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前,我国犯罪率偏高,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国家采取多种预防犯罪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但在某些地区某一时期,嫁要案,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却有增无减,犯罪率还未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由于我对此调查研究不多,对犯罪率高的原因不敢作贸然论述,单就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外来人口犯罪与我国目前犯罪率上升的共同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的原因追溯根源,可以发现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失衡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当前城市外来人口犯罪发生的最深层原因。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失衡也正是目前我国的犯罪率上升的根源。对分配关系的调整将可从源头上降低犯罪率。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但给家庭造成了阴影同时更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中探寻预防大学生犯罪,降低大学生犯罪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犯罪和犯罪率是两个互相关联但内容不周的概念。犯罪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反社会行为,犯罪率则是衡量一个社会犯罪现象的程度大小、轻重、高低的尺度。掌握了影响犯罪率的原因及其规律,就能在指导思想上不会为某个时期犯罪的突然升高而惊慌失措,对治安形势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进而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措施;也不会因某个时期犯罪率的突然下降而盲目乐观,丧失警惕,掉以轻心。通过对犯罪的定性、定量的有机分析,能够大大加强我们对犯罪现象的预见  相似文献   

5.
范雯雯 《政府法制》2012,(28):46-47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存的“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现象因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和巨大影响,一直是社会研究的重点,而青少年犯罪则更成为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正日益突出,犯罪率上升,主体低龄化、扩大化,犯罪现象复杂化、智能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其原因,有青少年自身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等个人原因,也有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的因素等。而在这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是最直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盗窃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盗窃犯罪现象不容忽视,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盗窃犯罪特点的分析,探讨其犯罪原因,从多方面采取各种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更有效防范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增多,尤其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十分严重,犯罪率居高不下。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学界不少同仁见仁见智,纷纷撰文分析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状况,研究其特点,探讨产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治...  相似文献   

8.
常超 《政府法制》2009,(7):36-37
农村留守子女犯罪率逐年上升,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未成年人由于年龄、智力、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其犯罪特点与一般犯罪相比有许多区别: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青少年犯罪率是比较高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究竟何在?有的认为,青少年犯罪有它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有的强调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十年动乱,林彪、“四人帮”一伙的破坏,致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即在十年浩劫时期,同样在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下,为什么只有少数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数百年来,在犯罪原因的理论方面,可谓学派林立、观点纷呈。由于不同的犯罪原因说都是不同的犯罪对策产生的理论前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滋生犯罪的诸因素,就成为一切社会预防和对付社会离轨行为时首推的理论课题。 当前,面对我国社会犯罪现象的普遍存在和犯罪率的上升,如果恪守原有的社会主义犯罪原因说,显然已不能完全解释犯罪现象存在的各种根源。因此,对复杂的犯罪原因作出比较科学的说明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作尝试。  相似文献   

11.
《犯罪研究》2009,(5):21-26
时代高速发展的今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城市犯罪率也节节攀升,而其中犯罪更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犯罪年轻化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预计的潜在危害性,急需政府采取失当行为应对。究其原因,除了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外,更涉及社会制度、家庭管理和个人素质等各个层面的原因。政府在面对犯罪年轻化问题时,可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改善社会风气、强化各方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减少青少年犯罪为突破口,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与此而来的是城市部分区域治安恶化,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与地理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在扩张中,既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也要兼顾到犯罪控制与预防,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从空间预防角度抑制犯罪。本文以ZS新区开发建设为例,结合DH区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建设情况,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制作了新老城区的犯罪地图,分析了城市犯罪与土地利用、交通网布局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对城市化建设中的安全规划有所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犯罪当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出于探讨犯罪原因和预防控制犯罪的方略,需要精确地描述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犯罪状况,并对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犯罪严重程度进行科学的比较。 以前人们曾经以犯罪率作为指标来进行这种比较研究,但犯罪率的可比性至少在下列方面陷入了困境:(1)隐案问题。大量的潜伏犯罪虽确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被计算到官方正式的犯罪统计中去。被害人不报案的案件仍然无法统计。(2)刑法对犯罪的规定问题。此时此地被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彼时彼地不一定是犯罪。(3)用于计算犯罪率的犯罪总量指标包  相似文献   

14.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2):129-129
孙昌军、周亮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9期上撰文《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指出,与不分年龄段的犯罪率统计相比,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更具有准确性。通常我们计算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的犯罪率,是将其犯罪人数除以其总人口数。而事实上,0-13岁的人不可能实施犯罪,6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的相对也很少。0-13岁的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试析黑社会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赵汝昆,张建伟美国学者路易丝·谢莉(LouiseI·Shelley)指出:社会发展进程导致更加城市化和随之而来的更大的金钱诱惑。当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时,犯罪率特别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率也在增加。显然,高犯罪率与经济发展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6):55-59
外来人员犯罪数量逐年增加,引发外来人员犯罪主要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个体素质因素等,但同时,不能忽略社会保障制度与外来人员犯罪这问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也是主要原因。完善外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利于降低外来人员犯罪率。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子女的犯罪特点 农村留守子女犯罪率逐年上升,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未成年人由于年龄、智力、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其犯罪特点与一般犯罪相比有许多区别: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我国整个社会秩序平稳、治安状况良好,但犯罪现象依然存在,且出现了几次新的犯罪高峰。不过从总体上来说,这个阶段我国刑事犯罪呈现出犯罪率低、政治犯罪突出、犯罪心理复杂、犯罪手段原始等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主义社会犯罪的发生和演化仍具有必然性,犯罪率绝对减少并非人们追求的目标,贫穷仍是引发犯罪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特点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旨在特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在对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城市社会秩序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农民工犯罪,其中有农民工生存状况恶劣,有各种对农民工的不平等现象,城市的歧视、社会管理及法律调控的不足等等。针对导致农民工犯罪的各种因素,我们应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农民工、丢掉团体排外的思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等等,以期降低农民工犯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