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式总统     
1966年和1967年苏哈托获得了许多职位和头衔。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外,人们都确信他的领导权已经巩固了。那么,为什么1968年初却又产生任命苏哈托为“正式”总统的另一个宪法问题呢?当事人苏哈托将军对行动阵线的领导人们强调指出,关于“总统”或“代理总统”的问题并不是他制造的,他极其厌恶任何“表示自发支持任命苏哈托将军为正式总统的声明”。苏哈托如果热衷于“总统”这个头衔,那么他在1967年3月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期间早就可以获得了。问题主要不在于头衔,而在于符合宪法的授权,以便于继续执行保持安定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苏哈托将军在惊人的短时间内粉碎了共产党的政变——不但靠其部队的武力,而且也得到全国各地好斗集团的积极合作。那些不积极支持苏哈托将军的集团及其成员仍然很冷淡。没有发生共产党干部曾经预言的保卫共产党的群众的自发性反抗。公开站出来替受迫害的共产党辩护的人就是苏加诺总统。他顽固地拒绝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这个党或清洗国家机构。为了对抗流产政变以后立即出现的反共建国五项原则阵线,苏加诺命令组织苏加诺阵线。1966年1月15日,苏加诺总统在茂物演说中第一次笼统地提出苏加诺阵线问题。第二天,第一副总理苏班德里约要求组织一个应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工人、农民、青年和妇  相似文献   

3.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4.
编者前言     
《微笑的将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苏哈托的传记。全书以记述苏哈托的出身、个人经历和他担任印尼总统前后各方面的活动为主,旁及印尼现代史的一个阶段,对于1965年印尼的“九·三○”运动以及其后的反革命政变,提供了较多的背景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于1969年出版,1970年修订发行第二版。本刊根据第二版版本译载,以供参考。这本书的基调是对苏哈托歌功颂德。作者 O.G.罗德曾在印尼居住多年,自称在写成本书之前曾作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际上,作者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观察事  相似文献   

5.
沉重的担子     
苏哈托惊人地跃登领导地位,这对世界、对印度尼西亚、甚至对他本人都是出乎意科的。到1968年3月被任命为共和国的正式总统时,他从农民孩子到国家元首的一生经历达到了最高峰。但这既不是苏哈托一生事业的最后阶段,也不是印度尼西亚历史的结束。随着他所受到的光荣委托,他肩上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在近几十年中,世界各国政府多次更递。印度尼西亚所出现的特殊变化,其特点在于陆军与行动阵线结成大联盟,而以学生充当先锋。这种现象使共产党政变后的事态发展不致成为仅仅是一次反动的“治安和秩序的恢复”。苏哈托将军并不是一个突然决定发动一场革命并推翻前政权的人。有些时候,他甚至是被穿绿军装的陆军和穿黄茄克  相似文献   

6.
七 神经战     
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加强了苏哈托将军的法定权力,但是苏加诺和苏哈托的双重领导还没结束。相反地,总统能够接近那些在政变的混乱和清洗的冲击之后又开始巩固起来的有实力集团。这些集团不仅包括极左分子,而且包括几乎所有政党,主要是民族主义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内部的温和派。这些温和派已赞同消灭共产党。在一些地区(比如巴厘),民族党的势力甚至领导了反对共产党人的直接行动。但这些集团在苏加诺政权中是既得利益者,因而坚决反对改革者影响深远的革命热情。他们认为合乎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的苏加诺”政治结构,别无他求。苏哈托将军必须考虑那  相似文献   

7.
在临近1978年3月国会全体会议(在这届国会上苏哈托总统第三次获得五年的总统任期)召开之际,东爪哇军事司令官维达尔明少将挥舞着一份“黑名单”声称名单上列出了那些“有野心当总统”的人的名字。当时,旁观的人正确地认为,全国正在被告诫,“继承问题”是一个禁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哈托总统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的背景下辞职之后,巴哈鲁丁·尤索夫·哈比比博士(Dr B.J.Habibie)在1998年5月21日出任印度尼西亚的总统。根据印度尼西亚宪法第八条,作为人民协商会议(MPR)在3月份选出的副总统,他在苏哈托任期余下的期限内继任总统。作为前总统苏哈托的门生和密友,他体现了那种象征着名声扫地的秩  相似文献   

9.
从1968年3月正式就任总统到1998年5月被迫下台,苏哈托在位达30年之久,成为世界上总统任期最长的人。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内,印尼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很快,国际地位也显著上升。一、利用军队控制国家军队是苏哈托维护统治的最主要工具。在苏哈托时期,“军队是惟一负有安全和政治双重职能的机构”①。为使军队名正言顺地参与政治,苏哈托提出了“双重职能”理论。1966年8月,苏哈托在陆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通过的军队“战斗信条”中明确指出,“武装部队的陆军从来不是政权的被动工具,也不是单纯的治安维护者。……它不仅对军事战术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负有责任”②。1982年,国会制定法律,规定军队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而且也是一支社会力量③。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自从1965年苏哈托将军上台以来,实行“新秩序”政策,以“不要政治,要建设”为口号,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这种“不要政治”的前提却是以苏哈托总统为首的印尼军人集团的专政。军人不仅在军事事务上,而且在印尼社会的政治经济事务上都占据支配地位。那么军人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并达到目前这种对国家的控制程度的呢?又是怎样巩固其统治并维护其合法性的呢?本文拟分三个部分阐释这一问题:首先描述军人走上政治舞台、实现政治合法化的过程;然后介绍军人集团巩固政治地位的手段及其对国家实际控…  相似文献   

11.
苏哈托总统在1978年3月宣布就任第三个五年任期的总统之前不久,曾向人民协商会议发表了主要国事演说。苏哈托说,他在第二任期间经历的种种考验,“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更加讲求实际了。这些经验扫除了种种不切实际想法,特别是认为经济发展不是一种斗争的幻想……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面临不同道路的选择——我们应当选择  相似文献   

12.
1965年9月30日共产党政变前夕,苏哈托还陷于失望之中,可是,在政变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竟跃上国家的最高职位。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当了将军并卷入政治,这既不是出于他有什么追逐政治权力的野心,也不是出于他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神圣使命。他实事求是和讲究实际地前进。即使在1967年3月他由临时人民协商会议“权威地但却策略地”正式任命为代理总统后,他仍然保持谨慎和克制的态度。他对自己采取的“协商”和“软功”的夹攻战术所取得的成就,从来不作过高的估价。事态的发展证明,苏哈托在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结束时所抱的怀疑态度是有  相似文献   

13.
苏哈托长期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农村邮递员给他送来一纸非常简短的公文,命令苏哈托立即到部队报到。1940年6月1日,这位健壮、聪明的年轻人毫不困难地被录取在中爪哇贡朋的荷印皇家陆军军事学校。苏哈托在入伍成为一名志愿兵以前,对于当兵并不感兴趣。据苏哈托现在猜想,他当时是为了要到全国各地去看看而加入军队的。他象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冒险,希望军队能给他一种同他童年的贫困状况截然不同的冒险生活。经过多年的奔波流浪,既没有父母亲的家,也没有个满意的职业,也许他也渴望在这个军队集体中找个依靠。  相似文献   

14.
印尼总统苏哈托及其政策思想吴秀慧,方华苏哈托是印尼独立后第二位总统、不结盟运动主席。1968年出任总统以来,在位近27年,颇有权威,被尊为"建设之父"。今年11月他主持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第二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世界瞩目。一、经多见广的...  相似文献   

15.
印尼总统苏哈托及其政策思想吴秀慧,方华苏哈托是印尼独立后第二位总统、不结盟运动主席。1968年出任总统以来,在位近27年,颇有权威,被尊为"建设之父"。今年11月他主持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第二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世界瞩目。一、经多见广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3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第三次当选连任,为期五年。但是,在今后五年中他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充当这个散乱的岛国的政治领导人。苏哈托1966年取代了第一任同时也是终身的总统苏加诺的职位,终于结束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在他上台之前,印度尼西亚已经从荷兰殖民统治下获得了政治自由;在经过了几世纪被统治之后,印度尼西亚重新取得了独立;议会制机构为权力主义机构所取代;军队被动用来从荷兰手里夺取西新几内亚,并试图粉碎新成立的邻国马来西亚;该  相似文献   

17.
1982年5月印尼将举行普选。到目前为止,苏哈托已连任了两届总统,明年普选之后能否继续担任总统,这是关系到今后印尼政局变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行对苏哈托统治印尼的十五年进行评价,供读者参考。 (一) 苏哈托是职业军人出身,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印尼时便参加了荷印殖民军,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印尼期间参加过日本伪军“保国军”,并担任过连长。印尼进行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18.
导言1997年袭击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对印尼人民来说究竟是祸还是福,人们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一个明确的事实是:象征着独裁政权的苏哈托总统已在1998年被迫下台了。在苏哈托被罢黜之后,印度尼西亚到处都能看到人民对改革的欢欣振奋。对于民主的快乐了解和体验甚少(即便是有的话)的印尼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感到了"对民主的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8,(2)
1998年5月21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宣布辞职,按宪法规定由副总统哈比比继任印尼总统.巴哈鲁丁·优素福·哈比比1936年出生于印尼南苏拉威西巴雷,在万隆工业学院毕业后,前往联邦德国亚琛技术学院深造,1965年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哈比比在联邦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工作了多年,在航空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73年应印尼总统苏哈托之邀回印尼,担任总统的科学技术顾问,是印尼航空工业与科学技术专家.1982年被印尼政府授予玛哈普特拉·阿迪帕拉达纳勋章.1983年曾被美国《航空和太空工艺周刊》评选为在航空与太空工艺方面最有功绩的21名科学家之一.曾获得过西班牙颁发的航空大十字勋章,荷兰授予的荷兰皇室大十字骑士勋章,意大利授予的大十字骑士勋章.1986年被美国国家工程学会选为三位亚洲工程技术专家之一,并被美国国民工程学院吸收为院士.哈比比与苏哈托关系十分密切,是苏哈托挑选的副总统.在反对势力的压力下,哈比比表示,他不会任职到2003年,目前的政府是过渡性的.他并宣布在6个月到一年时间内举行大选.哈比比称,他目前的任务是“推动改革的车轮,然后退位”.印尼遭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致使哈比比领导的新政府面对重重困难.哈比比就任后强调将按人民的意愿进行改革.他把新内阁称为“改革建设内阁”,以区别于苏  相似文献   

20.
1984年5月2日,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共和国总统苏哈托,在雅加达史纳延(Senayan)体育场举行的纪念印尼国民教育节大会上庄严宣布:印尼的义务教育运动开始。他号召所有社会阶层、家长和政府机构积极支持和参加这个运动,并期望通过这个运动,使年龄自七岁至十二岁的所有印尼儿童,都能获得享受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苏哈托总统解释道,选择5月2日作为印尼的国民教育节,是为了纪念印尼伟大的教育家基·哈查尔·德宛多罗 (Ki Hadjar Dewanto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