以适应公安院校学员第一任职的需要,从而造就一支素质全面、能力卓越的干警队伍。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应把剑道项目作为学员的必修科目,纳入警体教学,当做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以适应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剑道不仅能让学员掌握打击犯罪的技能,还能使学员在学习剑道过程中身心健康、积极,养成良好的言行规范,形成终生体育观,对培养学员的完善人格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学生在实习阶段,因为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环境,加上公安工作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他们可能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威胁他们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对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健康的人格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黔东南地区凯里学院51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男生和女生均出现比较一致的情况;性别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民族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建议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重,心理危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愈加频繁地发生。如何消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缓解大学生的内心矛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和创建完整实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介入对策,刻不容缓。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探析,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分析其心理危机的内涵、产生原因,通过法律补位、底线思维,并借鉴外国成熟的干预理论,是当前建立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较为适宜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中,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社会、学校和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5.
青年问题视角下的高校“急嫁族”现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企图通过嫁人来过上舒适的生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急嫁族”。“急嫁族”的出现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及恋爱婚姻方面的问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部分高校中,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设置专门阅览室;开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公选课;注重图书馆馆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字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聘请心理健康专家开展讲座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胜任力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准。通过分析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内涵,探讨其特征模型,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发展策略做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东大学2006级全体新生(6976人,男4378人,女2598人,年龄17—20岁)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探讨两量表间的相关性。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量表的12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坚韧、处世态度、重情相关性较大;从典型相关所提取的七对典型变量来看,这七对的典型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前三对典型变量贡献率较大。《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婚姻观念的转变和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人数目益增多,离异家庭大学生所经历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大学生更为激烈,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解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大学生进行测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离异家庭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立体性、保密性等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意识地加以情感渗透,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