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3年4月18日,武汉市社科院召开武汉文化个性特征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岱梨,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著名作家方方,以及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罗运环,华中师大教授罗福惠,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文澜、徐凯希,武汉市计委委员程涛平,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笃勤等。  相似文献   

2.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强调,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省之路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促进省委这一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本刊特约请湖北省社科院专家撰文,系统阐述了湖北如何加快工业发展题;同时,派出记者赴荆门、仙桃、谷城等市县调研采访,初步总结了这些地方发展工业的做法和经验。希望这些理论文章和实践经对各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强调,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省之路,中央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促进省委这一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本刊特约请湖北省社科院专家撰文,系统阐述了湖北如何加快工业发展的问题;同时,派出记者赴荆门、仙桃、谷城等市县调研采访,初步总结了这些地方发展工业的做法和经验。希望这些理论文章和实践经验能对各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以承担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为天职的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更主要的取决于地方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即对地方政府进行专门的基础性研究,无疑是宪法学基础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今天,注重对地方政治制度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湖北省社科院政法研究所胡盛仪研究员等撰著的《地方政府原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正是一部系统研究地方政府的…  相似文献   

5.
《理论月刊》2013,(9):1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湖北师范学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社科院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24日,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十堰分院联合举行的十堰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表彰大会隆重开幕。会议由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社科联名誉主席关小兰同志主持;市委副书记,湖北省社科院十堰分院院长聂德虎同志作了题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努力开创我市社科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十堰市社科联主席、湖北省社科院十堰分院常务副院长张海柱同志就  相似文献   

7.
阐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治国历程及其治国方略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件极其复杂而又特别艰难的事情,它涉及的内容广,方面多,客观时势和主观认识的变化也特别大。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治国方略丛书”的第一本:《毛泽东治国方略》时,不禁为作者———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荣开明、曾成贵、刘宝三、寇从俊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独到的观察视角所折服。首先,该书指导思想明确。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指导,以党的重要文献为基…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0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与成宁市在武汉签署合作协议书,就促进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加快推进成宁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互相助力。这是湖北省社科院首次与市州的全面合作。根据湖北省社科院的科研人才优势和咸宁市的实际需求,双方合作以市、院为主体,以市、区、县、镇政府、市党校、咸宁学院为平台,以课题研究、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为重点。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 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陈爱民  相似文献   

9.
《政策》2013,(3):62-64
<正>为探索新时期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湖北省社科院调研组先后到湖北部分有代表性的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从中归纳出湖北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湖北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总会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新一届政府的起始年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这份报告更显厚重和珍贵。2008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亮点、特点?提出哪些崭新的概念和施政理念?对百姓生活意味着怎样的改变和影响?湖北省社科院院长赵凌云,为您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20日,“女娲暨中华女性文化”研讨会在湖北省竹山县举行。本次研讨活动是中国·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来自全国妇联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社科院所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从文学、历史、考古、旅游等不同角度对女娲与女性文化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2.
9月24日,由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湖北企业文化论坛在武昌举行。来自湖北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工会负责同志,部分大型企业负责人和高校学者围绕"提升软实力,打造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之后,湖北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相对优势。继续推动湖北经济发展,支持湖北在中部地区发挥领先优势,进而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必要积极稳妥地筹划银行信贷的核心服务功能。只有实施银行信贷服务格局的整体创新,形成中部金融枢纽,才有可能出现湖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超越其他地区的有利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在全国较早开始了发展战略研究。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战略定位几经变迁,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才被中央定格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以为武汉市必须以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理论为指导,密切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联系,创新发展战略,主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中心城市联系沟通,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以制度创新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镇 《学习与实践》2007,(12):20-25
从国家层面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虽然已经有几年,中部六省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依然没有明显缩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中部发展受到诸多制约。从政府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在中部形成良好的市场、法律、人才与劳动力环境,将会有效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及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冷静地观察我国90年代以来客观存在着的地区变化格局,不难发现中部地区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向内地转移的第一梯度。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其发展速度快于沿海和西部,中部地区与沿海的差距在缩小,与西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一、中部“领头羊”之争在2004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在湖北省要求武汉做中部崛起的“领头羊”,武汉表示“中部崛起,武汉先行”的同时,其他中部5省及省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率先崛起的目标。看来中部崛起“领头羊”之争势在难免。笔者既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又认为“领头羊”非武汉莫属。1.争当崛起“领头羊”:中部群雄并起的两重性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崛起”的领头羊之争,本质上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部群雄并起态势和省市之间的竞争。中部各省及省会城市争当崛起“领头羊…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社会科学》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推出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栏,确实抓住了中部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从近几期读到的从不同角度论述的中部经济发展的文章来看,颇受启发。我作为曾二度参与中部发展战略研究的湖南省经济研究人员,不揣浅陋,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从目前东、中部差距日益拉大的现实看,中部应成为我国90年代发展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沿海发展战略,这使得东部沿海省份以其独具的地理优势和国家所赋予的中、西部没有的优惠政策,而得到了长足发展。应该说,国家在当时资金有限和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而又无先例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实施这种沿海先行开放或者先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这是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明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初,他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起航,长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围绕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政策需求,潜心研究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课题。迟福林研究员改革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90年代中期以来,他主笔提交的100多份改革政策建议报告,许多被直接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