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翔宇 《群众》2008,(2):57-58
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否则,就会出现上热下冷现象,再好的计划方案都有可能落空。因此,建设新农村要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转变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入手,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武装农民群众,用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改造农民群众,进而实现改变农村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求知、求美、求乐和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日益强烈,满足农民群众渐趋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是文化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06,(5):8-9
改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它对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召开改进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专题讨论会,邀请部分专家、代表展开研讨并摘要编发。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段时期以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孝感的实际出发,我们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发挥农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文化真正融入到农民生活之中,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4,(4):37-38
由于我省很多农村处在偏远山区,交通信息不便,农村文化工作仍是整个文化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改变传统陋习、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不少商家也瞅准了这个发财的时机,大量的商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农村市场,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但也给不少不法商贩提供了大举进犯农村、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大发不义之财的机会,致使尚不健全的农村市场成为假劣商品的重灾区,使农民消费者成为“消废者”,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扰乱了农村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7.
《新疆人大》2013,(9):45-46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陕西省扶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县级领导“三包三联”、科级领导“两包三联”、党员干部实行轮流驻村的三级干部联包制度,从包抓单位,工作范围,职责、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开展的“四送四帮”活动(送政策,帮助农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惠民政策;送技术,帮助开办培训班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送文明,帮助购买图书、体育器材等用品,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浙江,民营剧团精彩纷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剧团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国家斥巨资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诊所配备了诊疗设施,划拨了专项资金。近期,国家又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但是,农村药品市场还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6,(4):15-15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文化发展究竞应坚持何种路径?怎样形成氛围且持久不衰?坚持多年的“三下乡”活动对于营造农村文化氛围.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城乡沟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要靠农民自己,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有了内在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给农村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相似文献   

12.
陈菁  韦茹洁 《当代广西》2008,(23):34-34
【解读】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乡镇文化站项目纳入18类民心工程,并在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配套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主要是向农民群众提供各类科技种养信息、文化知识等。另外,许多乡镇文化站还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和应急机制,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与否,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健康问题。让农民群众喝上水,喝上放心水可以说是一项切实改善农民生活、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更是构建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重要内容。在我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光才  鹿军 《半月谈》2005,(2):73-73
最近,笔者在石河于乡几个村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农闲了,村民们无事可干。无处消遣的农民们希望村里能多开展一些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以丰富农闲生活,活跃两节气氛。  相似文献   

15.
基层文化工作泛指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在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涉及到文艺、科普、教育、体育、娱乐等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文化工作既是政府一切文化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分享文化成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基层文化工作的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6.
曹鸿 《今日浙江》2008,(19):56-57
温岭市是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正与曰俱增。温岭市审时度势,把创建基层文化俱乐部作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5年来,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以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为主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截至2007年底,全市925个村居共仓0建基层文化俱乐部692家,建成率达75%,走在台州市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7.
一是面对面教育“进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国家、自治区、地区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各县市、乡镇层层组织工作队,深入村、社区,采取集中宣讲、面对面座谈、走访入户、办专栏、文艺节目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群众普遍受到教育。二是文艺演出“进村”,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地区、各县(市)发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乡镇、村(社区)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作用,积极开展文艺演出进村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姚凯伦 《中国发展》2010,10(2):88-88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农村群众科学素质不高,增收致富缺乏技能;农村科普工作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公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迫切愿望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广西农村带进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无论在农村经济建设,还是在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上,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韦义勇 《当代广西》2009,(17):37-37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与生活中,改善和优化农村自然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二是更新农民的生态观念,提高农民的生态素质。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