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恶势力犯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一般的恶势力犯罪的总称。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是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温床,且黑恶势力犯罪的产生、发展和蔓延符合刑事犯罪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黑恶势力犯罪严重侵蚀了社会肌体,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严打”斗争中,执法机关必须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战略方针,采取不同手段,利用不同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的中国处于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发期和危险期。一些通过暴力能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业为黑恶势力滋生提供了土壤,无业和社会闲散人员构成黑恶势力成员的基本来源,黑社会亚文化是黑恶势力犯罪的催化剂,社会管理缺陷为黑恶势力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防范黑恶势力犯罪风险,要提高认识,打防结合,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着力消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本文概要阐述了黑恶势力的犯罪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黑恶势力犯罪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涉足娱乐服务行业收取保护费,参与有组织赌博活动,插手民间纠纷,充当职业打手,为争夺地盘、利益相互火并,渗透“黄毒”市场牟取巨额利润等。外来黑恶势力具有犯罪目的利益趋向性,成员主体类同性、纠合性,组织结构依附性、地域性,犯罪手段暴力性、残忍性,犯罪状态连续性、扩张性等特点。庞大的外来失控群体的存在、不正当社会需求和行业场所管理失控及防范打击弱化为外来黑恶势力滋生、发展提供了机会、条件和后备力量。必须增强打击防范外来黑恶势力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打击防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于扫黑除恶的政策解读、路径手段等研究颇多,但对黑恶势力犯罪亚文化形成这一根源性问题却鲜有问津。对黑恶势力犯罪亚文化的分析具有犯罪治理意义和刑事政策意义。厘清主流文化与犯罪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将历史与现实文化基因相结合,有助于形成具有问题意识的本土化的犯罪亚文化理论。我国黑恶势力犯罪亚文化是主流文化异化的结果,具有传统和现代文化基因,应从完善黑恶势力认定体系、挖掘正向传统文化基因、净化网络传媒环境、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四个方面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6.
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根据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结合北京市昌平区打击黑恶势力团伙犯罪的工作实践,剖析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特点和打击难点,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打防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和扫黑除恶推进,黑恶势力犯罪逐渐向网络转移,出现网上网下融合、相互影响的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机关扫除网络空间黑恶犯罪,成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必然之举。研究并认清网络“套路贷”、非法经营、传销、黄赌毒等网络黑恶势力发展现状、打击难点,找准制度优势、法律武器、治理机制,试图探究打击策略、治理方略,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净化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黑恶势力犯罪向网络延伸。网络黑公关涉嫌黑恶势力犯罪频发,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之涉案证据难以获取,增加了打击难度。为此,各方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强化企业自我防范意识,推动公关行业自律监管;创新网络治理模式,建立惩治协作机制;拓宽案源发现渠道,提升科学取证水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指定管辖标准:从而增强网络黑公关涉嫌黑恶势力犯罪治理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界于黑恶势力犯罪与黑社会组织犯罪之间的犯罪形态 ,是组织、领导、参加、入境发展或纵容、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行为 ,要明确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构成要件 ,对组织与领导、参加与积极参加等犯罪行为进行区别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处罚应增设罚金刑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打黑除恶”的斗争中 ,必须正确处理“黑恶势力”、“黑社会性质组织”、“流氓团伙犯罪”等的法律适用问题。“黑恶势力”并非法律概念 ,应按其作恶的程度和表现 ,分别按照刑法规定有关罪名定性处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当前黑恶势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其组织较严密 ,人数较多 ,一般有经济实体 ,同时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寻求非法保护 ,在一定区域或行业里形成“恶名”和势力。“流氓团伙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应正确处理好共同责任和一罪、数罪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0年间月 11日,是一个令全国黑恶势力胆战心惊的日子。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天起,一场扫荡黑恶势力的狂飙席卷全国。中国黑社会犯罪现象日趋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负面效应影响和海外黑社会犯罪侵蚀,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些从事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犯罪集团,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交通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并向周边呈放射状蔓延。犯罪集团规模逐渐扩大,活动日益猖獗,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已经形成犯罪的链条,使它们从一般…  相似文献   

12.
凡是犯罪都会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浙江省黑恶势力犯罪的浙江特色也较为明显。从现状看 ,基本估价是 :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浙江省尚处于萌芽阶段 ,但恶势力犯罪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 ,有的活动比较猖獗 ,并逐渐向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演变 ,有的已成为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导致这一状况既有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又有浙江经济社会的特殊原因 ,因此 ,在研究和制定对策时 ,必须全面把握 ,重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构筑长效机制 ,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我国公安机关打掉的黑恶势力看,一些地方黑恶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坐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地方党政司法干部包庇、纵容甚至直接参与黑恶势力的犯罪活动;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不愿或不敢承认本地存在黑恶势力,群众也慑于黑恶势力的淫威不敢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能有所借鉴。   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被联合国大会称之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德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在国际上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在经济急剧转轨、社会急速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重大刑事犯罪增多,并有进一步严重化的趋势,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成为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和破坏力量。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研究新形势下各种犯罪的新特点、新趋势,可以为更有效地治理各种犯罪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犯罪防治与和谐社会构建,围绕这一主题与会者对黑恶势力犯罪、凶杀和暴力犯罪、商业贿赂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职务犯罪等多个问题领域进行了探讨。会议收到的论文集中反映了我省犯罪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我省犯罪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5.
苗顶荣 《公安研究》2014,(12):18-23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节奏的加快,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的土壤增多,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打击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的主力军,各级公安机关加强对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犯罪特点和发展动向,研究思考打防对策,对有效提升预防、控制和打击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涉及计算机犯罪是当前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犯罪现象之一。涉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非法性和广泛性。目前,我国涉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层次较高,犯罪的隐蔽性强,犯罪本身具有诱惑力,侦查困难,对社会和舆论欺骗性强。涉机犯罪主要有财产型、非法侵入型、破坏型、滥用型、跨国涉机型等类型。犯罪的主要手段有资料篡改法、制造病毒法、西西里香肠法、逻辑炸弹法。防范涉机犯罪,应立足全社会防范,坚持行政防范,加强行业专门防范,完善立法防范,并促进国际合作防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犯罪的现状、原因与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农民犯罪中,进城农民犯罪情况日趋严重,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猖獗并向经济领域渗透。农民犯罪既有农村传统道德崩溃,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和道德水平下降,个人欲望恶性膨胀等历史、主观的原因,也有农村社会环境、法制环境不良,农村政权功能衰退等客观原因。对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管理,完善立法,发展经济等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密切相关。帮会文化在形式上具有虚伪性,“侠义”的本质是私义而不是公义,在法治社会只能起负面作用;在价值理念上具有逐利性,“义气”的伪装不能掩饰其职业犯罪的根本性质;在思想根源上具有传统性,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家族主义理念。因此,必须维护经济竞争机制的平等有序,对传统文化去芜存菁,揭露“义气”“侠义”的真相,切断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的文化营养,就是削弱有组织犯罪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9.
依法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既是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确保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重大措施."恶势力"不是法定罪名,而是一个犯罪学概念,必须按照现行刑法分解处理的原则,准确界定相关罪名,依法从严、从重予以打击;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现状,正确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充分体现"打早打小"的立法精神;推动"打黑除恶"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统一执法思想,把握办案原则,正确适用法律,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黑恶势力犯罪问题是当前刑事犯罪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施的需要。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正确的稳定观,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