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在慈溪北乡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中国生,中国养,中国流落到东洋,东洋回来到白洋,白洋湖畔一座坟,道士宫前立铜像。”民谣通俗、明了,真实地表达了当地乡民对华侨巨子吴锦堂的敬仰和怀念。  相似文献   

2.
富川新民谣     
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题记 中国有搜集民歌民谣的传统,历代有采诗之官。古人认为,民歌民谣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阳新是革命老区,古称富川。为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3.
一《诗经》,内分风、雅、颂三类。何谓风?风,就是老百姓口头创作的民谣,或称民歌,在古代的书面文字中也称诗。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君臣,一些强盛的王朝,都非常重视收集民谣即采风,甚至还建立一种采风制度。国运长达800年的周朝,便是如此。《礼记》载:“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国语》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列士大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在《春秋》中,也有帝王“民间求诗”的记载。两周期间,由采风共收集到民谣三千余篇,《诗经》选入了一部分,其中主要的为十五国风。由此可见周朝收集民谣的规模和成就。汉…  相似文献   

4.
“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老长沙人都知道这么一首民谣。  相似文献   

5.
玻璃圪嘣     
“玻璃圪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产自太原附近的交城覃村。是太原地区春节前后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了“圪嘣、圪嘣”的声音,清脆悦耳,深受儿童欢迎。每到春节,行销一时。玻璃圪嘣  相似文献   

6.
我的南方家乡盛产五谷瓜果,也盛产民谣山歌,每次回去,既享口福也享眼福耳福。实现小康之后的家乡大地更是民谣遍野歌满坡,就像那金谷穗、银葡萄,一束束,一串串,尝不尽,尝不厌。家乡村口的瓷砖白墙上,两首民谣赫然入目:"百花不开不算春,百鸟不唱不算晨,百川不纳不算海,百姓富才算翻身。"手拿黄金莫喊铜,社会主义不是穷,国家富民政策好,催开小康花万丛。"几句朗朗上口的老百姓新谚语,使我猛然想起小平同志那平俗而又深邃的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百姓民谣分明是合辙押韵的科学理论啊。让我们把镜头…  相似文献   

7.
笔者到汝阳西泰山采风,偶然接触到了该山区关于炎黄二帝的民谣、民谚,这些被称做“炎黄谣”的民歌,鲜活生动,朴实自然,可读可唱,可赏可诵,可咀嚼,可品味,可触摸,可感知;它像一块神奇的棱镜多角度地折射出了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首先,炎黄二帝是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炎黄二帝是人类文明的初祖,丝麻的制作、五谷的种植、房屋的构建、车辆的发明……使人类的衣食住行有了初步着落,生存有了最基本的保证。有一首民谣是这样传唱的:“炎黄笑,是吉兆;炎黄哭,不收谷。”“炎黄并肩坐,百姓不挨饿。”“炎黄瞪眼看,不是发水就是旱;…  相似文献   

8.
李三成,淅川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马蹬镇党委书记。近年,他扎根基层,为群众办了不少实在事。当地群众说:这样的代表,俺们欢迎!饮水“山高路狭地瘠薄,生产生活困难多,农民吃水贵如油,洗罢脸脚喂牲口。”这首民谣是对过去马蹬镇人畜饮水难的真实写照。2002年4月,李三成来到马蹬镇这个集山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典型农业大镇  相似文献   

9.
隔岸追怀     
《思想起》是台湾恒春的民谣,流传全岛,其起源,据台湾《中国时报》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唱一辈子思想起》的文章介绍,是这样的:“大约在二百多年前,福建、汕头一带的人,经常到恒春、南湾一带烧相思炭,因都是只身在外,禁不住思念父母、妻儿而唱出内心的感受,恒春人加以撷取而流传至今.”其中的一首是:  相似文献   

10.
读路军《批判“老百姓”意识》(《民主与科学》2003年第4期 ) ,首先令我感到震动的是作者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 ,其次才是作者犀利的笔锋。“老百姓”意识是早该批判的了 ,不批判这种意识 ,我们的法制建设无从谈起 ,我们的民主无从谈起 ,我们的腐败现象无法消除。相对于官 ,无官者是老百姓 ;相对于大官 ,小官是老百姓。这样介定之后 ,我们就容易得出中国的很多社会现象源于老百姓 ,或者说是源于老百姓意识。是“老百姓”这块土壤滋生了各类现象 ,是“老百姓”意识淡化了公民的责任。中国历代的大小贪官污吏没有一个与受贿无关的。有受贿者 ,…  相似文献   

11.
“小路弯弯细又长,无钱无米上学堂。男人跟着牛屁股,女孩早早做人娘。”这首民谣曾让临桂县南边山乡东山村多少人感到心酸无奈。  相似文献   

12.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耳边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笔者就会想起贵阳市云岩区优秀的人大代表、贵阳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凤萍。正是因为她倾情奉献系民生、  相似文献   

13.
蝴蝶效应     
西方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4.
“荒滩今朝披绿装,平川难寻污染厂。清清一池丹江水,一路欢歌到北方。”这首在淅川县寺湾镇群众中传唱的民谣,是对该镇人大主席团监督丹江水治理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洪洞县在每年4月1日到10日,都要举办“寻根祭祖节”,每年前来寻根祭祖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多达十几万,其中有不少是台湾同胞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所有前来祭祖的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样一首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下老鸹窝。”还说凡是小脚趾甲盖是瘦形的,都是山西洪洞县的后代。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汉斯对朋友们夸口说:“我的钢琴真了不起,每当疯狂演奏时,便会报出时问来。”朋友不信,便动手狂奏一番,忽然间墙壁被敲得嘣嘣响,一老妇人大叫道:“别吵了.现在已经十二点了。”  相似文献   

17.
蒙面歹徒抢劫过往车辆,袭击警车 西林,位于桂西南的最北端,与云南、贵州交壤,层峦叠嶂的云贵山脉,巍峨峻险,林密路深,被人们戏称为“广西省尾”。 1996年6月13日下午2时许。 “嘣,嘣!”一辆双排座农用大货车从百色至西林方向驶来,当行至西林县219  相似文献   

18.
庄永明 《台声》2002,(6):40-41
台湾的民谣源远流长,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语表达的传统歌谣。闽南人是台湾最大族群,闽南语系遂成本土“强势语言”,闽南歌谣因而被多数人泛称为“台湾歌谣”或“台湾歌曲”。台湾传统民谣有民间小调、本土戏曲和源于中原的歌乐。反抗日本殖民霸权的民族诗篇,也是台语创作歌谣的先声日本殖民统治后,校园里开始教唱“国语”歌曲,台湾学童纷纷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谣。20年代,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勃兴,几首代表“爱台反帝”的社会运动台语歌曲,成为“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巡回各地时鼓吹民族意识的有力“伴唱”。例如以…  相似文献   

19.
翁龙 《今日浙江》2006,(11):55-55
熟悉温岭市松建村历史的人都知道,从前松建又叫“草甸”,松建人称为“坦人”,当地有首民谣深刻地道出了过去松建人的艰苦境况:“洪潮起,坦人茅厂当马骑……”,松建人祖祖辈辈在田地上劳作、耕耘,成了老实厚道的典型农民,但一年的收入也只能养家糊口,1998年,全村有30位28至32岁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农村,经过松建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已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是2004年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昔日“房屋天女散花,道路弯弯曲曲,池塘星罗棋布,田块零乱不堪”的农业旧村,如今已是“远看像花园,近看像乐园”的现…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协商论坛》2007,(6):31-33
“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这首市井流行已久的“新民谣”,今年“两会”期间被71岁的杨志福当着温总理的面念了出来。讲真话的老杨,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勇气究竟源自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