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忌重新冷冻经微波炉解冻后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容易繁殖,已用微波炉解冻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忌使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金属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危害人体健康。 忌将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忌使…  相似文献   

2.
1、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2、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大》2010,(8):47-47
要想在烹饪过程中不流失肉食的营养,就要掌握好烹制肉类的诀窍。留住冻肉营养:处理时可快速冻结,缓慢解冻,以免营养流失。因为快速冻结可以使肌肉的水分被冻成小而均匀的冰晶,不致于破坏肌细胞膜的完整性。缓慢解冻时又能保证大部分肉汁被细胞重新吸收,减少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4.
酸碱食物均忌味精酸性食物加味精同时加热,会变成焦谷氨酸,不但不能降低酸味,而且对人体有害。味精在碱性食物中由于发生消旋作用,味精的鲜味会下降。酸碱食物均忌味精...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保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应做到五忌:一忌目的不明确。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课前无准备,在课堂上灵机一动,随手拈来。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哪些方面需要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怎样联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精心安排。二忌面面俱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这也联系,那也联系。而要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抓住重点带动一般地去联系c三忌舍近求远。联系实际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古今中…  相似文献   

6.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中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要称其为“喇嘛”,即“上师”的意思。总之,不能将寺庙中的僧人、道人等直称为“和尚”、“出家人”,更不能使用侮辱性的称呼。 二忌礼节不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是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词、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览寺庙时…  相似文献   

7.
读报三忌     
学校安排一定时间读报,是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取得较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三忌”: 一忌“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如果不能长期地、认真地坚持,则读报必然收效不大,良好的影响不能形成,有益的熏陶不能得到。二忌内容杂乱。若读报不加选择,看到什么读什么,杂乱的内容必使学生不感兴趣。三忌缺乏针对性。班上出现不遵守纪律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实践》2005,(4):39-39
先进性教育活动能不能创建成群众满意工程,能不能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能不能认真触及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能不能初步回答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问题,关键取决于整改的效果。而搞好整改,至少有如下“三忌”。  相似文献   

9.
炒青菜忌加醋青菜中的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其分子中的镁离子可被酸中氧离子取代,营养价值会大大降低。炒青菜忌加醋...  相似文献   

10.
宾馆应设清真灶杨明德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56个民族中,有回、东乡、撒拉、保安、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10个少数民族,在生活习惯上忌吃猪、狗、驴等肉及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他们这种清真饮食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1.
壮族支系“侬人”,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约有40多万人口,历史文化悠久。侬人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民族内婚,基本形式是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侬人婚礼中有诸多禁忌。1:接送亲人数忌单(含新娘在内),且迎亲人不能少于4人,送亲人不能少于16人。2:“不清白”者忌参与接送亲活动。不清白者泛指鳏夫寡妇,怀孕的妇女、有孕者的丈夫、重婚的人(包括曾订婚或结婚,重新找了第2个婚配的人)3:陪新娘的女子必须是未婚姑娘,而且要选本村较诚实,秀巧的姑娘。4:婚礼当天,不管主人还是客人,忌穿白色服装。5:同年内忌又嫁又娶或双嫁双娶,即在同一年内,哪家娶儿媳妇,就不能把姑娘出嫁,同样不能双娶双嫁。6:婚丧忌混,即如果一个村子里在同一天内有一家办喜事,一家办丧事,主人或客人不能同天进两家门,只能到某一家,称为“红白相忌”。7:新娘与新娘之间忌走同一条路。即本村或邻村在同一天内有两家以上举行婚礼,况且又是甲村姑娘嫁  相似文献   

12.
答复代表建议“八忌”辛道领怎样才能搞好代表建议的答复工作呢?我们感到着重应注意八个问题,即答复代表建议“八忌”:一忌敷衍搪塞。把答复当作应差,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不是认真地研究其合理性、可行性和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而是在答复的字文上虚应故事,或表...  相似文献   

13.
朝晖 《人大研究》2006,(2):29-29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朝晖撰文说,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推行执法责任制工作中要做到“五忌”。一忌“放空炮”。推行执法责任制不能满足于召开一个会议、制订一套方案、下发几个文件、照抄照搬上级的精神,而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具体工作,狠抓方案和措施的落实,避免那种会上轰轰烈烈、会后无动静的“放空炮”现象。二忌“撒大网”。推行执法责任制的对象主要是“两院”和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不能漫天撒网,否则就会庸俗化。三忌“昙花一现”。推行执法责任制时,不能抓时一阵风,检查完毕又放松,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四忌“和稀泥”。推行执…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废止注入式,贯彻启发式。为此,我以为课堂教学有"十忌"。一忌满。即"满堂灌"或"满堂练"。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苦不堪言。二忌偏。即课堂教学中舍本逐末,偏离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结果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整堂课下来,学生弄不清究竟要掌握的是什么内容。三忌繁。即教学内容繁杂,想在一堂课内让学生什么都掌握,什么都知道。这种课堂教学无视学生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四忌拖。指课堂教学中教学拖沓,无紧迫感;语言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15.
吃茄子忌去皮维生素P是对人体很有利的一种维生素,而在我国所有的蔬菜中,茄子中所含有的维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维生素p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其紫色表皮的肉质连结处。因此.茄子应连皮吃。吃茄子忌去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政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福利企业日渐增多。福利6业受国家政策优惠,自有其特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局目性。如果对福利企业潜伏的隐患熟视无睹,势必会影响其参与市E竞争,制约其发展壮大。因此,笔者以为,福利企业有“八忌”。一忌“家庭进厂”0据了解,在福利企业职工中,和厂R(经理)n亲带故的人较多。久而久之,有可能成为“特殊职工”.在工种、工资奖金、职务上要“照顾”,甚至以“官”仗势,为非作歹。这种亲情怪团会使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二忌“管理无序”。在福利企业中,有些厂长(经理)靠小打…  相似文献   

17.
一忌:新官上任“乱点火”。新任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提拔的年轻干部上任后,大都热情很高,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有的新任领导为了在短期内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有摸清实情,就开始大展宏图,实施所谓的改革方案,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形象没有树立起来,而且为往后的工作留下了隐患。二忌:“新官不理旧帐”。新官上任,不能因前任留下的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而另辟暖径,对原有的规划、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一概不管,一切从我做起。结果,必然是届届出新招,任任上项目,年年不见效,“为官一任,贻害一方”。因此,新任领…  相似文献   

18.
求职信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写好求职信要做到“三忌”“三要”和“三突出”。 所谓“三忌”,即一忌高枕无忧,以为自己有技术、有经验、有文凭,就拥有了求职成功的全部资本,过分地坚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在求职信中流露出盲目自信,甚至提出过分要求;二忌洋洋万言,述说自己对几乎所有职业都有能力和兴趣。一副“包打天下”架势;三忌主题不明,事无巨细,写成一份流水式学习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9.
“忌”,即忌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约事力求避免。身在教坛者应忌讳些什么呢?一忌“有气无力”。政治教师一上讲台要精中饱满、情绪高昂、信心十足、表现出一种坚童自信的气势,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使学生指从老师身上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切已精神倦怠、萎靡不振、有气无力。“有气无句”会给学生一种松懈的感觉,影响学生的听果情绪,使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二忌“平铺直叙”。教师讲课语调要有轻有重、有起有伏、抑扬顿挫,不断调整讲课的力室;切忌一个声调、一个速度、水波不兴、波闲不惊,如同老太婆绞线、嘤嘤嗡嗡…  相似文献   

20.
起草文件“四忌” 一忌办公室里想点子, 二忌文件堆里找路子, 三忌存档柜里翻底子, 四忌电话里面要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