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蔚峰 《当代广西》2008,(14):F0003-F0003
近年来,百色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从政策支持到财力保障都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倾斜。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社会事业,一项项得到落实。曾经让群众倍感无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正在一步步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百色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从政策支持到财力保障都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倾斜。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等事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社会事业,一项项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3.
声音     
“市场化保障不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 ——日前,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回应人民网网友对医疗改革的关注时说,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市扬机制发挥不充分造成的,应鼓励广泛开展竞争,走市场化的路子。这是对市场规律和卫生发展规律认识不清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采用某些市场机制,鼓励有序竞争,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但绝不能把经济改革的原则照搬到社会事业中来,也不能把市场原则全盘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4.
邱瑜 《云南人大》2010,(8):22-23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有助于推动民生的改善;而民生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是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发展的教育事业既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基本保障,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1O%以上。 2007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境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2007年.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仍未能扭转,群众反映较大的医疗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庞玲 《当代广西》2008,(20):39-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实际上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带动和塑造民族进取精神,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伟大事业。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多予”上下功夫,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教育、卫生、福利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着力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柴一凡 《中国民政》2012,(12):45-46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之一,主要目标是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教育、住房、司法、就业、五保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性社会捐助为补充,部门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运转协调、  相似文献   

8.
立标 《中国民政》2011,(12):57-57
孤儿是最弱小、最困难的社会群体,最需要党和政府的救助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孤儿保障事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力度,确保孤儿在祖国的同一蓝天下健康成长。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孤儿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成年后就业和住房福利的孤儿保障体系。为了更好关心和帮助成年孤儿这一特殊群体,2011年10月30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国社会报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举办"关心成年孤儿成长"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皖发 《小康》2006,(3):18-18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突出问题农村社会事业问题主要体现在责任主体严重缺位,基层政府没有承担起建设和管理的主体责任。另外,财政投入渠道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等,在国家因此补助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中,除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外,对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只是笼统性地规定纳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并以此统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局,将农民所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突出“为民”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成都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伟  蒋勇  陈前 《中国残疾人》2013,(10):46-46
长期以来。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抢救性康复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其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更好地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肇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与家长就业一体化”这一思路。本文将从肇庆市的实际出发,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与家长就业一体化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民政部门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优势,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资源整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格局。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司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3,(1):43-43
法国总理艾罗提出一项旨在促进男女平等的政府方案。该方案的内容非常广泛,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就业、卫生以及防控和惩治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等。  相似文献   

14.
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在看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导致了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效率,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结构僵化。存在着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具体看,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诗伟 《政策》2008,(3):44-45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坚持把改善困难,群体生活状况作为建设“和谐汉阳”的重要抓手,把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放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各种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政策优惠、对口扶贫、社会慈善、群众互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已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困难群体总量达3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2%,使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感受社会温暖。我区的主要抓法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社会和谐,其重中之重是民生问题,关键所在是制度建设。这需要上层性的组织与要素和基层性的组织与要素,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组织与部署下来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为我国当前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淮海论坛》2013,(4):30-37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京沪陇海铁路交汇处和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江苏的“北大门”,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发达便捷,社会管理压力很大。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巩固小康成果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增加,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说,“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黄进喜 《人民政坛》2011,(11):33-34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人群。当前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受教育程度、就业比例、社保覆盖率和社会参与度整体上偏低,亟需通过完善立法来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  相似文献   

19.
王天玺 《创造》2016,(2):66-68
西班牙共产党国际书记兼欧洲左翼党副主席马伊特·莫拉:中国党和政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建设成一个更加和谐与公正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期间,中国在城市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财富的分配也更为合理有序,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社会事业得到令人赞叹的快速发展,这一切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发展已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干扰着我国政治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