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民营化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行政法学的视野中,这场波及各国的改革预示着单中心的统治模式向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的嬗变和新的行政法人文精神的生成,符合现代福利国家对政府的角色期待.公共行政民营化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现代行政法上法律保留原则的约束.公共行政民营化改革的顺利推行需要借助于正当行政程序的保障,而政府对公共行政民营化适度的重新规制则是避免这场改革陷入误区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程倩 《公共行政评论》2011,(2):151-168,181-182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之际,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也作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前沿而得到介绍,其中,近些年来美国公共行政学者法默尔以"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知名学者"的名号颇受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不同于后现代主义者惯常对传统的彻底否定与解构,法默尔以"后传统治理"思想展现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非正典化的过程,他的行吟诗人般的写作风格及批判中的建构主义,尤其是他研究框架和方法的别树一帜,让学界在理论知识浅尝辄止的诱惑之外备受启发。本文以法默尔"后传统治理"思想为主题,分析了其"反思性公共行政语言范式"前提、基本意涵,对后传统治理思想非正典化特征带给中国行政改革实践的启示、法默尔隐喻方法中的构成主义研究路径、理论创新意识及价值倚重等作出论述,以期在兼具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背景中,在中国仍保留相当农业社会特征的工业化进程中,对中国行政学"大问题"的界定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2003年9月起在中国实行的、检察机关通过从社会选任具有代表性的人士对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经过了试点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如今已进入深入与规范阶段.各地检察机关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包括:进行人民监督员"体制外"试点,通过"自荐为主,推荐为辅"产生人民监督员,推行"上级院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模式",形成了传统的同级监督模式、下管一级(上提一级)监督模式、同级异地交叉监督模式、上下级交叉与同级异地交叉结合监督模式等四种具体运行模式.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正式立法,统一全面推行"体制外"监督,扩大人民监督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人民监督员决定的法律拘束力,推行"上下级交叉与同级异地交叉监督结合模式",扩大监督的案件范围和情形等.  相似文献   

4.
废除官僚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锦洲 《公共行政评论》2013,(3):127-149,169,170
论文介绍了法默尔《杀死国王——后传统治理与官僚制》一书的理论贡献,并批判性评价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观点。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标志着后现代公共行政语言理论的形成;《杀死国王——后传统治理与官僚制》建构了后现代治理理论总体性框架,其中"想象的游戏"的认识论、"寻求的正义"的方法论和"艺术的实践"的实践论,从理论层面为我国重塑公共行政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特别致辞,强调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也不会"硬着陆"。时至今日,事实证明中国政府采取的公司治理与政府金融治理措施,在保持经济增长中高速同时,既防范了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又平衡了稳增长和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继续走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经济管理"专栏尤其注重深化公司治理与政府金融治理能力研究,它不仅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与逻辑基础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哲学知识对深入理解公共治理、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服务管理重要议题具有积极显著的贡献。将哲学知识引入公共行政(这并非意味从"象牙塔"退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系统地勾勒和评述将哲学思想引入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轮廓和进展,并介绍四种相互补充的研究途径。为论证将哲学思想引入公共行政的重要性,我们以公共治理安排的"合法性"为例。在这个充满暗涌的变动时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是一个关键性的议题。至少在西方,  相似文献   

7.
陈峰 《北方法学》2013,(6):66-74
在我国“全能政府”的传统治理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吸收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然选项。同时,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社会管理的行政模式也由传统的“机关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政社良性互动的关系。现代行政法也是以民主行政和合作治理为基础的行政法。更强调社会的自治和参与。因此,当代公共行政社会化背景下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应是一种合作信任关系,相应地公共行政模式也就是“政社互动”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主既是一种宏观的政治结构,也是一种微观的治理实践.在微观层面上,公众参与是实践民主的重要形式.这种以公众参与机制为核心的参与式民主,既可以使宏观意义上的民主具有持续性和活力,也可以使微观治理更体现民主性和理性.公众参与和参与式民主的有效性,有赖于"公众充权"以及相应的基础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支持性制度的落实,而这些也正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行政法治建设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选择式强镇”:顺德简政强镇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顺德推行的简政强镇改革主要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强镇)和外部治理机制(简政)两个维度,"强镇"体现在顺德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与调整上,主要包括完善行政结构、优化公共权力和提升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强镇"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导致了镇(街)行政运行不畅、上下级沟通困难,文章进而细致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即改革者秉持的"选择式强镇"举措。最后系统归纳了"选择式强镇"的形成机理、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对策,有助于完善中国经济发达镇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科层制到市场机制,再到网络治理机制,公共行政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合作性,以更有效地改善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在过去20余年间,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治理战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了发展。合作治理已成为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丰富的知识图景,为公共行政学未来理论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公共行政获得新的发展方向。合作治理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公共管理世界中人们不断探索政府治理质量创新机制的努力方向。论文梳理了西方合作治理研究途径、学术论争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献,指出西方合作治理研究对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启示以及应关注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