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有人定义“民谣”有两重涵义,一为“不同乐器伴奏的歌唱”,二为“民间流行歌谣”。传统意义上的台湾台语民谣源于东南沿海赴台的先民。这些歌谣经过辗转流传,孕育出了真正的台湾本土歌谣,比如曾广为流传的《思想起》、《高山青》……而“何日君再来”、“秋水伊人”、“香格里拉”这些风花雪月,刘雪庵、贺绿汀、陈蝶衣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已经稍显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下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出现了闽南语的生存危机 ,台湾一批有识之士起而呼吁振兴本土语言 ;针对文艺脱离民众的状况 ,新文学运动内部也开始探索文艺大众化的途径 ,一些人主张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由于闽南话在台又称台语 ,故此一运动通称台湾话文运动。从本质上看 ,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台语"变"国语"?就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异想天开地说:"大家要好好学‘台语’,说不定过没多久,‘台语’就变成我们的‘国语’了!"足见民进党时期分裂族群,对当时的舆论氛围影响多大。所谓的"台语"、台湾话,其实就是闽南语,或称为河洛话。其渊源最早是来自中原的汉语古音,后经五胡乱华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后,将河洛话带入了闽南地区,又在近400年,随着闽南人渡海来台,成为台湾地区的强势方言。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通行的语言有普通话(又叫国语)、台湾话。什么是台湾话?按台湾林绍贤先生在其所著《实用台语会话》(正中书局印行)所言:“简单说起来,台湾通行的方言,就是台湾话:分析起来,有闽南语、客家语和山地语三种。台人祖先十九来自漳泉,所以湾泉方言(闽南语)分布区域最广,为本省首要方言。普通所谓台湾话,就是指闽南语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故…  相似文献   

5.
曾学文 《台声》2001,(3):35-36
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流行乐坛中,闽南话歌曲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经久不衰。凡是在台湾流行的闽南话歌曲,很快就会在大陆福建闽南地区流行。极为奇特的现象是,普通话或广东话流行歌曲,接受的对象基本上是以一个年龄层为主,比较容易在年轻人中流传,而闽南话歌曲的流行,虽然因语言的限制,流行区域以闽南话地区为主,但每一首流行的歌曲,则常常跨越青年、中年的年龄段,甚至老年人。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都能深刻感悟《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的精神力量;哪一个伤心别离人不理解《车站》这首伤感的歌 在浮华的世间中更…  相似文献   

6.
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生活语言、歌谣、节日习俗、信仰、家庭礼节、祖先崇拜、饮食习惯等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它有不少“台湾人之所以成为台湾人的东西”,带有浓郁的乡土性。如果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台湾本土的东西,又有不少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东西”,具有鲜明的历史承传性和民族性。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从闽南、粤东数次大规模向台湾移民,加之台湾光复初期又从大陆各地迁移大量人口,把中国大陆特别是闽南、粤东的风俗习惯、文化带到台湾,在台湾生根、融合,而形成了台湾…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乡土诗歌虽然遭受日本殖民文化的残酷摧残与战后西方文化思潮的猛烈冲击,但它仍在顽强生长。这除了其外部的生存条件和自身的内部因素外,还与其扎根现实生活沃土,执着地汲取台湾民间蕴含的闽南风情有密切的关系。考察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探讨产生这种文学现象的内外诸因素,对我们深入研究台湾乡土诗歌,显然是有意义的。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取用闽南方言音律。台湾乡土诗人注意汲取活在民众口头的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谣及俚谚入诗,以闽南方言独特的音律来加强作品的地方色彩。(一)适应乡土诗的乐感需求,表现诗作的乡土音乐美。台湾乡土诗歌具有与其他流派诗歌不同的属性,即特别重视对民俗歌谣音乐的挖掘与表现。由于台湾民间的歌谣唱词大多为  相似文献   

8.
路梅 《两岸关系》2013,(9):48-50
恐怕没有哪一届台湾金曲奖的“台语最佳女歌手”像2013年这样引起热议。上海姑娘李娅莎从谢金燕、吴申梅等众多台湾女歌手中脱颖而帆一举夺得闽南语歌后的大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也包括她自己。  相似文献   

9.
陈杰 《台声》2009,(9):56-79
台湾原住民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一直保持各自族群的语言。其语言按发声学应归属于南岛语系,多达23种。由于各族群的人11数量不同,使用各语言的人数自然也有所不同。有部分语言随时问的推移已经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原住民因为长期与汉人交往,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只会讲闽南话或客家话,却不会讲本族群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姚同发 《黄埔》2008,(3):104-107
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语言,目前还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一般估计,大约有七八十种之多。按国内语言学界的传统看法,这七八十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欧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它包括七大方言,即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其中,闽语在台湾地区的覆盖面最广,人们通常所说的台湾方言(或台语、台湾话)指的就是台湾的闽南方言(或称闽南语、闽南话);客家话在台湾也有相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0,(12):20-29
南投县简介 位于台湾本岛中心的南投县,是全台唯一不临海的县市,其旧名“水沙连”,后因此地少数民族平埔族群社名为“南投社”而得名。南投县内分布许多少数民族族群,包括泰雅、布农、邹及邵,加上后来至此地开垦的闽南与客家,令此地族群丰富多元,人文风情相当独特。  相似文献   

12.
匆匆 胡德夫     
赵辉 《台声》2007,(7):60-63
如果说罗大佑是台湾民谣音乐的丰碑,那么胡德夫应该被称作传奇。“台湾民谣之父”与“台湾原住民运动先驱”这两张标签,代表着胡德夫过去30年唱过的那些歌和那些社会运动。然而,对我们来说,胡德夫和他的那些歌其实远超过这些。他的歌是一种咏叹。是一种对人世美丽与悲哀的咏叹,是一种满怀乡愁与理想的青春热血。他的歌也是一种祝祷,一种对生命源头和天地恩惠的祝祷。那么自由又那么深沉,那么豪放又那么温柔,像是山里最深的一处,是诗歌,是音符,是你所不能遗忘的。 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匆匆》。距离1974年李双泽为他策划台湾现代民谣运动史上第一场个人演唱会“美丽的稻穗”。胡德夫已被大众整整遗忘了31年。 2007年5月22日,胡德夫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音乐会。这也是胡德夫第二次来到北京。音乐会后胡德夫接受了《台声》杂志专访。他向记者讲述了过去30多年中他的那些歌和争取的原住民权利运动。  相似文献   

13.
赵书 《北京观察》2011,(9):54-56
歌谣是人民的心声。《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歌,是代表民情民意的。北京的歌谣又叫“京师谣”,自古以来是以针砭时弊的时政歌闻名。北京人有一种侠肝赤胆正义心,只要遇到不平事,总要用民歌讽刺一番,遇到了天下大事,也总要评论一番。北京是封建王朝的大本营,在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的辛亥革命运动中,北京人民是如何心态呢?  相似文献   

14.
闽台文化是闽台两地最直接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学文 《台声》2000,(11):32-33
台湾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发史。汉民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开发台湾,到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前仆后继的迁徙,为台湾的发展,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而在这部开发史中,福建闽南人则成为台湾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群体成员。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 17世纪 20年代,郑芝龙招募闽南人东渡赴台,围垦开荒,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闽南移民高潮。第二次闽南移民高潮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下令士兵拓荒屯田,扎根台湾。此后,闽南人渡台源源不断。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闽南是“台湾人的根”,说明了台湾人与闽南人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5.
孙琼如 《台声》2003,(12):35-37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8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它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如今二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多少人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理想,“土歌”曾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而在海峡两岸、在海内外闽南文化交流中,多少台湾人又是凭借闽南语歌曲这一“乡音”,去寻得同根、同宗、同源亲情的。闽南语歌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上的维系,一种文化上割不断…  相似文献   

16.
林长华 《台声》2001,(4):18-18
有一首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闽台歌谣唱道:“卖汤圆,卖汤圆,要吃汤圆快来买 ,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汤圆卖汤圆 ,小小的汤圆是圆又圆……”听罢此歌,我脑幕间未免浮现那如珠似玉的汤圆,热乎乎、香喷喷、甜滋滋,着实叫人馋涎欲滴。   汤圆与闽南、台湾的民俗牵丝挂线,所以,汤圆成了常见常尝的小吃。举凡生男孩、娶媳妇、入新居、开店铺等喜事庆典,都要搓好多好多的红圆分送至亲好友 ,通常每户送一大碗。受礼者要在空碗里放些大米,作为回礼,表示祝贺。汤圆简直成了公关道具、民俗演员。   更有趣的莫过于婚礼中的吃“结房圆”…  相似文献   

17.
文化     
《台声》2018,(7)
正1《山谷的呼唤》胡德夫民谣音乐会5月在京举办据媒体报道,有着"台湾民谣之父"美誉的音乐家胡德夫将于5月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个人音乐会,此次演唱会曲目,不仅包括《牛背上的小孩》《匆匆》《芬芳的山谷》等代表作,还有台湾少数民族歌曲《美丽的稻穗》《想念的歌》等,让大陆歌迷感受来自宝岛台湾原生态的魅力。音乐会以《山谷的呼唤》命名,胡德夫希望音乐  相似文献   

18.
榴花照眼红,粽子扑鼻香,又是一年端午节。节日前夕,笔者不少乡亲从对岸台湾回来闽南祖家过节,在与台湾房亲交谈中,笔者得知台湾和祖家闽南一样,同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台湾四面环海,水域辽阔,岛内还有一些河川,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便是“扒龙船”(龙舟竞赛),闽南台湾方言“扒”与“爬”同音,是划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湾当局肆行“去中国化”的“本土化”政策,妄图从根本上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超越族群、血缘、语言、文化的局限,迈向一个新的国家共同体”的目的。针对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我们必须从历史、法理和人文精神等角度来审视台湾本土化运动,以揭穿台湾当局“本土化”政策的欺骗性,从而阐明台湾本土化运动的真谛即为“愈是本土化就愈是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安东 《台声》2010,(6):86-96
六月一日 1961年6月1日,台当局开始查禁流行歌曲。 台湾“戒严”时代的1949年、1961年、1975年,当局曾3次大规模查禁流行歌曲。1950年,台当局“新闻局”召开“台湾省歌曲影剧书刊审核查禁委员会”第七次联席会后,即宣布将122首歌曲列入禁歌。此次查禁的歌曲多半被视为“黄色歌曲”.且多以上海传进的流行歌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