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陈瑶  吴永忠 《世纪桥》2011,(1):46-48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交往成为一种高效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不仅呈现出虚拟化、符码化、平等化、超越化、全球化等新特征,同时带来了主体性退化和人文精神丧失等一系列新的异化现象。所以,现代交往需要借鉴各种交往关系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为建设理性的网络交往以及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交往理论萌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其形成和发展几乎贯穿于马克思毕生的研究成果中,并经过恩格斯的补充。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大体分八个方面。揭示了交往的内涵、交往与人类社会存在厦其发展关系等问题。这一理论具有概括性和实战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交往力是主体开展交往活动以有效获得发展性动力因素的能力,交往力构成主体和人类社会基本的发展力.交往力由交往量和交往质的乘积构成,而交往量的构成又表现为交往广度×交往速度×交往频度;同时,交往质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交往结构,其中包括交往主体结构、交往客体结构、交往内容结构、交往中介结构、交往主客体结构、交往时空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郑琪  刘勋斋 《世纪桥》2007,(8):65-6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1845-1846年间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哲学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交往理论,科学地规定了交往的内涵,广泛阐述了人的各种交往活动,并深刻揭示出交往及其历史发展与社会结构、人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社会交往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是社会交往理论的创立者,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类型即内部交往、外部交往和世界交往作了广泛研究。内部交往是民族或国家内部的交往,外部交往是民族或国家间的交往,世界交往则是东西方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普遍交往。  相似文献   

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解释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构建了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刁书仁 《新长征》2010,(3):62-63
“长吉图”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这一地区历史悠久,与东北亚各国交往频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这一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无疑对今天“长吉图”开发开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刘子赫 《世纪桥》2014,(1):66-68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为这种对话、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作为个体的个人出发,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使得交往实践理论从理论转向了现实,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传统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突破展开论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观,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艳 《求实》2014,(11)
时代性的言说语境预示着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取向。全球化交往时代的新特点、党中央执政理念"交往维"的凸显以及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全然观照,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交往取向"一枝独秀",近年来逐渐成为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交往中的人、交往着的人、要交往的人。离开人的交往去谈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于把人抽象化、简单化,更甚言之,即把人不当人。从交往的视角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0.
识人于微     
与人交往,对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时往往决定于细节,决定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微之举。因为这些细微之举,是一个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因而是真实的。而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则往往能窥见一个人的气质、脾性、品德、操守。  相似文献   

11.
单丽娟 《世纪桥》2012,(23):29-30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中最著名,最多产的思想家,也是当代西方公认的最重要,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论著数量之多,论题之广,有着论证逻辑的严谨和思想的深度,而且还在于,其涉及的学科领域之跨度——他的哲学理论所论及的范围包括了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是他同时代的哲学同行们所难以相比的。他在如此众多领域执笔游戈,纵横驰骋而游刃有余,犹如吸纳百川般的融汇不同学科,从而建构起自己独树一帜而富有创意的社会理论。尤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影响,如同罗尔斯的《正义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影响一样,都是西方学术里程碑式的划时代著作,具有典范转换的重大意义。J.M·伯恩斯坦说:“哈贝马斯所建构的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是当代极少数真正的哲学建树之一”。本文由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形成背景,并通过交往行为理论基本内容的分析,进而对交往行为理论作出评价,指出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军队党的生活》2010,(6):76-77
2007年以来,我们以军区大抓风气建设为契机,针对部分官兵存在的庸俗交往问题,广泛持续大抓了“开展绿色交往、纯洁部队风气”活动,打造“绿色交往”理念,规范交往行为,为官兵撑起了一片“绿色天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装甲旅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达标单位”,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旅”、“基层风气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13.
阿沛·阿旺晋美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天天新报》2009年12月23日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钟文在1983年12月26日对阿沛·阿旺晋美的采访,从一个侧而反映了两藏的发腮历程,  相似文献   

14.
梁茜茜 《世纪桥》2008,(10):50-51
中国参加早期世界博览会的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被动参会,参赛意识薄弱;参展品陈旧落后,技术含量低,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重形象,轻销售,花费靡巨而多无实效等。客观上,世博会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交往的距离     
马德 《廉政瞭望》2010,(11):27-27
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当然.他若第一个想起的也是你,那么,你俩一定是两心相悦的至交。 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相似文献   

16.
宋凤娟 《唯实》2010,(12):90-92
社区交往是人生存的需要,它能增强居民幸福感。目前缺少社区交往的设施载体和组织载体以及有创意的社区活动。因此,必须加强社区交往的硬件载体建设和组织载体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耀廷 《党史文汇》2009,(10):60-61
从1961年到1986年的25年间,我有缘三次聆听彭真同志面诲,有幸两次与彭真同志合影,三次通信。交往虽然不多,但情意真挚,感人至深,使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交往实践观,作为新的哲学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主题的哲学映射。更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哲学精神的共同指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底蕴就在于交往实践观,包括改革论的哲学基础、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以及发展思路的逻辑指向都是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19.
阳海音 《世纪桥》2011,(1):36-38
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危机表现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动机危机四种形式,合法化危机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特征,以交往合理性取代单一的工具合理性,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是克服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根本途径。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诸多重要启示,但他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20.
在月亮山腹地向都柳江流域过度地段、被人类学家称为多民族交往走廊的九日村一带,从早晨到傍晚,人们熙来攘往,他们肩上挑着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礼品去拜年;通车以后,大宗的年礼往来更是有增无减。一次年礼,举族行动,少则花费千元左右,多则花费几千元;在送年礼的队伍中,除年轻力壮者外,黄发垂髫并行其间……这是往年春节所呈现出来的景象,遥相呼应着成书于民国十七年的《苗荒小纪》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