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本省震情形势严峻、防震减灾任务艰巨的现实,决定实施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大措施,即: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全面推进农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加强通信和电力设施保障能力建  相似文献   

2.
正面向乡村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基层地震工作机构在新时期服务广大农村居民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升城乡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途径。理清思路,结合当地特色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将促进地震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科普教育是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全面提升城乡居民防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的有效途径。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群测群防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科普教育在动员社会参与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3.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吉政发[2010]2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201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全面提高地震与火山监测预报、综合防范、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9,(12):37-37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准确科学的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对于实施地震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我区地震形势严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规定,为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快速、准确地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10,(8):12-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近年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方面,已建成由市地震监测中心和各测震、强震、前兆台站组成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地震监测系统,目前,全市已有15个地震台站,25个地震观测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一县一台站、一市一网络",台站数量、观测手段均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8.
李佩 《中国减灾》2014,(6):60-60
5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减灾委举行了“2014年乌鲁木齐市地震应急桌面演练”。通过对室内桌面推演、现场实地救援、现场灾民安置等内容的演练,相关单位熟悉了应对重大地震灾害二级响应工作内容和流程,相关应急预案得到了检验,指挥部提高了决策、指挥和协调能力,部门协作能力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3,(6):31-31
本刊讯(通讯员 陈永生)5月6日,永安市大湖镇人大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参加防震减灾知识讲座,7日上午,代表们在大湖中心小学现场视察了地震避险应急演练和大湖镇地震救援应急分队演练。代表们建议,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长效宣传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地震知识普及和防震减灾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抗震设防规划,不断提高监管能力,镇政府要积极落实地震部门的职能职权,从源头上严把全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口,确保重大重要工程万无一失,一般工程监管全覆盖;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加大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做事”。  相似文献   

10.
消防部队参与地震救援具有救援经验丰富、专业救援装备器材完备、队伍机动性强、战斗作风优良等优势。当前消防部队参与地震救援存在救援力量量少质弱、搜救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参与较高等级地震灾害事故救援警力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内、外专业地震救援能力建设的经验,可从三个方面加强消防部队地震救援能力建设:制定消防部队地震救援合理战斗编成;科学配置救援力量,科学投送兵力;建立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战勤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5日,为进一步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强涉灾部门应急力量协同作战能力,江西省大余县减灾办会同县防震减灾局、县公安消防大队、县人防办、县旅发委、县人民医院、县无人机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在黄龙镇大龙山村举行了2018年县级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活动模拟大余县丫山景区发生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05,(2):6-6
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国内外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清醒认识我国防震减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回良玉说,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合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震情监视和跟踪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完善,国际救援与交流合作成绩显著,为保障经济社…  相似文献   

13.
依托消防部队组建省级地震应急救援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地方地震灾害救援队伍,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地方紧急救援网络系统,已成为当前我国地震紧急救援工作的当务之急。为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的救援优势,进一步拓展其抢险救援功能,依托消防部队组建省级地震应急救援队。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中国地震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全国地震部门对口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新疆吐鲁番地区地震局地震监测基础能力薄弱,地震应急处置能力落后,设备、信息系统建设不能适应地震突发事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常万琦 《中国减灾》2023,(21):22-25
<正>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河南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新亮相。五年间,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系统推进应急管理改革,推动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质增效。一系列举措和行动也取得了成效,安全风险防控责任得到织密压实,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成,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优化,抢险救援能力全面提高,应急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应急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河南特色的应急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  相似文献   

17.
《山西政报》2011,(Z4):9-14
晋政发[2011]1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还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公众应对地震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冢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怠见稿)中提出:知强救灾技术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仪器、应忽通佶装备、应急广播设施、救灾专用车辆、紧急救援直升机、应急救援专业礼械设备乎技术装备建设。为此,我们将分期对救灾技术装备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基层民政部门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云南 后5·12     
《创造》2008,(7)
在人类地震灾难史上,"5·12"是一个坐标。它从已知和未知的所有层面,警示人们——防震抗灾救援的行为准则。云南作为地震多发地区,在后"5·12"时代,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因为"5·12",《创造》将目光瞄准了云南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地震预报到应急避难,从城镇建筑到乡村民居,从民政保障到紧急救援,等等。  相似文献   

20.
救灾救济工作,要突出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健全以紧急救援为核心的救灾工作体制,全面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建立灾情信息快速收集、报告制度,制定灾民倒房和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评估办法,完善各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和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各级救灾装备建设;及时有效组织现场救援行动,建立相关部门紧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规则,建立恢复重建督查制度,推行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建立各静波摄级救灾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落实优惠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