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文 《创造》2015,(10):22-23
10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共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委员会、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塔城乡十八寨沟村委会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村长"论坛隆重举行,来自韩国的部分村官,以及全国的55个少数民族村官代表、大学生村官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1200人齐聚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业创新共富"这一主题,共同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庄发展论坛、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发展交流会、乡村产业资本发展大会、大学生村官创业峰会、中国特色农庄年会、中韩村官代表交流会、中国西部村庄经验交流会、中国东部村庄经验交流会、基层组织建设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
郭煦 《小康》2024,(10):63-66
<正>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玉龙大地徐徐展开。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村道……行走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采取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社会自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少数民族体育产品的创新力能够补充当下以观赏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产品缺陷,从而成为促进少数民族村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诚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该研究旨在分析其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2)
正2017年10月21日,在美丽的金坛长荡湖畔,由《小康》杂志社、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新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长荡湖)休闲湖泊峰会"隆重召开。出席峰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奥委会原副主席、中华体育全国基金会理事长吴齐,西湖学会研究会会长、休闲旅游和风景园林专家、杭州市人大副主任、原副市长张建庭,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蔡家成,世界酒店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旅游局原副巡视员邓宗德,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  相似文献   

5.
刘建华 《小康》2011,(12):95
11月12日下午,2011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之首届中国休闲产业领袖峰会在汤山论剑,政界、学界、商界代表齐聚南京汤山御豪温泉酒店,就休闲的多元化趋势畅所欲言,为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兼网络编辑部主任于波主持"峰会"第一个环节的对话。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假日处处长沈虹认为,现在的休闲存在着多元化的特性,主导产业是文化、旅游和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3)
正中国遂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年度县域旅游之星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绿色名县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村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决定了除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资金及技术都严重不足的经济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村寨完善发展要素和转变经济形态的一种新动力.乡村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在乡村两级行政区域空间上的业态呈现,是乡村文化要素再生产与休闲消费需求互动交换的产业化,是乡村与城市社会交往行为的经济表达,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及文化消费主义在经济场域中的际遇、交融与再现.  相似文献   

8.
涵养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功能再认知,即少数民族村寨承载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传统精神文化的涵养家园,是传统制度文化的源头活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面临逐渐被边缘化、趋同化、整体消失等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深化少数民族村寨涵养文化的价值认同,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能力,需要采取探索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新路、打造特色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模式、发挥少数民族保护主体作用和保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权益等标本协治之举。  相似文献   

9.
2014年,阳朔县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连续三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先后荣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最美丽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2015年4月,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 Advisor(到到网)揭晓"2015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目的地"榜单,阳朔位列前十,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新热点。  相似文献   

10.
巫珊 《传承》2010,(9):108-109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农村环境、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意境和文化生态为资源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发生在乡村地域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修学、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农村环境、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意境和文化生态为资源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发生在乡村地域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修学、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木崇根 《创造》2011,(8):94-95
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是集3大世界遗产于一身的全国首批、云南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十二五"期间,玉龙县要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把县庆50周年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劲,大力实施"134"战略布局——突出以县城为载体的经济增长1个核心,带动中、西和东部3个片区快速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清洁能源、国际精品旅游和纳西文化4大产业基地,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小康和谐玉龙,建设全省最具特色的民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9,(35)
正依托生态、文化两大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兴打造出文化休闲旅游"四大品牌"。并通过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完善景区硬件、配套设施,规划景区产品等方式,打造好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广东省新兴县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交辉映。拥有名人、名山、名寺、名泉、名果。在2019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新兴县被评为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20)
正作为有着"中国玉器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四会,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四会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旅游旺市"战略,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乡村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吹响了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号角。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0)
正四会,因四水相会而得名,是岭南最古老的四个建制县之一。这座有着"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等诸多荣誉称号的城市,近年来,以全域旅游带动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为先、产业融合、盘活资源"的特色新路子,撬动了乡村振兴、社会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遐光 《时事报告》2013,(10):38-40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十多年来,婺源旅游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和48.5%。目前,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11,(3):20-24
玉龙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集“三江并流核心区——老君山”、“东巴文化古籍”、“丽江古城——白沙古镇”的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于一身,同时还拥有宝山石头城、白沙壁画、纳西古乐、白沙细乐等丰富的人文资源。玉龙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文化资源富集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文化兴县”战略,全力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旅游产业是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产业和主攻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万盛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2016年2月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万盛将以全域旅游战略为指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  相似文献   

19.
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笔者分析和阐述巫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背景与成绩,旨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从而为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一、巫山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的背景分析巫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两个特殊背景:一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二是全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17,(9)
<正>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新热点,也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在旅游传统业态与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下,县域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县域经济以展的重要新动力。为此,我们专题调研了石首市桃花山镇,并重点解剖凤来文化园,努力探求县域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壮大之路。规划引领、共享共赢是凤来转型发展产生的最基本经验随着桃花山休闲旅游热潮的兴起,凤来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华丽变身为凤来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