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由于英汉两种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在表达同一事物或思想时,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性,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和难题,文化"失真"在译文中并不少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这些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有效地加以传递,尽可能避免文化"失真"。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Z2):257-259
<正>"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广为运用。关于归化与异化的选择问题,郭建中于1998年提出了四个制约因素: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读者要求和作者意图[1]。德国学者雷斯(KatharineReiss)认为,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恰当翻译策略的首要因素[2],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选择翻译策略时往往受翻译目的影响。根据翻译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许大海 《理论学刊》2005,(2):113-114
希腊神话构架了西方文明的经线,"阴阳五行"说则承载着中华文明网格上的纬线,经纬交织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日神"精神和"阴阳五行"说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造就了两种艺术设计的不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自基层民主自治实践以来,村民自治中的贿选、两委矛盾一直存在.在推进村民自治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草根民主推动村民自治;另一种是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通过对河南村民自治中"四议两公开"经验的总结,可见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更符合现阶段实情,即通过赋予党员大会和全体村民这两个上位权利主体审议权和决议权,能有效解决"两委会"决策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引导村民从"法制-遵守"模式走向"权利-表达"模式,建立起民主的利益协商机制,盘活既有权力结构,重塑基层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和气"、"和谐"是反映党内团结的两种截然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当"幸福指数"成为党和政府越来越密集使用的"关键词"之际,有两种不同声音的分贝也越来越高.一是对"GDP崇拜"的口诛笔伐,二是对"幸福指数‘政绩化'"的质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硬一软的两个指标呢?  相似文献   

8.
"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包含两种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棱心的"原动力"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外部的"外显"层次.这两种层次的精神缺一不可,二者互为依托,统一于"创先争优"的实践之中.第一层次的精神是推动第二层次精神的精神,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实现的载体、以及与实践结合的介体.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在我国现阶段,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紧密结合,笔者从四个方面对之结合的必要性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最近,新津县16个乡镇的73名村干部接到了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的录取通知书. 按照省委组织部"三年内全省十万党员科技致富"的要求,近年来新津县已举办7期农村干部中专班,毕业376名农村基层干部.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中中专文化占40%,大专以上文化只占1.2%.为了整体推进农村基层干部向"知识化"迈进,县委组织部制定了<新津县"十五"期间农村干部学历素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两种形式",通过"两个途径",力争在"十五"末实现全县农村干部中专文化达70%,大专、大学本科达20%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卢刚 《唯实》2011,(1):69-73
原始积累是当今被弄得比较混乱的概念之一.此概念的前身是斯密所谓的"预蓄的资财",后来在马克思手中才得到科学的阐释.而在后来的历史中,"原始积累"概念因其复杂性又被各派思想家误解,一种误认为"原始积累就是抢本钱",另一种误认为"原始积累不会再重现".从源头上辨明这两种误解,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原始积累"的科学涵义."...  相似文献   

12.
桦甸市苏密沟乡是农业大乡,近两 年来,乡党委紧紧围绕"三创两建"这个 主题,坚持从本乡实际出发,选准创建 载体,以"双富"工程即党员干部带头致 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攻方向,开 展了"两种、两养、两建"(即种绿色水 稻、种地膜花生;养羊、养鸡;建牧业小 区、建生态沟)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成 效,成为桦甸市有名的产业大乡和副食 蔬菜生产基地。2004年全乡人均收入达 到3500元,分别比上两年增长30%和 18%,"双富"活动使穷乡变富乡。他们 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薛金祥 《世纪桥》2008,(6):121-122
根据“语义三角”理论,通过分析元曲《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英译本以及作者本人的译本,可以看出翻译的关键就是通过两种“语言符号系统(形/音)”的合理转换,正确地体现原作者在作品中描述的“物”所真正要表达的“义”。因此从语言学的视角来进行翻译教学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不当外人"     
"不当外人"有两种情况:一是拿别人不当外人,一是拿自已不当外人.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你我之间就成了近便人、贴已人.  相似文献   

15.
从介绍毛泽东"数荐不纳"的故事入手,在对比正反两种典型的基础上,论证了家长制作风是导致吏治腐败的罪魅祸首;通过分析毛泽东"数荐不纳"的深刻启示,得出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在于肃清家长制作风的基本结论,并对症下药,提出必须把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作为根治家长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基层党建实践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上海各区通过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新"党建机制与工作格局,不断推进"两新"领域党建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旨在梳理与总结上海各区"两新"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实践创新,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两新"党建质量的思考与建议,助力"两新"组织党建成为上海基层党建的亮丽名牌。  相似文献   

17.
"两个大局"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区域轮动发展和阶段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发展观形象而又简略的概括."五个统筹"则是对"两个大局"的具体化,是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贫穷挑战的应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是对"两个大局"的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省委作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决策部署.笔者认为,结合教育行业实际落实中央、省委要求,可通过构建"四双四型"工作机制,在"学"的精准度和"做"的严实性上持续用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相似文献   

19.
俄国公社解体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是经过缜密的逻辑论证而提出来的.他们先分析了俄国公社的性质、特征,并据此预测了其两种前途,接着着重分析了其实现"跨越"的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俄国公社两种命运都要有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俄国公社事实上解体而没有实现"跨越",是因为没有同时具备实现"跨越"的四个条件.俄国公社事实上解体是证实而不是证伪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  相似文献   

20.
论"合力团"     
陈立旭 《求实》2001,4(1):15-16
本文认为"合力团"概念系由恩格斯的"合力"论延伸而来;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运动也有特殊性;它的生命建立在运动与联系两个基点上;对它可以在特定角度、特定意义上认定;它具有特殊作用,考察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