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区域性灾害灾难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区域内的各种安全,为解决跨区域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重点整合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城市及周边的玉林、崇左两城市不同行政区域的应急资源,从提高应急合作意识、制定应急预案、成立综合协调机构、整合资源等方面构建北部湾经济区跨区域应急合作机制,以提高区域政府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2.
面对复杂多变、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组织韧性是城市社区提升风险防治能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整合城市社区组织关系、制度规范、社会资源和集群文化以有效提升组织韧性,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冲击时快速适应、恢复以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跃升,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基于组织韧性视角,应以城市社区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治理为出发点,从组织架构、组织制度、组织技术和组织文化等多元维度系统地探索组织韧性赋能城市社区风险治理的具体路径,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城市社区自组织结构、过程、能力和治理模式方面的韧性,从而夯实城市应急治理的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区,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为此,应完善应急管理机构与指挥协调体制;创新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政府间危机管理联动系统;建立防灾准备体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财政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资源保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优化创新的重要任务.本文聚焦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建构,基于应急管理全周期模式将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功能做了新梳理与探索,厘清了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与角色;提出并分析了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合作的四种模式即补充模式、替代模式、互补模式、疏离模式;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所存在的理念性、体制性、机制性、法制性、社会背景性困境与挑战,提出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管理伙伴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大城市的应急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应急文化建设是城市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度发达的城市应急文化不但能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降低危机对城市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目前的状况,大城市的市民还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城市的应急文化建设还没有引起和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极不相称,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以大连为例,在分析大连市应急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大城市塑造城市应急文化的经验,从营造应急文化氛围、引导市民参与和推动媒体作用的发挥等几个角度对政府应如何主导城市应急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危机管理格局,是有效应对危机的必然趋势。社会中介组织在应急信息管理、应急反应、危机信息披露和恢复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善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建立环渤海地区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跨区域的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整合不同行政区域的应急力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是当代应急管理的必然选择.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核心区域,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又是重大突发事件多发地区,因而是特别需要建立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重点区域.要从环渤海地区的实际出发,明确建设目标与原则;加强区域协调机构建设;完善区域协调联动工作内容,推动机制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完善区域协调联动机制评价体系,落实问责制度;建立区域应急协调联动系统,提供整合应急资源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白天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3):71-80+104+118-119
现有社区应急治理坚持基层政府与居委会的双重主导,这种治理模式容易出现公共性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业委会在社区应急治理中的参与,有助于增加治理资源、弥补管理空缺,能够缓解服务供给不足与多元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以自我管理机制、情感信任机制和动员培训机制促进公共性与效率之间的调和。基于此,在党建引领的根本保障下,应积极建立协同型业委会。在日常管理中,业委会要将工作中心设定为高效满足业主多元诉求,与业主、居民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应急治理中,业委会应加强社会动员与志愿服务,主动成为基层政府与居委会的帮手;在中间状态下,业委会应灵活发挥作用,根据应急情境转变调整管理方式,进而促使社区应急治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上而下地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倾向,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充分释放和有效发挥城市、园区、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由政府主导走向多元联动。通过建构一个“政府—城市—园区—企业—社会组织”联动发展的逻辑框架,重新梳理各方在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行动逻辑与功能定位,本文主张: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组建区域性协调机构和多维协商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以管理输出、资本合作等方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联合共建产业园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使企业跨区域并购和产业链跨区域连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各类重大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在应急管理中,志愿服务一直是配合政府实施应急管理的主战场,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应对危机和化解社会风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既往的应急管理,由于志愿服务缺乏法治化基础、制度化保障、组织化队伍以及专业化有序化的参与渠道,出现与政府协同配合不够、资源重叠与浪费现象,也给应急管理带来了挑战。应对危机治理,既需要提升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更需要志愿服务的有序参与,与政府形成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参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场机制优于政府。当前,促进铁三角城市一体发展,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城市间区域协调的作用,包括积极有效发挥价格管制政策的作用。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市场失灵,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第一,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城市政府的职能配置与城市中心作用发挥这两者的关系,以有利于大城市集中资源和力量发挥领导区域发展的作用。第二,“条块”关系是大城市政府机构改革中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就要明确“条块”的不同作用和各自职责,以及“块块”之间的职责分工,以避免机构设置上的重复和多重领导。第三,只有把人员的分流看成是人才的再开发和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才能开辟更多的分流渠道。第四,在推进大城市政府机构改革时,可以考虑采取上下结合的改革策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跨政府跨社会的改革推进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政府应急管理需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可视为一项业务,应急管理业务的有效运行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业务基本框架提供指引,政府应急管理业务基本框架的构建也是应急管理业务的需求识别过程。本文遵循从对象研究、管理模型研究到政府业务研究的思路,初步探讨突发事件运行体系,相应地提出应急管理基本模型,再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构建应急管理业务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公安部门的应急管理以“一案三制”建设为主线,以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为载体,处置涵盖全部类型的突发事件。然而,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所存在的各部门权、责、利界定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公安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公安部门应正确定位和强化“复合治理”与“跨界治理”,完善现有的应急联动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看,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单项预案的功能发挥,也取决于单项预案之间的合作,还取决于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之间的契合,甚至受制于社会认知和治理机构,以此可以建构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以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实际应用为案例的经验观察显示,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在公共政策层面的制度缺失是一个共性问题,因此,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解决,还需要从公共政策层面解决,亟待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重整应急预案体系的隶属关系,建立和完善危险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快相关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的配套建设,提升应急预案综合演练实效,改善公众认知,优化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应急产业和应急安全教育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获得较大发展和水平上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与人民基本安全需求满足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促进应急安全产业发展和应急安全教育的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和应急安全教育水平提升,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共同关注和破解的新时代命题。青岛海丽雅近年来围绕应急安全产业发展和应急安全教育进行了探索,聚焦应急产业支撑应急安全教育,政府要继续加强产业支撑应急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应急产业支撑应急安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行业和企业乃至全社会要关注应急产业和应急安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应急产业和应急安全教育的相互支撑,最终实现产教融合和协同发展,提高应急安全管理水平,为保障群众人身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整体型政府构建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综合化旨在密切应急管理主体间联系、凝聚资源、促进协同,以提高管理效率。西方各国提出了应急管理综合化概念,构建了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并从组织机构、法律法规、预案体系和信息系统等不同维度进行了改革。当下,西方国家应急管理呈现出由单兵作战向主体协同、由单纯事后处理向全过程应对、由单个国家管理向全球合作等综合化特征。借鉴西方应急管理综合化改革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应急管理改革,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提出的"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传统风险问题与现代风险因素并存,新旧体制冲撞,政府驾驭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现状及问题,考虑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所具有的优势,应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中心以提高政府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构成具有救援与救护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地方与联邦相结合等特点,其应急救援指挥具有联邦与地方相分权、行政与技术相分责、内部与外部相协调、指挥与支援相配合等特色,对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借鉴德国模式,我国可采取救援和救护相结合方式,建立综合性基础救援队伍;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建立必要的专业救援队伍;划分行政权力和技术权力,避免行政部门干扰技术救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志愿者的灾害救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理当前面临风险情境的挑战,因此需要加强社区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类风险的冲击。居民有效参与是应对风险的重要因素,但已有研究主要从物质、制度和规范角度分析社区的应急体系建设,而较少讨论何种应急管理策略可以形塑恰当的社会环境以构建个体韧性,激活主体力量。对此本文结合行动系统理论,构建了行动视角的韧性机制建设框架,并结合浙江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杭州市杨柳郡社区的案例分析,阐释针对行动系统不同部分的社区应急管理策略。研究发现,文化系统中的价值与规范是动机的来源,确定性是人格系统理性认知和行动的条件,党建引领和社群网络的结合是推动多主体参与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行动视角下的社区韧性机制建设框架,对推动社区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