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加强救灾技术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仪器、应急通信装备、应急广播设施、救灾专用车辆、紧急救援直升机、应急救援专业机械设备等技术装备建设。为此,我们将分期对救灾技术装备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基层民政部门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卫星遥感是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之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将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综合应用作为重大应用领域之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方面,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卫星遥感网建设,开发应急减灾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和自主运行管理平台,推动空基卫星遥感网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用”。2022年6月,  相似文献   

3.
正宁政办规发[2021] 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宁东基地管委会,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区属和中央驻宁各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解决我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的问题和不足,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政策法规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救灾救济工作,要突出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健全以紧急救援为核心的救灾工作体制,全面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建立灾情信息快速收集、报告制度,制定灾民倒房和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评估办法,完善各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和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各级救灾装备建设;及时有效组织现场救援行动,建立相关部门紧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规则,建立恢复重建督查制度,推行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建立各静波摄级救灾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落实优惠政…  相似文献   

5.
正在各种灾害与危难面前,民间救援组织凭借专业技能扶危济困,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热情高涨,在多次应急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面对民间救援组织建设尚存的一些问题,绍兴市出台了十项工作措施,支持民间救援组织开创"自治德治、群防群治、互助共享"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宣勇 《中国减灾》2006,(12):F0002-F0002
11月21日,在中国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参加第二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部长会议的代表观看了中国民政部主办的灾害救援综合演练。演练的内容包括震后应急搜救、震后伤员救治、应急通讯保障、消防救援演练等。11月21日至22日,第二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部长会  相似文献   

7.
刘球 《中国减灾》2013,(8):52-53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黄思湾社区作为全国减灾救灾志愿者服务队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以“火灾应急救援”和“泥石流应急救援”为主题的模拟演练。2013年6月21日16时21分,室外温度37.2摄氏度,演练指挥长通过飞信、广播、QQ群发布了社区某区域出现山体滑坡的消息,在规定时间内,50余名减灾救灾志愿者迅速在指定地点集结,按照预案快速展开救援服务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广西备灾中心(民政部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会同武警广西总队、武警水电一总队第三支队、广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举行灾害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交流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和《广西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26—28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浩院士率调研组一行6人,对江西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建设,以及城市洪涝灾害应对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江西省和赣州市民政、国土、水利、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赣州市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和市应急救援协会建设情况,对近年来江西省在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综合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救援队伍已成为我国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也应当得到完善的法律规范。本文从建设主体、队伍成员、培训演练、政府支持、权益保障五个维度对现有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推动自然灾害社会救援队伍依法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并坚决落实"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灾害信息员队伍作为基层灾情信息的提供者和属地应急管理的重要力量,是灾害应急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依托。自2005年以来,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经过多年建设不断壮大,为历次自然灾害的救援救灾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新时代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19—29日,为推进社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建立"拉得出、用得上、救得好、处置快"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海淀区民政局举办了全区社区应急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民政局、公安局:为认真贯彻《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共同加强突发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民发[2003]85号)和《重庆市自然灾害处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56号)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在灾害即将发生或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有序组织排危抢险救灾,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我市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救灾、民政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战斗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市各级救灾、  相似文献   

15.
救灾既是一项传统的社会工作,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救灾物资是减轻灾害损失、进行紧急救援、安排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救灾资源,而救灾物资采购是救灾物资筹措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救灾物资采购,对于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增强灾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救灾工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力量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从余震不断的废墟,到一片汪洋的村庄,再到国内外台风灾难一线,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满怀热情、默默奋战,他们不辞辛劳、冲锋在前,他们用行动播撒爱心和希望,他们是应急救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当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他们不仅在灾难紧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日常防灾减灾宣传、演练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高度重视社会力量的发展,努力推动建设社会应急力量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聚焦     
正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9月2日11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立即派出由救灾司、消防局、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国家减灾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支持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搜救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文字来源:应急管理部网站)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云南省严重洪涝泥石流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8—19日,浙江省救灾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绍兴召开。杭州公羊会救援队、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等近100家救灾救援类社会组织、协会成员单位以及全省各市、县民政局参加了会议。省民政厅副厅长余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省救灾协会秘书长曲太东  相似文献   

19.
倪宏 《中国减灾》2011,(10):61-61
为提高基层防灾救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基础,宣城市民政局采取多项举措,有力推进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减灾示范社区3个,在建20多个。普遍做到了“十有两大”,即管理有组织、工作有制度、救援有队伍、  相似文献   

20.
<正>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遵循一定准则,经政府规划、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紧急疏散、临时生活服务的安全场所。作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性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能够起到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作用,对降低灾害损失影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增强我国城乡安全韧性、提升基层抵御灾害事故风险能力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