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传统熟人社会中的道德主要是一种调节、维系私人间关系的道德,这种道德侧重于从积极的角度要求行为者为特定的对象去"做"点什么,以帮助、成就、满足对方,即它主要措意于处于特定私人关系中之人们彼此之间的"义务"。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我们需要强化调节陌生人之间关系以确立基本公共生活秩序的公德意识和素养。公德首先并主要从消极的角度来规范、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其所主要措意的,是对人们不受别人干扰之"权利"的尊重。调节私人间关系的道德可以通过正面示范来建设,而强调"不能够做什么"的公德意识只能更多地依赖于树立"反面教材"来培育。公德所要确立的是公共生活之基本秩序的底线,而真正有生机有活力、能增进公共福祉的公共生活,则依赖于社会成员更积极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
何谓“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是梁启超1902年在“论公德”一文中阐述的。公德是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私德是相对公德而言的,“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私德”是在个人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刘照全 《重庆行政》2010,12(5):92-9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群体生活的禁忌,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这个定义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公私德两个概念的基本使用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道德行为同时要求相应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可以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来概括。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这样一些作为社会存在的条件是刚性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忽略这样一些条件,把道德仅仅看作个人应该坚持的道德操守,或者道德责任义务时,就有可能滑向道德说教: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道德社会结构。因此,一种道德行为实际上和它的社会条件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建设要把道德环境建设和自身的伦理信仰建设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应该站在这个高度来思考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和政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社会生活中,而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规范,也几乎遍及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一切领域。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同该社会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截然分开。因此,认真研究道德建设和政策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建红 《湖湘论坛》2003,16(4):82-8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并应以共产党员的党性来保证这项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拟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党员党性的含义道德既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又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确认。它确认、调整和保护人际关系和个人自处原则 ,并体现其中的利害关系 ,它依靠人们对社会生活秩序各个方面的长期认识而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进行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总之 ,道德就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建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是我国当前社会生活的迫切要求。人们在经过林彪、“四人帮”的十年浩劫之后,普遍认识到必须在健全民主法制的同时,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包括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各方面的行为规范。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作为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份,它们又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这个统一的基础也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确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只是经济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转变 ,而且必然带来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如何正确认识道德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有机结合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新世纪人们的理想追求。一、经济与道德的互动性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等因素而起作用。道德的形成与演进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人们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的新内涵文武在任何社会中,为了调整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都必须提倡和建立一套行为规范。法律是具有普遍效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然而法治又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替道德建设,道德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国人的道德传统是重视个人的“私德” ,不重视社会“公德” ,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发育不良。要改变这种局面 ,培养国人的公德意识 ,就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和孕育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陈云峰 《创造》2003,(7):33-34
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具有认识社会现实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道德规范不同于法,不是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来实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实现。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自私、诚实和虚伪等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比法更加广泛,虽然道德不像法一样具有强制性,但是社会所共同形成的舆论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有时这种力量是法所不可比拟的。道…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社会中,为了调整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都必须提倡和建立一套行为规范。法律是具有普遍效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然而法治又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替道德建设,道德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在于,它不是靠强制执行的,而是通过社...  相似文献   

13.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正驱动中国社会发生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在这于大转变时期,如何评价道德价值的变化;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如何自觉地进行道德建设以适应和引导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当今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些思考。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十几年来我国道德生活变化,一个突出特点是:由统一而又单一的道德结构转向异彩纷呈的多元化格局。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道德…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伦理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的公共领域缺乏公德在伦理规范上的引导和制约,形成道德真空地带,出现私德在公共领域的扩张和越位。厘清公德和私德关系及其在社会转型期的功能,在继承和完善中国传统美德的同时,建设和发展公民道德,使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相互补充,推动中国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呼唤社会公德周毅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基础。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它是社会整体...  相似文献   

16.
道德建设与科学精神杨矗一什么是道德?我国通行的界定是: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等。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  相似文献   

17.
一、法与德、法治与德治及其相互关系 法与道德都是调节社会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但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法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原则的总和,是用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依法办事,避免随意性和任意性,能保证国家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人的价值判断及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虽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但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文明是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对物质文明建设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道德建设,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重视加强新形势下的道德文明建设,这是由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的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它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同始终、共存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也是世界各国中最不缺伦理道德资源的国家。但中国目前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前中国道德危机主要还不是发生在"私德"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发生在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性道德的"公德"领域。历史上中国最不缺乏、最完备的是"私德",而现时代我们最缺的是"公德",人们广泛议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事实上是"公德"的危机。中国人过去拥有的"德"与当前中国人所缺的"德",事实上不是同一个"德"。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自律的能力,也是一种自我的强制,还是一种普遍的渗透力,更是一种超越能力。提升道德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