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情报资料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刑事技术》2004,(3):54-54,57
犯罪情报资料是指经过表述了的犯罪情报。而犯罪情报则是指在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领域里,供决策、部署和行动所必需的犯罪信息以及对其进行加工研究的成果。在侦查破案实践中,侦查员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到犯罪信息,因为犯罪信息是找到破案突破口的源泉、根本所在,而犯罪信息在相当程度上要来源于犯罪情报,犯罪情报则主要来源于犯罪情报资料和犯罪情报系统。因此,在侦查破案中注重利用和发挥情报资料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作用的模式不外乎三个方面:(1 )从案到人;(2 )从人到案;(3)从案到案(包括系列案件和串并…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为了适应治安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侦查破案对策,刑侦支队刑事犯罪信息、刑事技术等部门在强化犯罪信息传递与利用,提高打击流窜犯罪效能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强化犯罪现场信息工作,为系列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侦查破案的线索主要来源于犯罪现场信息。犯罪现场信息不仅包括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形象物证,还包括依附在上述痕迹物证当中的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过程、作案熟练程度、特殊作案手段、作案人数等犯罪信息内容。刑侦支队明确要求基层情报信息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搜集上述犯罪现场信息,并快速汇总、整理并上报。刑侦支队的信息、技术等部门可通过公安信息网不间断地浏览各地上报的犯罪现场信息,及时捕获流窜作案信息,为领导决策和各地的设卡、守候、清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98年10月下旬,嘉兴市平湖、嘉善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的犯罪追踪(CrimTrac)系统是情报主导侦查的大趋势下,为推动各种犯罪信息在警方内部系统共享,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侦查破案与预防犯罪的警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情报信息主导盗窃案件的侦查,就是以刑事犯罪情报信息为主线引导对盗窃案件的侦破工作。在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通过搜集、分析、使用情报信息来指导侦查决策,为侦查破案工作“定向”和“定位”,实现对盗窃案件打击的精确度。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发案预警针对盗窃案件行为人作案环境选择性(作案时间和地点多有选择性)这一特点,通过刑事案件信息系统和预警研判平台,关注盗窃犯罪规律特点及最新动态,重点  相似文献   

5.
论犯罪情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丰 《犯罪研究》2007,(3):14-18
犯罪情报已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侦查工作效益新的增长点。犯罪情报若要在公安侦查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重中之重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本文从犯罪情报工作管理机构及其任务、犯罪情报资源管理、犯罪情报工作队伍建设及犯罪情报工作的考核检查等方面对犯罪情报管理作概括性论述。  相似文献   

6.
杨扬  刘海辉 《政法学刊》2009,26(4):83-85
通过现场勘查,就是要查清事件的性质,即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作案情况、作案动机和手段;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本人的特点和特征;发现和提取犯罪分子作案遗留的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各方面的犯罪信息。侦查人员依靠这些犯罪信息,“再现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采取侦查措施,进行侦查破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分子大范围流窜、跳跃性作案日趋突出,犯罪职业化、专业化日趋明显,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串并案侦察工作作为一种战略性对策,在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中的作用也显得日趋重要。利用各种方法开展串联并案,是侦察工作中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串联并案谈几点想法,供同行们参考。1广泛搜集犯罪信息,利用案件信息及时串并犯罪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犯罪信息的社会性,其涉及面广、数量大、被侵害的客体和受害的群众相对众多,这也决定了犯罪信息来源的群众性基础和广泛性特点。因此,刑事犯罪信息的搜集,不仅要通过刑事登记、使用刑嫌…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情报资源 提高打击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尤其是刑事侦查部门在打击犯罪、侦查破案工作中,要实现利用情报信息资源提高打击犯罪效能的目标,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必须树立“情报导侦”理念所谓“情报导侦”,就是通过综合性地搜集、分析和使用情报与信息,藉以提高侦查决策的正确性和警力资源使用的效率,以达到打击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其主要特征:一是情报信息居于刑侦核心地位,是影响警务决策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是共享的、全面的、动态的;二是大量运用计算  相似文献   

9.
这里论及的证据材料,不完全等同于《刑事诉讼法》第42 条中规定的七种证据,更多的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案件的定性、侦查的展开以及对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证据材料。现场痕迹物证现场痕迹物证,是勘查人员在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人体、文件等勘验、检查中发现和搜集的由于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作为犯罪现场上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包含着丰富的犯罪信息,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  相似文献   

10.
论街面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社会型态逐渐由静态社会向动态社会转变。街头犯罪这一新的犯罪形态也呈现上升势头。街头犯罪的特点是:发案高、报案少、犯罪黑数高,作案人员以流动人口为主,作案过程短、逃离现场快、跨区域作案,人员流动性大、调查取证相对困难。安机关需要探索建立以街面犯罪情报信息为基础,由情报信息主导侦查,综合运用巡逻堵截、视频图像监控、便衣侦查、专案侦查、专项斗争、公开悬赏等侦查措施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侦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犯罪情报分析是将大量零散的与犯罪有关的信息加以集中、比较和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①完整的犯罪情报分析包括情报的收集与评估两大方面,且两者均不可偏废,两者对于职务犯罪的侦查、控制、预防等工作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犯罪情报分析是防控职务犯罪的基础性工作。职务犯罪防控的一体化指挥与部署、专项行动及专案侦查、交办、参办、督办、提办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赌博犯罪侦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瑞山  朱华栋 《犯罪研究》2005,(3):52-54,70
网络赌博犯罪是一种新型赌博犯罪形式,是当前全国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之一。网络赌博活动既有传统赌博犯罪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作案手法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又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难题,本文力求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赌博的形态、特征,探索合理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耿连海 《政法学刊》2005,22(4):97-99
在侦查破案的初始阶段,由于侦查主体对案件各方面因素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和不明确的,因此,侦查主体往往通过侦查想象,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形成侦查假设、预测犯罪情势,并且据以深入开展侦查活动。侦查想象能够帮助侦查人员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理出一些头绪,指出一定的侦查范围和排查重点,为进一步判明案情和开展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周芹 《法制与社会》2011,(14):57-58
远程操控诈骗犯罪是一种依托于网络通讯平台的非接触式跨区域的新型诈骗犯罪,具有侵害范围广、对象不特定,犯罪团伙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作案过程呈阶段性等特点,而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获取赃款是其本质特征。本文指出针对远程犯罪频发的特点,侦查部门应采取“2+1”侦查模式,串并分析和建立情报网络,进行信息碰撞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中间媒介。犯罪信息是指能反映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各种形象、痕迹、物证、环境、条件以及当事人的感觉、记忆等与刑事案件关联的情报、资料。整个刑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连续、全面地接收和利用信息从而揭露、查证犯罪的一个过程。然而,至今在我们的刑侦活动中掌握与运用犯罪信息仍不尽人意,从而构成了破案率低、串并案少、打击不力的客观状况。其具体表现在:犯罪信息搜集的自发性在刑事侦察活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自己是刑侦技术人员的第一知觉。而如何运用和怎样运用犯罪信息办案以及在自身的侦察活动中搜集哪些及如何去搜集犯罪信息却不得而知。目前,犯罪信息的搜集只有犯罪情报资料、痕迹物证,以及  相似文献   

16.
肖沙 《犯罪研究》2000,(6):20-24
刑事案件信息的现场搜集是刑事案件侦查破案的起点,也是获取刑事犯罪的犯罪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刑事犯罪现场是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的重要场所,刑事犯罪分子进行刑事犯罪的活动留下的大量信息主要储存于刑事犯罪现场,因此对于搜集刑事犯罪现场的犯罪信息要格外地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作案手段、犯罪模式与“签名”特征都表征犯罪进行过程中某种形式样态,其内涵与外延均有差异:作案手段是指特定人或特定犯罪团伙所选择的犯罪的途径或方法;犯罪模式是以两个以上不特定的犯罪人或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为基础而整理出的一套具有共通性的作案手段;“签名”特征是犯罪者因个人人格上的特质而强迫自己实施的一种“签名”式行为。明确区分三个概念的异同,有利于解决目前侦查实践中三者使用混淆的状态,准确把握三者各自的侦查价值,为侦查破案和犯罪预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看守所开辟侦查第二战场,发挥看守所“刑事情报库”和“犯罪信息源”的作用以扩大战果,破获刑事案件,这是在现有条件下,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收获大的侦查破案途径。利用看守所挖掘犯罪线索,进行“以人找案”的破案路线,重视的是心理现场,着重突破案中案和案外案,它是“以案找人”破案路线的补充。看守所中关押的犯罪嫌疑人中,多人团伙作案及一人作多起案件的惯犯要占绝大多数。这些人在羁押前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层次,犯罪的手段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其交往复杂,接触社会阴暗面多,掌握很多涉案信息,甚至他们本身就有许多尚未暴露的余罪和隐案。因此,看守所也就成了各种  相似文献   

19.
正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通过犯罪行  相似文献   

20.
犯罪信息研判,是通过搜集、分析和综合运用各类与犯罪相关信息发现、揭露、打击犯罪和预防、控制犯罪的过程,是信息时代侦查破案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占有大量信息为基础,信息网络为平台,信息共享为前提,以信息研判引导侦查工作,提高打击的精确度,使更多案件的侦破不再以人、财、物的超量投入为代价,由粗放式经营向质量效能型经营转变,实现侦破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