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日两国科技政策绩效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后中日两国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差距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对法制建设、比较优势原则、"技术一边倒"倾向、技术与国家安全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不同.遵循"技术-经济范式"更迭规律,将技术自主性与科技外交有机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战后中日两国科技政策绩效分析提供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普特南的双层博弈理论将一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或者与他国进行国际谈判的互动过程分成国际谈判和国内批准两个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战后美日贸易的历次摩擦及谈判也都可以概括为美国施加外压与日本应对的国际层次,国际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国内获得批准的国内层次。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行为和国家间关系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利益 ,但国家利益不是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 ,它是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观念的建构。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对应观念建构 :意识形态对手身份、霸权国与潜在挑战国身份和相互依赖的认同 ,它们在竞争着两国对自己国家利益的定义 ,从而导致中美关系冷战后时期的三次大的危机和起伏 ,但两国最终没有走向根本对抗。这三种观念建构在新世纪仍然竞争着两国国家利益的定义 ,并规定着中美关系的基本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安全政策划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吉田路线,特征是亲美、重经济、持有限军事力量;另一条是自主路线,认为重视本国的尊严和维持日美同盟同等重要,日本应逐步发挥自主性,主张修宪和自主国防。从战后日本的国家政策来看,吉田路线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也不乏鸠山一郎、岸信介等人对第二条路线的尝试。安全政策是安全观的外部体现,而安全观受到了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政治思潮的影响。因此,诠释日本战后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可以对日本安全观的演变逻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有助于评估当下的日本安全政策以及对今后安全政策的发展走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发达国家,恐怕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如此代差的国家其经济联系却又是如此的密切。但是,现实中两国却在贸易、资本流动、汇率等诸多双边经贸关系上存在着分歧甚至冲突,两国的经济关系是和谐的吗?或者能够向和谐的方面发展吗?这些问题应该从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来寻求解答。  相似文献   

6.
1941月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帷幕。此前,日美两国曾进行过一年之久的外交谈判,谈判是在日美两国矛盾极端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日美矛盾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都发了战争横财,成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荷兰、法国,威胁英国。英、法、荷这些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拥有殖民地的国家自身难保,无暇东顾。于是日本帝国主义趁机称霸南洋,修略中国。这样一来,它便同欧美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日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美、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正蓬勃兴起,我们必须站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高度,结合自己的国情,采取模仿创新——“模仿·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梯次推进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尽快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实现中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日经济立法与理论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法最为繁盛的国家。两国的经济都经历三个非常相似的阶段,两国的经济法立法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纵观中日两国经济法立法史,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视经济法立法,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立法赋予了政府较多市场规制权限,“强政府”形象凸显于市场。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经历了模仿、引进阶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成熟的经济法理论体系,流派纷呈。在日本,经济法学界的分歧较小,普遍认为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源于相似的国家性格,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与日本将世界置于战火之中。同尝战败苦果的两国经战后恢复,以经济强国的姿态重返国际舞台,却遭遇不同的外交处境。德国外交游刃有余,日本屡陷困境,这一局面是由两国在战争反省态度、国家定位及国内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成功的德国外交为日本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源于相似的国家性格,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与日本将世界置于战火之中。同尝战败苦果的两国经战后恢复,以经济强国的姿态重返国际舞台,却遭遇不同的外交处境。德国外交游刃有余,日本屡陷困境,这一局面是由两国在战争反省态度、国家定位及国内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成功的德国外交为日本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日两国是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这一点决定了两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历史、动力、目的均有不同,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典型模式,即以家庭为主导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模式和以个人发展为主导的美国女子教育模式。从两种模式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看,日本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要明显比美国妇女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遗留问题,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自建交以来,两国间的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在两国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即美国方面频繁地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且已对其中一部分中国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这一情况影响了中美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了解和研究美国反倾销法的有关问题,对于我们在对美出口中采取合理的对策,维护我方利益,促进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日重建安全体制与中美日关系刘江永1996年4月,克林顿总统访日,并与桥本首相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标志着美日两国重建“冷战后”安全体制迈出重要的一步,并可能对日本的发展方向及中美日三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一、美日重建安全体制的进展与遗留的...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战略,主要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但是,中国并没有放弃资本主义市场,关闭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大门,而是在美国禁运的夹缝中竭尽所能地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的重点是尽可能地从资本主义世界抢购抢运物资。战争爆发后,面对更严厉的禁运,中国政府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采取重点突破、以民促官、以货易货等策略,发展了与英国、日本、法国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相似文献   

16.
钓鱼岛问题已并非简单孤立的领土问题或双边关系问题,也不仅是在国际关系意义上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而是与战后日本政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所关联.目前该问题已被当成冲绳美军基地驻留、自卫队扩编、“凸显日美同盟关系”乃至修改《日本国宪法》的“背景”或“理由”.若任由有意利用该问题的行为发展,将不仅有损中日关系、影响日美关系及战后国际秩序,包括冲绳民众在内的广大日本国民最终将是最大的受害者.鉴于此,政府与民间有识之士可以考虑加强与有关各方(包括冲绳民众、日本民众、美国政府与民众等)的交流,共同警惕日本政界部分保守势力借钓鱼岛问题对内违背民意、对外制造事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非均衡的经济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的非均衡,不但对两国经济关系,也对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从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所体现的经济结构高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由此引起的贸易互补性;贸易顺差与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种类的相关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引起美国对中国参与国际生活的态度变化等角度,分析其原因和结果,并对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如何解决贸易不平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苏日俄关系(摘要)罗养毅论文共8章,分两部分。前5章为第一部分,着重论述战后日苏日俄关系发展线索;后3章为第二部分,对日苏日俄间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一、日苏关系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到1956年日苏复交。这一阶段又以195...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国家的迅速发展证明了思想创新与国家富强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创新是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近代意、英、法、德、美等国的发展历程说明:没有思想巨人,就不会有国家的强盛。  相似文献   

20.
美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苏浩1996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问日本期间,与日本政府共同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是战后美日订立安全保障条约以来,双方最重要的一次关系调整。美日双方作出这次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冷战后新的亚太地区形势,重新构筑新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