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博客到微博:过程特征、意义建构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媒体出现的微博,实质上是由博客衍生的一种新的时尚文化现象.从博客到微博这一演变过程,实质上是网络话语权从社会精英向普通大众的转移过程.从博客到微博的深度发展,进一步突出了虚假信息与辟谣问题,对微博诚信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特指20世纪末出现的人人都能自主发布信息的互联网新一代媒体。自媒体的突出代表是博客之后的微博,2009年,微博客宣告中国自媒体时代到来。一、微博自媒体的先天缺失可以说,微博自媒体从走上社会前台的那天起,在人们的眼中就毁誉掺半,有些时候甚至毁多誉少,这主要是由微博自媒体自身的文化缺失所致。有学者指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说白了,微博自媒体就是无需  相似文献   

3.
许立新 《前沿》2012,(6):7-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被更多的网友使用。"微博"即微型博客,它可以与手机绑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身边发生的事传到网上。近两年微博的发展非常迅速,独特的传播特点使其在推动突发事件、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机构、党政领导干部应重视政务微博建设,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1,(7):20-21
<正>博客、微博是一种以网络作为载体,可以简易迅速地发布信息,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博客凭借着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成为了当下一种重要的流行元素。据统计,2010年,中国博客数量已经接近3亿,专家分析,到2015年这一数字很可能将达5亿之多。  相似文献   

5.
微博问政的力量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微博,危险的博客,这是我对近年来微博问政现状的突出感受。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延展和全新方式,既可以成为一种建设性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可以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带来现实危害和潜在风险。如何既发挥微博问政的积极作用,又防控微博问政的消极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能 《人民政坛》2012,(10):37-37
《人民政坛》编辑部: 微博以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公众关注的全新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现在越来越多人大代表开设了微博,在微博上与选民信息共享、互动交流。我也很想成为一名“微博代表”,请问应如何开设并办好代表微博?  相似文献   

7.
〔开场白〕所谓微博,是指互联网上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其特点就是微,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微缩成一句话(每次不超过140个字)  相似文献   

8.
博客名人     
2005年10月22日,经上海《新闻晨报》披露,该市进才中学北校老师已经开始尝试将博客运用到语文课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在讲《孔乙己》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回答“孔乙己是怎样的人?他旁边有一群什么人?”,并将各自的观点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里面。一切都完成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每个同学发言时,都主动跑到讲台上。点击开自己的博客,一边讲解自己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一边归纳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4,(7):94-94
金鑫在《今日中国论坛》2014第B5期撰文认为,全媒体时代,微博、博客作为大众熟知的网络载体,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和高校管理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在师生的沟通方式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微博、博客因其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青睐的互通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改进工作方式提供新的启发。笔者发现,通过对微博、博客为载体的新媒体科学运用,使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更加高效、务实、信息化以及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2,(8):23-23
加关注、follow、收听与粉 不管是加关注、follow、收听还是粉,虽然称呼不同,但其实它们的意思和功用都一样:即时了解被关注者或被粉者在微博上的各种动态并可以参与进去。相比之前的论坛与博客,微博的用户们更为主动。当他们开始关注一个人,就意味着他们在主动的获取被关注者的各种即时动态与信息,当他们转发、评论与回复时,就代表着他们在主动的介入到一些内容的交流传播中。主动接受和主动传播使得微博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威力远远超过了论坛和博客等前辈们。  相似文献   

11.
正博客、微博、微信,展现了最近十余年来最火网络社交平台渐次演变的脉络,重庆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e时代,利用现代技术,网络沟通工具,征民意、汇民智,描绘出代表履职新的时代风貌。博客时代(2006年—2008年)BLOG人物一:刘放2006年,博客之风正盛。在重庆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刘放等3名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公布了自己的博客,把每天的工作都发布在博客上,与市民一起分享网上两会,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4,(3)
<正>21世纪伊始,网络以其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传播能力,强势地进入大众的视野。做为网络的衍生品,从2010年起,微博在我国又以极快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大众与政府的眼球。这一传播新势力,必然会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政府以新眼光、新态度加以审视和运用,从而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一、微博已成畅通民意新渠道微博,即微型博客,传到我国被送昵称"围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  相似文献   

13.
博客好似网民们的“自留地”,在这块完全捣于自己的网络小天地间,你可以尽情地用文字释放情感,谈论时事,宣传自己……由于开博的门槛转低,又时尚好玩,如今我国的个人博客数量已发展到3000多万。河北男孩廖亮也是博客一族,与众不同的是,写博客的他却写出了一种新潮职业博客管家,并由此从一名穷小子变成了金领老板!  相似文献   

14.
“传播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传播是一种力量,亲,今天你传播了吗?”近期,众多网友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各网站的论坛、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空间热情传播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故事和作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有网友说:“正面声音就应该广而告之。发出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这就是一名好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在微博广泛应用并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微博时代",在微博信息传播的意见市场中,意见领袖覆盖各个领域,人数日益增多,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意见领袖也走向网络、走向微博平台,日益重视向微博平台上的用户传递信息、影响微博平台上的受众。与此同时,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微博这一新媒介也对意见领袖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一、"微博时代"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新特点与"面对面传播"、印刷媒  相似文献   

16.
过去,公众与很多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远离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隔着很远的距离,无法从第一现场得到消息,而只能依赖媒体记者的报道——通过报纸或广播电视这些“媒介”了解到事实和真相。而新媒体的崛起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很多事件上,公众无须依赖“媒体”这个“中介”而可以直接接收各种信息,公众与新闻事件间越来越没有了距离感。很多事件,都是源于微博的策动,话题和线索从微博发起,起于微博,兴于微博,以微博为主战场,新闻当事人和主角都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网民也通过微博围观了解事件的进程。这样的自媒体传播格局,似乎使传统媒体的存在变得多余。微博就是第一现场,公众在围观中可以直接看到当事人的诉说和事件的进程,而无须多此一举地再借助传统媒体的报道。典型如近来微博的一系列反腐事件,传统媒体的报道多跟着微博走,人们在微博上可以看到比传统媒体直接和丰富得多的信息。公众与新闻现场和当事人没有了距离感,是新媒体赋予公众的一大福利,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很大的考验。起码考验着公众在无距离地面对一个让自己义愤填膺的信息时,如何克制激情和冲动而作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一、博客的三重界定博客以其自身优势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化网络连接。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博客是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的传递载体,博客本身亦是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都将博客作为发布动态、信息的重要广告平台。博客已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在  相似文献   

18.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5期聚焦栏目中《公安微博揪出罪证》一文,笔者既为被害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揪心,也为厦门警方和网友齐心协力揪出真凶的努力叫好,更为微博的强大而感叹。虽然微博进入中国只有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它正在逐渐取代博客等网络载体,成为网络时代的新代表,为世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春节期间,中国网民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时代,许多人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尽管这个个人空间允许其他网民自由点击访问,但对博客中的私人信息,如果未经允许,便以营利为目的随意利用或者进行宣扬,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微博具有便捷易用、创新交互方式以及完美的实时性等特征,微博满足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状态的强烈需求。信息资源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是微博影响力的本质,而话语释放和经营环境优化又促进了微博影响的空间。因此,要采取依托品牌优势,采取重视事件营销和名人市场推广策略,提高微博近用性和便捷性,在强化产品功能的设计上下工夫以及积极探索微博的商业开发模式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