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北京某公司于2010年7月和8月分别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北京仲裁委员会(2010)京仲裁字第0207号仲裁裁决书,要求黑龙江省某公司支付裁决书内容。随后,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平常信函寄出仲裁裁决书未送达被申请人未生效”和“快件邮寄没有到达被申请人必须进行公告送达”为由.  相似文献   

2.
案情介绍: 1998年 7月 10日,邹平县福利稀土合金厂 (以下简称合金厂 )聘用的临时工李兴贵在操作车间的柴油炉时,被炉内喷出的火焰烧伤致残。 1999年 5月,李兴贵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合金厂赔偿医疗费、致残补助、工伤津贴等共计 31万元。法院经审理查明;合金厂是县民政局于 1997年 4月 11日向工商局申请开办,领有集体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998年 7月 25日歇业。 1999年 9月 14日,民政局到工商局申请注销合金厂的登记。另查明:验资报告载明,合金厂注册资金 30万元,其中民政局投资 8万元,李廷兵 (县棉纺厂停薪留职工人 )投资 9万元…  相似文献   

3.
《法治纵横》2014,(18):61-61
近日,温宿法院审理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老板郭云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法院经审理查明,2012年8月30日,被告郭云承揽了一个电梯安装工程后,即自行雇佣了高阳、刘一军等10人进行安装。分包给郭云工程的某公司亦按工程进度向郭云支付了相关的工程款,但在此过程中,郭云仅向其雇工支付了部分劳动报酬,高阳等雇工多次向郭云讨要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4.
2002年2月,陈某与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审理后于同年5月13日判决陈某在2002年8月20日以前还清借款13126元及利息给李某。事后,陈某一直未上诉并履行判决,李某也未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2003年6月,李某见陈某久拖不还,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审查后认为,李某的申请已超过申请执行的期限,又无期限终止等特殊情况,遂驳  相似文献   

5.
目前,某些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传唤公证处作为证人到庭,把公证书等同于其他一般证据,并经当事人当庭质证。最近笔者所在单位就收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时,要求公证员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通知。笔者所在公证处曾于2005年8月为北京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网页下载证据保全公证书,2006年该公司向法院起诉南京某科技公司和某电信有限公司未经授权在互联网上非法下载、在线播放其享有著作权的电影侵权行为,法院于2006年12月5日下发通知给本处,要求承办公证人员于2006年12月8日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本处于2006年12月7日经研究答复法院,公证人员不作为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6.
赵菁 《仲裁与法律》2002,(5):98-108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或CIETAC)于2001年3月受理了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某公司因履行影碟机(DVD)购销合同而产生的争议仲裁案。仲裁程序开始后,中国公司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申请对美国公司的财产进行临时保全。2001年5月3日,该法院的地方法官(Magistrate judge)裁定同意中国公司的申请。  相似文献   

7.
1987年10月,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了林口车站华山胜利煤矿诉呼兰县物资局供销公司拖欠煤款一案,经调解,原、被告达成协议:被告分两次偿还原告货款21500元,1988年2月底前偿还10000元,4月底前偿还11500元。因被告未按期履行协议,原告于同年6月向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申请执行。 同年7月15上午,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执行人员持协助执行通知书及调  相似文献   

8.
朱冉 《法律与生活》2013,(16):64-64
案情:下班途中出车祸致残2003年6月,43岁的北京人李亮到北京市大兴区某加工厂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3年11月的一天,李亮在下班途中被机动车撞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事发后,机动车逃逸。加工厂法定代表人王强仅支付给李亮部分治疗费后,就难觅踪迹。2004年3月,李亮被鉴定为工伤伤残9级。李亮向北京市大兴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庭裁决加工厂支付自己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共计5.4万余元。案件审理期间,加工厂方面没有提交答辩书,也未出庭。2004年9月8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10,(12):58-59
我曾是一家电子公司的经理、法定代表人。2009年10月,公司因购买乔某的产品而欠下其25万元货款,并由公司出具一张盖有公司印章的欠条。2010年2月,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面对多次催讨货款的乔某,我觉得心有愧疚,为安慰乔某,遂于2010年4月2日以自己的名义向乔某出具一张字据:“结欠乔某货款人民币二十五万元,本人愿在2010年6月底还清。”由于期满后未还,乔某遂诉至法院要求我清偿。明明是公司的欠款。但法院审理后,却真的判决由我个人清偿。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周娅 《广东法学》2008,(2):32-34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同年11月7日,郭安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赃款1.8万元。经天河区法院审理后,法院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但考虑到其自首并主动退赃,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而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2007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12月初,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但2008年1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裁定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8日,周良洛和他的妻子鲁小丹被带上审判席。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周良洛于1998年至2006年,在担任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长、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被告人鲁小丹多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672.54万元。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6,(9):47-47
问:2003年9月底,胡某与皇某签订合伙协议一份,约定胡、皇及徐某等6人每人出资2万元。共同经营一个园艺场。后因合伙资金未到位,导致合伙解体。同年12月20日,徐某采用非法拘禁手段,胁迫皇某于当日向胡某出具借条一份。内容为“今借到胡某人民币计贰万元整。为期壹月。”在此期间。皇某并没有就胁迫事实向法院提供证据。2006年4月18日,胡某持该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受胁迫出具的借条有效吗?  相似文献   

13.
仲裁裁决执行程疗中的法院审查张建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按照该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仲裁庭和独任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目前,北京仲裁...  相似文献   

14.
北京某化工厂工人王某因公受伤7年之后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不服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不予受理通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审理,以王某的申请已经超过法定时限为由,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市大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承办法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维护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建议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依照法定程序处理后续事宜。  相似文献   

15.
〔案情〕谷某1989年被某金融机构招为临时代办员。2001年10月,金融机构决定辞退谷某,同时一次性付给谷某补助费5000元。由于谷某认为金融机构未按规定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和补缴养老保险金,双方发生争议。2002年10月,谷某向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12月9日,该仲裁委员会裁决某金融机构应支付给谷某经济补偿金7571.3元(含已付5000元),额外经济补偿金1285.6元,补交养老保险金6688.62元。金融机构不服裁决,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劳动仲裁裁决书已经对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了确认,故裁定驳回金融机构的起诉。劳动争…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2月14日夜,北京市某运输公司职工邓福民在上班的路上,遇见一车祸现场,在场的交通民警希望邓福民协助抢救伤员。邓在抢救伤员时,被过路的汽车撞伤,后经医院诊断为“脑挫裂伤,脾破裂,颅内血肿”。邓福民认为,自己在上班的路上见义勇为而负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应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但是他所在的单位一直不为他呈报工伤,工伤得不到认定,1994年北京市海淀劳动局经仲裁认定其为工伤并鉴定工伤7级。但是其单位仍不予理睬,于1998年单方终止了劳动合同,邓福民的生活陷入窘境。邓多次走访有关部门,得知北京市劳动局工伤处对他的伤情未给予工伤认定,也未出具不认定的书面意见。北京地方新闻媒体就此事做了报道,许多热心读者对邓福民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今年1月3日,邓福民向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北京市劳动局履行工伤认定的法定责任,赔偿经济损失。4月24日法院下发判决:邓福民多次向北京市劳动局申请认定工伤意愿,作为企业劳动者工伤认定的行政主管机关的郑州市劳动局应履行法定职责。见义勇为者终于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6,(11):46-46
问:我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补发我工资及加班费3457元。仲裁委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这双方签收。过后公司没有按规定履行,领导称收了调解书还可反悔,要我向法院起诉解决。请问:仲裁调解书能反悔不履行吗?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8,(8):57-58
我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被告,因对欠款金额产生争议我一直未将贷款付给原告董某,董某遂把我起诉至法院。2007年7月5日法院判决我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给付董某人民币1.2万元。判决后,我因申诉一直未履行。同年9月10日,董某向法院申请执行。2008年3月法院根据我的申请对原案进行再审后改判由我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给付董某人民币8000元。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林某,男,17岁,无业。曾因犯盗窃罪,于2006年9月28日被通州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同年10月1日至13日间,被告人林某单独或伙同他人在通州市金沙镇、五甲镇等地人户盗窃作案4起,涉案金额计人民币1495元。10月13日下午,被告人林某再次盗窃作案时,被群众发现抓获归案并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8日被批准逮捕。2007年1月18日,通州市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唐某与翁某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2004年3月6日在重庆市登记结婚。因感情不和,唐某于2007年6月2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于2008年3月1日作出判决准许双方离婚。2006年4月,双方共同出资在重庆市购买商品房一套,价值18万元。2007年5月9日,翁某父亲翁某林以翁某向其借款买房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翁某归还借款6万元,并出具翁某书写的借条一张。人民法院当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