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加速“西移”的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认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外移不会导致“新产业空洞化” ,而是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必然发展 ,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生存与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特质的基础上 ,对近年台湾高科技产业到祖国大陆投资的趋势特点 ,及其今后“西移”的可能走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遭遇困境,主要表现在新一代主导产业成长乏力、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下降、代工模式陷入僵局三方面。而这些表象的背后则是当局僵化的高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漏洞以及产业本身的结构性问题等内在制约因素。未来台湾高科技产业要想摆脱发展困境,必须调整发展策略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台湾一份有名的政论性刊物近期刊登一位台湾著名漫画家的漫画,标明是“两岸政策”的大炮安放在标明是“台湾经济”的地基上,大炮的身后是戴着眼镜、形似台湾新领导人的炮手;基地是由标明“高科技业”的支柱支撑的;被大炮瞄准的代表大陆的坦克,用钢索绕住支撑台湾经济的“高科技业”支柱往后拖,柱子已经被连根动摇,连带造成地基破裂,地基上安放的炮因此而倾斜,炮手也跌翻在地。这幅漫画刻划了近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纷纷前来大陆投资的趋  相似文献   

5.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台湾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科技产业政策不同于传统工业化政策.传统工业化政策主要是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生产结构,而高科技产业政策,则是强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朝以高科技的生产为主轴的产业结构的转换,所注重的是创新及技术的发展,注重高技术及其产业化.一般说来高技术产业是以技术密集、高附加值、资本密集等指标来衡量,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优点,是当今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表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台湾高科技产业从萌芽、成长到日益壮大,不过历时十多年的时间,已成为台湾最耀眼的明星工业,成为台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持对外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本文拟简要探析台湾高科技产业政策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邰言 《台声》2007,(12):71-72
1980年12月15日正式成立的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是台湾第一科技园。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竹科技园现在的开发面积是6.32平方公里。在这个园区里,密集了300多家高科技企业,十几万从业人员,年产值数百亿美元。台湾新竹科技园区也因此闻名亚洲乃至世界,是台湾高科技工业的摇篮,被称为“亚洲硅谷”,号称全球第三大工业园区。台湾的高科技发展史,几乎都与新竹科技园区有关,像有名的联电、台积电、神达,都是从这里起步的。那么,台湾新竹科技园区能够迅速崛起的成功秘诀在哪里呢?依笔者看,主要是人才和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台湾在“前瞻性、兼顾世界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着眼国际竞争”三大原则指导下,规划了21世纪的高科技产业,引导高科技产业园良性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高科技产业园及其产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陆投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两岸关系》2004,(1):35-36
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后,开始进入全面调整时期。一方面,受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岛内高科技产业面临严重衰退;另一方面,在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磁吸效应下,台湾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第三波台商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两岸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0.
台湾科技产业的现状及其外移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在台湾的工业结构中,除了大量的传统产业外,也出现了一批与传统产业并行的高科技产业。目前,岛内的传统产业日益陷入了困境,95%的中小传统企业均逐步外移自寻出路了,其中祖国大陆乃首选之地。那么,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技术基础脆弱、制造业内部和高科技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严重依赖于外部市场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这些问题也影响到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台湾新竹工业园北靠桃园县,南面苗栗县,东北与宜南县相接,西临台湾海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所在地区科研院所众多,学术氛厨浓厚,经济基础好,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新竹工业园的成功创办更使该地区作为以科研为基础的高科技工业园而为世人所关注,本文拟从背景、过程、成果等几个方面介绍新竹工业园的建设,并分析科学工业园成功的经验及对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年来被台湾当局百般呵护的高科技产业,如今第一次饱尝“失宠”的沮丧滋味。沮丧和失望情绪从台湾当局领导人就职前后就滋生蔓延。平时神龙不见首尾的业界领袖频频亮相,对新政府的政策深感不满,岛内一些知名企业更是掀起“走走走,到大陆去”的出走风。 过去台湾当局通过颁行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使高科技产业成为台湾最强势的产业。台湾资讯业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有14项产值居世界第一,资讯产业的卓而不凡可见一斑。 高科技的独享尊宠引发学界和传统产业早已蓄积的不满。政府是否应该再将资源投入这个产业?是  相似文献   

14.
李非 《台声》2005,(2):52-54
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的发展在经历了20 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后,开始进入全面调整时期。 一方面,受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国际市 场需求大幅萎缩,岛内高科技产业面临严重衰退;另 一方面,在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磁吸效应下,台湾 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从 而促进第三波台商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形成以高 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两岸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5.
厦门与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厦门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各具优劣势且具优势互补、转劣为优的特点,因此,两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合作具客观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限制性大陆经贸政策,使得两地高科技产业的合作相当薄弱、举步维艰.不过,随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两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强.基此,本文从21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提出两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合作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快,做为岛内最耀眼的明星产业,目前已成为台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持对外竞争力的发展动力。有外国媒体形容,台湾就像一个世界最大的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它垄断着世界绝大部分微机关键元件的制造。如果一旦它在这方面的生产瘫痪了,那么美国国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1,(7):55-56
正"湖北交通便利、教育资源雄厚,确实是创业热土,非常庆幸当初选择武汉,现在公司业务已遍布大陆50多个城市!"近日,武汉力翰科普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台湾青年吴志荣说。目前有900余名台湾青年在湖北实习就业创业,注册企业及团队342家,武汉光谷高科技企业吸纳300余名台湾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12位台湾医师在湖北注册执业,广大在鄂台湾青年在不同领域展示才华抱负,书写台湾青年在湖北奋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朱磊 《两岸关系》2007,(4):15-16
继岛内“力霸风暴”之后,台湾5大电子集团之一的明基电通公司(简称“明基”)近期爆发疑似内线交易丑闻,使台湾企业弊案风暴由传统产业和家族企业延烧到具有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高科技产业,并引发台股短期大幅震荡。  相似文献   

19.
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台声》2001,(4):22-22
尽管台湾当局一再试图以“戒急用忍”政策来阻碍两岸的经贸交流,但自 1987年海峡两岸开始民间往来至今,已有近 5万家台湾公司来大陆投资,投资总额达 3万亿新台币。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呈现大型化、高科技化及上下游集体化的趋势。许多台湾高科技企业受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前景吸引并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突破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筹措巨额资金,加快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设立大型生产基地,为企业发展创立新的根基。 台商投资大陆 高科技产业的原因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初期,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多采用 “区域分工型”的经…  相似文献   

20.
数字解读     
★香港外汇储备创新高: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截至2001年1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1115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40亿美元。据介绍,香港外汇储备额在全球排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 ★来祖国大陆旅游台胞去年持续高速增长,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介绍说,自1987年台湾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旅游人数已从1988年的43.77万人次,增长到去年的310.86万人次。13年间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累计已达2036万人次。 ★台湾高科技企业登“陆”:台湾高科技企业有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