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了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突发期和频发期,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灾害就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否用最短的时间动员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投入到抢险救灾中来,就成为能否应对灾害,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而能否动员起人民群众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动员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从以往成功的动员案例中进行总结,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动员就是一起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闹事"的思想,要确定"群众闹事"的性质,总结"群众闹事"的原因,然后再解决"群众闹事"的办法。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早在1925年末撰写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振聋发聩地讲:"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邓小平也说过,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才会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  相似文献   

4.
吴鹏 《党政论坛》2001,(5):32-34
最近,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才能够真正代表并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课题.笔者以为,党要真正能够代表并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切实解决好政权、政策和政风问题.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0,(11)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以人类社会最崇高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为理想的共产党人,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立起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亲密关系,历来是我们党的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离开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十分强调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不仅对于克服面临的暂时困难,搞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于防止腐败,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只有忠实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忠诚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忠心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7.
正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庄严的"人民"二字本身就蕴含在主题教育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为民服务解难题",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人民群众学习、工作及生活交往的最基本的空间,是人民群众活动的最基本场所,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理 《求知》2020,(3):36-3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给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和处置疫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我党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残疾人群体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残疾人党员是我们党组织中一群特殊的党员,在开展党的工作时应该彰显自己的特色。社区残疾人党组织是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设立社区残疾人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重要内核。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落脚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检验者、"阅卷人"。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苏区廉政建设之所以能创建历史上"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秉持了"人民主体"这一核心理念:政权归人民所有,权力由人民赋予、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这一理念深刻启示我们:廉政建设必须依靠人民民主,真正实现权力由人民赋予;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共产党人先进性时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回顾总结淮安市委、市政府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忠实地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是我们党先进性最集中、最具体、最根本的体现。对服务人民的宗旨践行得越好,党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越重,党的先进性也就越强。我们的一切工作始于人民需求,终于人民满意。我们必须努力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竭诚为民、造福于民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4.
天地之间人为贵,悠悠万事民为先。哈尔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顺应民意、给力民生,把增强群众幸福感放在首位,确立了"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解决住房问题、社会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多年积累的群体性突出矛盾基本解决"的"四大民生指标",回应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要坚持"现场第一原则",坚持信息公开,不断拓展沟通渠道,慎用警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应建立健全包括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机制在内的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地方群体性事件正处于多发期,而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往往无视民众合法利益诉求,处置方式时有偏激以致矛盾激化,损害了人民合法利益,也有损人民政府形象.因此,深入研究地方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对策,对于地方政府有效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起人民群众在维护政权稳定中的地位作用,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数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了。在古代类似的话语还有很多,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我们今天的党群关系与过去的官民关系相比在性质上有着根本区别,但人民群众在维护政权稳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却是一样的,甚至随着人民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政治诉求的增加变得更为重大、更为关键。历史和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警  相似文献   

18.
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党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根本途径.说它是"突破口",因为这些年来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确有"说得多,干得少"的毛病,群众对干部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是要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存的事情中来观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只有坚持办实事,为群众排忧  相似文献   

19.
<正>政府部门应对群体性事件,需要掌握群体信息传播的规律,注意一些技巧与方法。一、及时更新信息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信息传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群众接触、理解、关注、记忆的重点是有选择性的,是随时、随地、随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