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的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和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的,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精髓;培养和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向度,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向度;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向度;树立统筹兼顾理念,坚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的战略向度;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坚持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向度。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或根本原则,"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科学发展观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来源和重要指导方针,而"五位一体"总布局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因此,探讨"以人为本"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问题,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为了人,一切围绕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一切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形式和终极归宿。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已经蕴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的明确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正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伟 《求索》2007,(4):142-14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要求,并在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深刻总结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发展观,充分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充分尊重和肯定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与贯彻这一发展理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科学对待真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钥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10.
余海超 《传承》2008,(18):30-3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人为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生成,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最重要、贯穿于全篇的重大创新成果就是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讲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全面审视和推进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发展必须要有大视野,要有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个重大的现实任务,是在加快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建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论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中澄清对"人"认识上的理论误区来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人才人事工作要科学发展,主要应在坚持"三个立足"上下好功夫:一、立足以人为本,在完善"三个机制"上下功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点和人事管理的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人才人事工作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作为发展的根本动  相似文献   

15.
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其根本的主旨与本质都在于构建一个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在社会建设中确立人的主导地位,以人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经济改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改革实践,借鉴国外改革经验,适应新的改革发展要求提出、发展和完善的、贯穿于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改革开放有机统一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它坚持市场取向为目标、制度创新为路径、统筹兼顾为方法、以人为本为核心,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12·18"<讲话>三篇重要文献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党和人民艰辛探索得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党和人民继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人为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生成,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诠释,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利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以人为本必须长期坚持,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社会矛盾论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和改革动力论、再到"三个代表"是力量之源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不断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全过程,是新时代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理念是化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