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帅  智世勇  孔萍 《法制与社会》2011,(32):181-182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发生原因的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制度和警察自身的原因。本文认为应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立法保障和法制宣传,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和自身防护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袭警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19,(3):90-101
在扫黑除恶中对警察执法权威的维护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稳定的底线。黑恶势力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公安机关的对抗性增强;侵害警察执法权威的暴力化、组织化增强,打击处理的难度加大;黑恶势力中高危人口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黑恶势力敌对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较重。需要从反恐的视角处置黑恶势力暴力袭警,对暴力袭警行为实行"零容忍";完善立法保障警察权威;建立完善维权机制,增加维权的厚度与宽度;健全完善黑恶势力暴力袭警案件的快速处置机制;强化管制刀具的管理;建立完善及时、规范的舆情引导管控机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  相似文献   

3.
袭警行为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仅靠增设袭警罪是盲目与国际接轨和立法依赖症的表现,不能有效保护人民警察。当前,我们应认清暴力袭警的原因,树立人民警察执法公正、高效的形象,建立警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警察执法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前提,也是减少暴力抗法袭警事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暴力袭击和威胁执法民警的犯罪现象屡有发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非常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中,并没有为警察执法设立专项的保护条例。设立"袭警罪"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还有助于完善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5.
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彬 《犯罪研究》2004,(3):67-69
近年来,暴力袭击和威胁执法民警的犯罪现象屡有发生,而非暴力侵害执法民警的违法行为,如拒绝、阻碍依法执行职务,侮辱、诽谤民警以及举报失实等更是层出不穷。立法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馅的重要根源。由此我们发现,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已时不我待。一、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与当今界各主要国家的刑事立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立法的严重滞后是滋长不法分子嚣张气馅,使不法分子产生抗拒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心理,实施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行为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与袭警犯罪相对应的刑法罪名主要…  相似文献   

6.
殷文洁 《法制与社会》2014,(10):159-160
近年来,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甚至暴力袭警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状况日益复杂、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管理职能日趋扩大、公民对民警的期望增高等执法环境的各方面变化有关。也存在法律法规、执法对象、民警自身、机关内部问题、舆论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对此,本文试从执法环境角度入手,认为应该从改善公安工作外部环境、完善民警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规范新闻媒体相关宣传等方面加强对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付龙 《法制与社会》2011,(20):69-70
在警察处警过程中袭警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民警的伤亡,对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本文研究得出对策:要加强警察的执法能力,警察的战斗力以及警察的素质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保护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连忠 《政法学刊》2005,22(1):69-70
近年来我国各地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综合分析这些已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多数因公安民警在执行清查、盘查、检查和缉捕等警务活动中防范、控制不当而造成的。因此,在平时对公安民警进行的盘查战术演练中,应进一步增强基层民警临战意识,提高民警安全防范能力,坚决贯彻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的指导思想,尽快加强和提高基层民警警务战术的实战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受不法侵害的事件日益频繁,民警被谩骂、围攻、诬告陷害甚至暴力袭击的事件在各地不断发生。由于现行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公安民警维权无法可依,严重影响了民警维权工作的开展。结合实例,分析现有法律制度在公安民警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民警维权的法律体系,提高对暴力袭警的惩罚力度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勇 《中国检察官》2023,(10):10-14
袭警罪的“暴力袭击”是积极、主动针对警察以及与警察人身紧密相连的物实施的有形力,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要求具备“突然性”。消极性、被动性挣脱等行为以及情节显著轻微的暴力,不构成袭警罪。袭警罪的情节加重犯需同时具备法定的手段和法定的具体危险。袭警罪的保护法益是警察的人身安全和职务行为,是具体危险犯。袭警罪是故意犯罪,需明知是警察,明知是辅警在现场协助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形成“执法共同体”的,可成立袭警罪。生理性醉酒不影响袭警故意的认定。行为人对警察职务行为合法性认识错误,不能阻却袭警罪故意的成立。袭警罪犯罪动机具有多样性,酒后滋事暴力袭警的应认定为袭警罪,不宜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相似文献   

12.
冯燕 《法制与社会》2013,(11):195-196
近年来,警察在日常执勤及执法过程中频频遭遇暴力袭击,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危,更对警察执法乃至法律的权威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主张将暴力袭警单立为一种独立之罪的声音不时见诸报端。而本文以为,目前的暴力袭警绝大多数仍应归属警民冲突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法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对待暴力袭警案时,不能简单地从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角度对此类案件加以处置,而应从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认识和探究化解袭警案件的有效之途,即从严治警,依法用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袭击的事件频发,不仅严重阻碍了正当执法工作的进行,而且对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试从当前警察执法权威缺失的角度对暴力袭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暴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袭警现象频发、社会治安严峻,应从社会治安、执法现状、立法概况、自身素质、心理防范等方面分析暴力袭警的深层次原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遏制暴力袭警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罪犯暴力袭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各地监狱中陆续发生了一些罪犯暴力袭警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改造秩序,而且还直接威胁到监狱民警的人身安全。构建一个罪犯暴力袭警的防范体系,是夯实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打造“平安监狱”的应有之义。本文从选取的三起事例入手,试就罪犯暴力袭警的原因及对策做一分析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一、事例分析:事例一:2006年2月,罪犯董某(浙江平阳人,故意伤害罪,2年刑期)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生产组长指出,当生产组长用衣领拍打其头部时,该犯还手。民警将其带到教育室教育,该犯突然朝民警头部打了两拳,被其他民警及时…  相似文献   

16.
张杰 《犯罪研究》2023,(6):29-40
袭警罪的适用存在泛化问题。立足袭警行为暴力分层,强化警察执法权威的尊严和正当,应对袭警罪适用总体持限缩态度。治安纠纷中,轻微袭警行为属于公民特定情境下的应激反应,刑法应当谨慎限制公民权利,慎重介入警民冲突;袭警罪处罚的对象,更多的是社会中下层普通民众,实施袭警行为往往缺乏违法性认识,对轻微袭警行为,可以以行政处罚替代刑事处罚的,应当尽量避免运用刑罚方式予以处置。遵循刑法宽容理念实现袭警罪的限缩适用,对袭警罪的法益应界定为“警察公务保护”的单一法益,对袭警行为的“暴力性”应予限缩解释,袭警罪的对象一般不包括辅警,袭警罪主观方面应当具有妨害警察执法的主观目的,袭警罪的处罚方式应当注意行刑衔接。办理袭警罪案件,应当以限缩为原则,加强具体情境把握,以实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构建警察权益保障机制新形势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要从强化法律保障,积极推动警察权益保障工作法制化建设;改善公安工作的外部环境,营造警察维权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民警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维权方式方法;改善民警装备,强化警务保障;严厉打击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违法行为,加大侵权行为成本六大方面入手,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源 《法制与社会》2010,(30):263-265,273
从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暴力抗击公安执法人员的事件频频发生,尽管有关部门对此类事都已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可是从公安部通报的数据来看,此类袭警案件仍然是呈上升趋势。随着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车晓端关于《在刑法修正案中增设"袭警罪"》这一议案的提出,警察的人身安全,袭警罪的增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黄蓓  陈晓辉 《政治与法律》2007,2(3):133-137
近年来,我国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对抗甚至暴力袭击致伤亡的人数很高.袭警直接损害的是警察的身体,间接损害的却是国家法律的尊严.警察权力与警察权威的失衡,说明警察机关没有坚持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警察队伍内部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的荣辱观念发生错位以及警察自身装备能力和警察机关维权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应当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袭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警察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甚至暴力抗法的现象比较严重,侵害民警的执法权益的案件频发,正常的执法工作受到影响,民警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以接出警这一具体工作为例,研究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从立法、社会和公安自身这三个方面出发探求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原因,力求寻找到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