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0,(10):88-91
国内 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举行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举行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2.
受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派遣,由社会工作司、减灾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青海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教师及《中国社会报》记者一行8人组成的民政部社会工作调研组,于2010年5月21至26日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专题调研了玉树"4·14"地震后抗震救灾的基本情况,并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形成了《社会工作介入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本文节选报告的政策建议部分。  相似文献   

3.
受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派遣,由社会工作司、减灾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青海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教师及《中国社会报》记者一行8人组成的民政部社会工作调研组,于2010年5月21至26日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专题调研了玉树“4·14”地震后抗震救灾的基本情况,并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形成了《社会工作介入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本文节选报告的政策建议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国发[2010]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新校园、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一、基本原则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考虑玉树地震灾区的特殊困难,既要与汶川地震灾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5):17
青海省民政部门抓住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建立起一支涵盖各类自然灾害、覆盖全省城乡社区、配备必要工作设备、承担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传递和应急救助工作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全面夯实了减灾救灾工作基础。争取项目明确方案在玉树灾后重建过程中,邀请职能部门和专家编制了《民政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可研报告》,争取发展改革、财政和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支持,将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纳入玉树恢复重建发展项目,安排专项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玉树举行"4·14"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大会4月14日,玉树"4·14"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大会在青海省玉树市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主持。会上,副省长杨逢春宣读了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致信,玉树州委、援建企业和玉树群众代表作了发言。1200余名各族各界代表集会于此,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牺牲的英烈,寄托无尽的哀思;向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民军队、国家部委、中央企业、援  相似文献   

7.
<正>青政办[2013]31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圆满收官,为巩固重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对重建后续工作的组织协调,省政府决定成立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后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一、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新校园、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18-118
5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保证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广东分署、各直署海关: 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家园,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0]16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事关灾区紧迫的民生问题和长远发展,事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青政〔2010〕46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材供应等四个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2010〕48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启动《青海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级响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后重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10年6月20日,玉树灾后重建全面启动。由于玉树地震灾区地域辽阔,交通设施落后,路网密度低,路况差,且重建项目位于玉树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难度非常大。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高原湿地地区,保护和建设三江源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然而公路工程建设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怎样才能处理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摆在各级交通行业人员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公路工程各施工阶段环保管理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国发[2010]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并面临高寒缺氧、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和建筑资源严重不足等特殊困难。为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意义和特殊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玉树实际出发,借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尊重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注重生态  相似文献   

15.
玉树重生     
自2010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重建规划起,玉树重建建设者们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展开了人类灾难史上极为艰难、极为繁重的灾后重建工作。时至今日,震后的第二个4月14日——地震两周年纪念日,灾后重建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力量在受灾贫困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就是美丽乡村建设探路者,它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重建项目中,利用社会捐赠资源,积极推进受灾贫困村通过生计发展项目开展重建,加快了受灾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帮助群众过上了安全幸福的日子。中国扶贫基金会自2002年启动紧急救援项目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防灾减灾、备灾、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全流程参与的救灾模式,搭建了由全国近40家社会组织参与的人  相似文献   

17.
文件目录     
《内蒙古政报》2010,(7):48-48
收国务院文件: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5月7日) ▲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14号5月24日)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0,(3):27-27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北京、海南、甘肃、江西、陕西、宁夏、云南等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举行了向玉树灾区同胞捐款活动,黄埔同学、后代和机关工作人员慷慨解囊,共筹善款,帮助玉树同胞尽快战胜灾害,度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11,(10):9-11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三年来,农工党中央及各级地方组织参与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的《努力做好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文,总结了农工党中央积极筹措资金、参与恢复重建、完善帮扶机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让法制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