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玉青 《现代人事》2000,(10):44-44
陈子昂,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生于公元656年,卒于公元695年。他年轻时因家境殷实,到18岁时仍整日饮酒狩猎,厌倦读书。父母勉强让他进了乡里一所私塾。渐渐地陈子昂知道自己学识浅薄,从此他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发愤博览群书。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陈子昂考中进士。他做官期间曾多次向唐睿宗上书自己识人用人的政治观点、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和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2.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毫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相似文献   

3.
可敬 《人大建设》2012,(7):56-56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负责司法刑狱机要事务。这年冬天,范仲淹要回苏州接母亲到广德来。差人听说范仲淹要回家,就着手给他筹集一笔路费。当差人把钱送给范仲淹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相似文献   

4.
<正>郭祥正,安徽当涂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功甫(又作功父),号醉吟先生,又号漳南浪士。他毕生热爱诗歌、热爱家乡,在北宋诗坛纵横驰骋,享有盛名。今年是他诞生980年,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纪念这位曾经光耀诗坛的古代诗人。一、家世显赫从王安石为郭祥正父亲所作的墓志铭中获知,郭祥正乃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的后人。大概  相似文献   

5.
安徽、河北、陕西三省先后分别制定了《安徽省预算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安徽预算法规)、《河北省预算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河北预算法规)、《陕西省财政预算管理条例》(以下简称陕西预算法规)。本文拟对这三省预算法规的差异和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一、关于法规体例结构问题 在体例结构上,三省预算法规不尽相同。河北、陕西预  相似文献   

6.
包公是个历史人物,但后世的文学艺术及民间文学又为其增添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使之逐渐演化为一种司法象征。然而包公的一生事迹,许多还是有案可查的。他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最出名的清官。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老百姓最爱戴的人物,清官的典范。大家都称他为包公、包青天,至于他的真名包拯、包希仁反倒不大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9,(2):8-9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8.
“宋氏家族”疯狂罪案关向应公元1995年1月26日,广袤的淮北平原,寒风袭人。安徽利辛县城西南郊,几声清脆的枪声响过,震惊全国的9.25特大拐卖妇女团伙案中的8名主犯伏法。至此,一个全国罕见的特大拐卖妇女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9.25特大拐卖妇女犯罪团...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从1979年国内某些传媒宣传儿童的“耳朵认字”、“意念致动”起,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一斗争中,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功不可没。敢于捅“马蜂窝”1979年3月,《四川日报》介绍四川大足一名五年级学生唐雨能“耳朵认字”的事情以后,几十家报刊竞相渲染,耳朵能“认”字的“特异人”争先恐后地从北京、广东、安徽、河北等地冒出来。70年代,邓伟志曾潜心研究过科学史,由他主笔的《人类的继往开来》一书,曾受到当时中国科学院负责人胡耀邦同志的赞赏。对于儿童“耳…  相似文献   

10.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9S):58-60
他参与过2003年孙志刚案件的诉讼,他援助过2004年湖南湘潭女教师黄静致死案、《中国农村调查》名誉权纠纷案.工会主席唐晓东被解雇案以及2005年“6·11”河北定州惨案;2006年,他支持设立了专打公益诉讼的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先后援助过崔英杰刺杀城管案、董坚“爱眼协会”案、李刚状告牙防组案……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他提出了“影响性诉讼”的概念,其涵义就是通过有影响的个案推动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11.
380多年前,就有人探访过九龙璧,(那时侯叫梅花石,茶烘石)他就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公元1628年农历四月初三日,徐霞客来到九龙璧的产地九龙江北溪华安河段,因为没有向导,又逢下雨,他只在华封岭上俯瞰满滩雪白晶亮的石头。  相似文献   

12.
曹姓是中华望族,许昌是曹姓发祥地(道光《鄢陵县志》)。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黎锦熙在方志课中讲过:“河南曹姓与曹操、曹雪芹有关。”端木蕻良也说过类似的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出身于宦官家庭,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们来到湖北省蕲春县的李时珍陵园春游。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医学家,字东璧,号濒湖,于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诞生于蕲春县东门外瓦硝坝的一个世医家中。他毕生献身于医学事业,不为利禄,造福生民,通过行医实践,发现历代药书有不少谬误,便立志重修「本草」。他博览羣书,从经曲巨著到随笔杂识,阅读了八百多种医药书籍,搜集整理了宋、元、明时期流传的很多药物资料。他走遍湖广、江西、南直(今江苏、安徽等地)的田野和山林,实地考察各种药物本草,并虚心向农民、药  相似文献   

14.
《山东人大工作》2006,(11):58-58
现年55岁的杨多铭祖籍安徽安庆市,出生于广西桂林市。1979年,工人杨多铭进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了一名法警,此后一路升迁,1996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时年仅45岁。他却因一个他“帮过忙”的入狱贪官的树艮而落马。  相似文献   

15.
1这个遥远的故事,人们多已置之脑后了。2200年前,陈涉、吴广在大泽乡的起义,它如同一个“支点“,动摇了秦王朝的庞大的基石,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我无意之间,来到了大泽乡。公元2000年5月,和老伴安排一次“探亲访友之旅“,计划自江苏到安徽,至河南,至河北,后到北京。一站站短途走过去。14日晚,开始从南通上船,溯江而上。次日晨到南京,然后乘火车,下午到安徽宿州。这是应约前去看望德玉弟和素华弟妹。德玉弟从中学校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仍挑着书画协会的工作,所以在他家盘桓两天,除拜会师友之外,就是看他收藏的画  相似文献   

16.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霍建瀛本期小插页上的京剧脸谱,介绍的是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元196年,他把汉朝的末代皇帝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今河南许昌...  相似文献   

17.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 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名天下,受到万民拥戴,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包公是个历史人物。但后世 的文学艺术及民间文学又 为其增添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使之逐渐演化为一种司法象征。然而包公的一生事迹,许多还是有案可查的。他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最出名的清官。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老百姓最爱戴的人物,清官的典范。大家都称他为包公、包青天,至于他的真名包拯、包希仁反倒不大为人所知。一千年来。有关他的传说越来越多,许多秉公断案的故事都写到他的名下,特别是为被遗弃的妇女秦香莲主持正义,敢于严惩忘恩…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和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千古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对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学问,称为“徐学”.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他生于明代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641年3月8日.他从20岁开始,一生从事旅游探险和地理考察,足迹遍及当时设治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现今的19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和归途中可能到过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20.
前门火车站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较早的火车站之一,是京汉铁路的起点。前门为正阳门之俗称,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首先拨款兴建京汉铁路的卢沟桥至正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才从卢沟桥扩展至北京正阳门外。随之,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火车站也相继落成。京汉铁路则直到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才全线通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