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8,(12)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多年奋斗历程所蕴育的乌兰牧骑精神是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动力。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3.
正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乌兰牧骑流动文化服务是破解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差别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难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经过近年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促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8,(11)
正10月27日一大早,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排练厅,演员们正在忙碌地排练着一台文艺晚会——《一支轻骑兵从这里出发》,整场晚会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题为"足迹",讲述的是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下乡演出为民服务的故事;下篇主题为"温暖",展现的是乌兰牧骑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激动之情、奋进之举,充分表达了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12)
正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从1957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建立自治区第一支  相似文献   

7.
<正>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以红色文化工作队的形式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农牧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与国家文化宣传发展同步,我国很多地区陆续成立了各自的文化活动单位,但依靠文化馆传播文化的形式并不适用于人烟稀少的牧区,所以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便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了。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大批成立并茁壮发展起来。乌兰牧骑不但是政府所属的文化团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8,(12)
正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内蒙古文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进入新时代,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内蒙古传统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一批高质量、接地气的民族文艺精品,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等深深融入农牧民心中,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8,(11)
正乌兰牧骑成立以来,秉承为民初心,保持红色本色,努力丰富和创新创作演出和服务形式,始终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尽管时代在向前发展,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乌兰牧骑的初心与本色却从未曾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后,全区各地乌兰牧骑深受鼓舞。他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人民、鼓舞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0,(10):48-49
<正>乌兰牧骑的创立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典范,是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1957年,祖国各地正掀起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基层农牧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群众,期待着富裕、繁荣、文明的日子早日到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2.
邢守谦  杨亚宁  张萍 《实践》2005,(8):44-45
乌兰牧骑是一支活跃在农村牧区的文艺轻骑兵。几十 年来,乌兰牧骑始终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己任,坚持 “二为”方向,长期活跃在基层,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密 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 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长 期以来,乌兰牧骑形成了讲公益多,讲经营少;讲无偿服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12)
正各盟市委,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近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报告了乌兰牧骑60年来的成长与进步情况。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作出了重要指示,勉励大家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收到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12)
正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通知,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指示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5.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捧回了服务基层特别贡献奖。乌兰牧骑过去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这面旗帜依然在草原上高高飘扬。A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47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  相似文献   

16.
<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2018年以来,湖北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传递党的声音和温暖,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打造并擦亮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品牌,有助于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7.
冯海燕 《实践》2009,(5):50-51
乌兰牧骑这支诞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已经走过了光辉的四十多个春秋.在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他们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根本任务,坚持"二为"方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既延伸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大大密切了党群关系.乌兰牧骑走到哪里都被牧民亲切地称作"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0月9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家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11月21日,总书记给队员们亲切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建立。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8,(12)
正"你是一面旗帜,飘扬的是六十多年来对事业的挚爱,对党的忠诚。你是一扇窗口,远眺的是祖国北疆那道最靓丽的风景。你更是一张名片,携一缕草原的芳香让世界闻听。""六十一载风雨千回路,几代人传承一面旗。根植于基层,歌永远不老。传播党的声音,‘红色嫩芽’永远长青。""乌兰牧骑!永远的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你是草原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8,(11)
正2017年12月4日,我区隆重表彰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收获3项荣誉:荣获"十佳乌兰牧骑"称号,萨仁高娃被评为"优秀乌兰牧骑队长",原队长巴达玛获得"乌兰牧骑事业特别贡献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几代人的执着坚守,以及近60年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59年,60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着自编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