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人士介绍,教育部去年接到了近2000份认证申请,但与每年上万名留学归国人员相比、与现时归国学子人数每年递增13%的增幅相比,目前仍有大量“洋文凭”未经认证。 不但数量上存在缺口,而文凭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文凭层次认证困难。原因在于,一方  相似文献   

2.
出国留学,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练就一口流利外语,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是许多学生的愿望。统计数据显示,20多年来,我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随着留学热的不断升温,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导致洋文凭含金量下降;而申请材料造假、非法打工等问题,不仅使中国留学生面子受损,更令留学通途受阻。那么,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今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成为热潮,但也有一批莘莘学子“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选择在海外寻求工作发展。国外求职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历文凭、毕业学校和本人的天生资质,更重要的是了解海外的就业政策以及一段时间来的就业大盘走势,还要注意这个国家独特的求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海归派”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回国或者不回国,海外留学生又分别发挥着怎样不同的作用留学,终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5.
北京作为首都,对海外学子的回归有巨大的吸引力.不断改善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对于促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分析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意愿,从而提供更加能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对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希望这一调研能对有关的政策制定、项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05,(8):23-24
海外留学生学有所成归国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但也有一批莘莘学子"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选择在海外寻求工作发展。国外求职涉及的不仅仅是你的学历文凭、毕业学校和你的天生资质,更重要的是了解海外的就业政策以及一段时间来的就业大盘走势,求职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个国家独特的求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方面,进一步放宽留学限制,另一方面,吸引留学人才学成归国,为国服务。这一方针立即受到海内外留学人员的普遍欢迎。有留学生说:“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政策年年变,  相似文献   

8.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最传统也最普遍的希望。怎么才能成龙成凤呢?惟有求学。目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出国留学人员年龄趋于低龄化,原来多是大学毕业后再去留学,现在,少年留学生成为海外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吗?当越来越多的“海归”变成了“海待”,您还会选择把孩子送出去么?你认为出国留学一定比在国内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孩子的意愿如何?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父母,基本上都能比较客观冷静地对待是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但也有一些父母比较盲目, 希望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以达到“镀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凭的批判     
文凭,作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象征,曾经是就业的敲门砖,晋职晋级的硬杠杠,甚至是身价的标签,特别是名校的文凭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然而这种不断膨胀的“文凭热”却导致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惟文凭是举”,  相似文献   

10.
宁静的海湾,停泊着一艘巨轮,它硕大,威武,随时准备破浪远航,去完成它神圣的使命……这就是由美国哈佛硕士毕业来到福建留学创业园的归国留学生柳翔设计的作品──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新园区的主体工程。今年5月27日创业园新园区奠基,标志着已成为全国示范园的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跃。树立中国优质品牌“良禽择佳木而栖”,良才自然也会择地而求发展,“科技商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也同样需要有一个“特区”──创业园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1998年11月,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适应福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实施科教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创新留学回国服务工作机制,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在推进“两个率先”伟 业中做出了突出业绩。本刊在“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中选择3位,介绍给大家。我们期待着广大留学归国人员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无论是出国的人数.还是回国的人数.其数量之多都是空前的。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至2000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多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5万多人。党和人民始终对留学人员寄予厚望,大力支持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服务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胡颖 《小康》2005,(3):55-55
留学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留美”成了“留学”的代名词。很长时间,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当中,留美学生占据了庞大的比例。中国留学生将追求、人生、情感、幸福和痛苦都留在了那片名叫美利坚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直接刺激下 ,清政府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步 ,于 1872至1881年间派遣学生留学美国。这是中国近代军事留学的发端。从留学的动因来看 ,武器装备的落后是刺激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直接原因 ;从留学的目的和学习内容来看 ,其军事性质十分明显 ;从回国后的任职情况来看 ,直接在军队任职的留学生占了 2 0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使得留学生回国就业意愿进一步加强。文章通过总结影响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因素,从政策指导、文化差异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角度分析留学生回国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留学生应从个体内部提前规划职业生涯,理清就业形势和自身定位,将个人发展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政府要优化就业政策、用人单位要创新选才用人理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留学生服务改革,从而全方位促进留学生回国高质量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沟通中外的新一代●中国人留学海外,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拚搏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国门开启以后,先后有20多万莘莘学子去异乡求学。学成之后,他们将如何施展才华?●中国正以其古老的文明、新兴的经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远道而来。留学...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事部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15多万人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针对我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针对我国海归的研究,尤其是微观角度的研究案例与成果却非常少。为此,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海归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于我国当前的海归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555位海归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他们的最高学历、最高学历专业、回国时间、父亲工作单位性质、回国前全职工作经验、回国意愿程度对于被访者是否就业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海归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留学政策与青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政策助推了留学人才的培养,推动了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政策的演进和留学生现象变迁,分析了留学生的总量、结构等群体性特征,发现低龄化、大众化、回国潮成为当前留学的趋势,进而从青年创业、青年教育、青年文化等方面解读留学对青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多和诸多问题的凸显,使用人单位对出国回程人员的"含金量"开始了冷静的思考,现今仅凭有过出国经历这张牌,已很难得到众星捧月式的受宠.如何正确把握海外留学机会,提高自身出国留学"含金量",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适合专业,是当前应当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许多中国留学生都亲切地称“柏林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为“我们家”。因为,这个“家”多年给这些远在异国它乡的事事学子带来温馨和慰藉。据柏林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筹建人、现任该中心副主任的戴继强先生介绍,该中心是中国国家教委最早在海外设立、也是目前全欧洲唯一的一个专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各类服务的注册机构(公司)。这个1991年创办、目前只有三位工作人员的“中心”常年为全德国一万多名中国留学生提供着各种服务,受到众多留学生的交口称赞。竭诚为中国留学生服务是该中心的宗旨;除常年向留德学生介绍国内用人情况、为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