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述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述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思想意义□恽革说起孟德斯鸠,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的名字是与“三权分立”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三权分立”学说,人们并不陌生。分国家权力为立法、行政、司法,使之分立,这是政治学的常识。但“三权分立”学说是...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代各国宪政史上 ,国家机关的分权和相互制约是普遍性的规律。分权学说的精髓是分权和制衡。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 ,这是一条千古不移的规律。为防止某些国家机关和个人因权力过于集中而滥用权力 ,必须采用分权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在我国的宪政实践中 ,在批判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学说的同时 ,往往忽略国家权力分工和制约的必要 ,讳言监督 ,没有很好地解决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的问题。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监督理论与“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实质 ,是根据人民主权原则 ,对国家行政、审判、检…  相似文献   

3.
洛克的立法权理论源于其分权理论,而且是分权理论的精髓所在。“立法至上”主义包括立法权性质、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处理原则等。洛克的立法权本身是有缺憾的,他没有指出分权中对立法的相对制衡标准,法国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洛克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憾,并提出了立法权也应受到行政与司法权力的制约,美国宪法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于是,17、18世纪的英美宪法出现了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4.
“三权分立”学说及其制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有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二、三百年中,资产阶级从当初争取国家统治权力的革命阶级,变成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伴随着上述变化,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学说及制度,也相应地发生了两次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5.
首先,司法独立是分权制的产物.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必须实行代议制,而为了保证代议机关能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必须把国家权力分成三种,分别委托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并使之相互制约.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当属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他认为,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立,任何两种权力的融合,必然产生专制.这种三权分立的思想,后来作为政权组织原则在资产阶级各国被普遍付诸实践.司法独立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它指的是司法权的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是司法权力的独立,即司法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首层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它与其他两项权力一样地位平等,不受其它权力的领导与支配,它通过对纠纷的处理来制约和纠正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偏差;二是指司法运行机制的独立,即法官只忠于法律,独立地审理案件,法院系统的人财物的管理体制独立.因此可以说,司法独立是分权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之下的产物,是三权分立原则的派生.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1,(1)
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初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 17世纪,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政治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确立自由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系统地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洛克断言:“人类天生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在他  相似文献   

7.
论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鹤 《人权》2002,(5):44-46
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其核心是论证资产阶级的追求无限财产的无限权利。本文拟对此加以分析。 洛克首先通过设定一个人类文明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状态”来伸张人的自然权利。洛克认为,人性中并没有天生的道德准则,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趋乐避苦的倾向或欲望。人的这种欲望需要由以奖励和惩罚为手段的法律来制约,否则它就会使人类的行为失去规范,使社会陷入混乱。从这一点上看,洛克与霍布斯的观点是相同的。然而,在洛克看来,以满足自己的欲求为第一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刚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95-196
洛克,自由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分权制衡、有限政府等学说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古典自然法学流派的经典理论,从政治法学的角度来看是一套建国理论。仅从权利优先、分权制衡、民主宪政等角度来研究洛克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思考洛克理论的另一个面向——建国问题。本文以信托为视角,在重新梳理和表述了作为英国大地之法的洛克的建国理论后,笼罩其上的神秘光环和环绕其后的抽象哲学隐退了,散发出英格兰的独特气息。建国理论的构建,也是中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洛克的理论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却启示我们,在建国问题上需要发明既能够接续和传递本土政治特色、又能够与其他文明体的政法理论进行对话和博弈的大地之法。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的理论基础□苗连营一、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理论的必然要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认为: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他们提出了分权与制衡的学说。这一理论一经形成便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成为...  相似文献   

10.
许丽莹 《传承》2010,(18):146-147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思想家,通过阅读《政府论》下篇,并结合洛克的政治思想,尝试探析洛克权力理论的内涵,主要从洛克的立法权至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执行权与对外权联结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思想家,通过阅读<政府论>下篇,并结合洛克的政治思想,尝试探析洛克权力理论的内涵,主要从洛克的立法权至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执行权与对外权联结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以其完整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著称于世,典型地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者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楷模。但当人们拉开美国政府体制的帷幕时,却惊奇地发现一种异常的反向征候——三权合一。我们剖析美国独立行政管理机构,正是为了索解美国政府体制中的这个“斯芬克司”之谜。美国独立行政管理机构(independent dministrative agencies)指的是:依法建立,独立于政府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并行使社会经济管制职能的专门机构,它根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研究重点.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结构出现矛盾的产物,是为了抵抗资产阶级的霸权和解决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尚未解决的问题.在青年亚文化理论的阐释模式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的转变中,伯明翰学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洛克《政府论》宪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在《政府论》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 什么样的政府最利于保障人权,核心又是保护私有财产。 为此,洛克以自然状态为“历史”前提,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 基础,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的来源,精心设计了一种理想的 政府模式,即君主立宪制下,议会享有最高权力但又受到限 制的、国家权力分立的有限政府模式。在他看来,这种有限 政府模式最有利于保障人权。洛克强调,政府是保障人权 的工具,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政府分权是建立有限政府 的制度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享有最终的决断权。此外,洛 克还积极倡导民主和法治。丰富而深刻的宪政思想奠定了 洛克在世界宪政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下议院起源于英国的平民院,是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 英国平民院,在14世纪时,系由封建等级代表会议中的骑士代表、市民代表组成,故有“平民院”之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平民院为主要阵地,与国王和封建贵族进行斗争,先后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和《议会法》,限制了王权,扩大了平民院的权力,使平民院拥有大于贵族院的权力,享有立法、监督政府和监督财政等权力。  相似文献   

16.
穆楣 《中国妇运》2010,(3):41-42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发展资主义经济和掌握国家权力的思想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大师高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旗帜,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徐峰 《青年论坛》2010,(3):6-10
从现代社会政治的视角来看,洛克的政治哲学思想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与不足,但是他的政治哲学正是为回应他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而作出的新思考。他提出了一种与霍布斯迥然不同的自然状态,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人们拥有着“天赋权利”,并论证自然状态过渡到国家状态是建基于人民的“同意”基础之上,在国家状态中也需要实行“分权”以便对权力进行必要性的制约。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读洛克的《政府论》,力图重新展现洛克的政治哲学图景。  相似文献   

18.
当代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它是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制度。按照分权的原则,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这三种权力互相独立,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由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或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按照制衡的原则,要使上述三种权力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互相协调。三权分立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大致有三种情况,或者说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美国的分权模式,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对国会的立法有批准权和搁置否决权,国会也可以三分之二多数推  相似文献   

19.
张劲松在《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载文指出: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优点是分权和制衡,作为一个重大的宪法原则,它在美国实行了200多年,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并没有采用三权分立政体,其政体的很多方面同样渗透着分权和制衡的相关思想。三权分立政体的基本精神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认同,它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它废除了“朕即国家”的专制政体,开创了国家由君王集权走向阶级分权乃至资产阶级内部实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格局,是一大历史进步,也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西方议会的运作及保障隋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