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呈现数量逐渐增加、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组织方式复杂化的趋势,应加强信息建设、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协同作战机制、加强警务模式创新以提高对流动人口犯罪的侦防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透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流动人口的存在是社会的进步,是实现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犯罪问题是其重要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是客观存在,也是影响现代化实现的因素。流动人口犯罪有其特殊的社会成因,经济原因是核心,亦即他们与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或程度,以及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的参与环境与范围。为此,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特殊的犯罪形式,也为公安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基尼系数与流动人口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伴随这一进程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渐突显 ,运用基尼系数这一经济学指标研究流动人口犯罪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原因 ,并以其为依据 ,提出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 ,外来流动人口的犯罪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以浙江省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为例证 ,分析了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并指出了防止及减少这一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的社会化与犯罪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流动人口犯罪率的逐年上升,外来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城市违法犯罪的主体。对广州外来人口犯罪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社会化程度偏低是目前引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建立服务型管理模式,加强社会化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规范意识,是实现对流动人口犯罪防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农村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犯罪也随之而出现。目前我国犯罪的城市化趋势和农村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均与城市化进程中滞后或虚无的社会防卫机制和农村流动人口特有的文化心理有着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流动人口犯罪侦控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增多,侵财型犯罪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稳定和发展,因而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根据其以实施侵财型犯罪为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加快了劳动力的流动,客现上造成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数量剧增。市场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流动人口个体犯罪的主观诱因,市场化进程中管理体制的漏洞给流动人口犯罪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犯罪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人口犯罪的内涵、现象、原因和对策等方面。内涵研究 ,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 ,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犯罪的情况、特点、结构和分类。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 ,即个人心理、家庭、社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历史等因素。对策研究主要从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过程、城市管理、制度变革、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因管理服务滞后而产生的无序环境也在增多。借鉴"破窗理论"的思路和实践,从控制"犯罪场"入手,达到控制犯罪发生的目的。一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物理环境的整体改善,清除"破窗",补强弱势情境,营造有序化环境;二是以法治为准则,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按照法治化的打防控处置程序,提高刑事政策在防控犯罪方面的权威性和正当性,突出犯罪控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三是以守望互助为目标,通过流动人口广泛参与,依靠流动人口,实现社区预防。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流动人口增加的同时,其犯罪率也在增加,且高于流动人口增长比率或速度;治安拘留、刑事拘留、严重刑事犯罪三者数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流动人口中违法人员比例高于犯罪;从涉案类别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两抢”和故意伤害犯罪次之;从犯罪人员类型看,初犯所占比重大,惯犯和流窜犯相对较少;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青壮年是犯罪主要人群;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的犯罪团伙比较突出;等等。流动人口中的“三无”人员应该是公安“三基”工作的重点,也是基层基础工作的盲点。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口流动呈现出必然趋势。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伴随着人口流动的规律特点,流动人口犯罪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本文在对辽宁流动人口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的规律特点,藉此希望能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持续高发的流动人口犯罪给厦门的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让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足够的幸福感,社会关系改变带来价值虚无化的风险,城市管理滞后造成管理效益不佳,这些都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主因.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应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但由于内外环境的复杂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犯罪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不相称。要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与流动人口的交流互动渠道,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已达1亿多。实践表明,大量出现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容否认,流动人口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可以这样说,流动人口犯罪业已构成了对城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因而研究流动人口及其犯罪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相当紧迫。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21亿,这种流动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流动人口的犯罪总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如何防控和遏制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7.
约占全省人口总数30%的外来流动大军,为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辽宁社会治安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全省抓获的各类刑事犯罪分子中,外地人员所占比例达到40%以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工作的难点。传统的人盯人、手书录的管理模式实难适应治安形势的需要。通过流动人口犯罪信息化控制手段,实现统一的信息平台的协同作战,控制辽宁流动人口犯罪,构建和谐辽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犯罪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文章通过对辽宁某些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状况的分析,阐述了流动人口犯罪对辽宁社会经济、管理、治安、文化的影响,以期达到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前提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犯罪对辽宁社会稳定的影响和未来二十年辽宁流动人口犯罪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预防和社会预防,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动人口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这种弱势主要表现在该群体适应异地社会生活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流动人口具有弱势性,也具有某些强势,这种强势之一则表现在易衍化为犯罪危险群体方面。所以,认识流动人口适应异地社会生活的弱势与易犯罪强势的矛盾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规律,调整这种矛盾结构的不良指向,应作为当前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