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31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企产权再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企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产权问题。从承包制到两权分离、再到股份制无一不是在围绕产权问题作文章,产权问题是国企改革绕不过去的难题。针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自主性不强、缺少活力、责任无人承担、效益低下等弊端,传统的改革思路是:在确保国家所有权的完整性前提下,竭力满足国有企业产权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从承包制到股份制,着力点都在“分”上。如果要总结20年来国企改革的历程,可以用一个“分”字了断。90年代以来,由于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产权问题更成为经济学、法学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一方面由于理论的日趋…  相似文献   
3.
愈演愈烈的虚拟财产纠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法律问题,但对侵犯虚拟财产的严重行为确定为何种罪名存在较大争议。侵犯虚拟财产必须要通过修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才能完成,在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应该被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从而既避免了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争议,也能很好地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法治进程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云良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05,3(1):111-115
20 0 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 ,公民维权运动方兴未艾 ,法治进程由下而上 ,上下互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 ,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① 法治是一种连续性的统治 ,2 0 0 3年人民的诉求和意愿在 2 0 0 4年成为公共政策、制度和法律 ,被写进宪法 ,变成了现实 ,成为中央的调控政策。如果说 2 0 0 3年的法治进程呈现的是自下而上的轨迹 ,那么 2 0 0 4年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前后之间呈现出鲜明逻辑递进性。2 0 0 4年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 ,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 :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加强 ;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  相似文献   
5.
转轨经济法学:西方范式与中国现实之抉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云良 《现代法学》2006,28(3):174-181
当下中国经济法学的逻辑假设建立在西方经济法范式的基础之上,无法与中国现实达成和谐。提出“转轨经济法学”的概念可以使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回归到转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来,解决改革现实中的真问题,自觉区别于西方范式,消解中国经济法学严重的正当性危机。转轨经济法的历史使命不是要通过政府来弥补市场缺陷而是要培育市场;转轨经济法的核心任务是反行政干预而不是反垄断;转轨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是控权而不是授权;转轨经济法应以公平为第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陈云良 《人民论坛》2010,(10):24-26
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大力增加发展性公共服务供给,制定一部统一的公共服务基本法,明确小康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严格坚持法律保留原则,对政府的各种公共服务义务作出明确规定;提高生存性公共服务和安全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增加发展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7.
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表征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12〕004年法治建设自上而下,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加强;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2〕回望2005年,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公平价值彰显的年代。2005年的法治进程使公平与正义的法治价值及其地位得以凸现。“正义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公平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既是人民的普遍诉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的中国法治建设能够回到…  相似文献   
8.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法永远是模糊的 ,法的模糊性是其绝对属性 ,法的确定性只在相对意义上存在 ,法的模糊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 ,它是与法的普遍性相伴而生的基本技术特征。对法的模糊性现象 ,可以用模糊理论来研究 ,本文认为可以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9.
中日经济立法与理论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法最为繁盛的国家。两国的经济都经历三个非常相似的阶段,两国的经济法立法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纵观中日两国经济法立法史,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视经济法立法,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立法赋予了政府较多市场规制权限,“强政府”形象凸显于市场。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经历了模仿、引进阶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成熟的经济法理论体系,流派纷呈。在日本,经济法学界的分歧较小,普遍认为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者与所有者──论国家干预经济时的双重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产生我国经济法理论界形成并贯穿着这样一条基本脉络,资本主义国家有干预经济的经济法,作为公有制国家的中国更应有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存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经济法"②,"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经济法的发展更为迅速"。③研究者们或者直接提出资本主义经济法与社会主义经济法之间存在着"既然......更需要......"这种逻辑论证关系;或者在其论述中隐含着这一基本逻辑线索,以此作为论述的逻辑基础。从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上,学界的视点落在二者的逻辑联系上,而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