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近几年部队部分职务犯罪案件来看.主要表现出权力腐败网络化、大要案多且案值大、涉案人员低龄化,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犯罪的领域不断扩展及手段不断翻新等特点。本文结合省军区部队预防职务犯罪的实际工作.初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透露,近3年来.全国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五成以上的大案.三成以上既是大案又是要案的案件,都与组织人事工作违纪.违法行使权力有关.都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组织人事工作把关不严、用人失察、监督管理不力、组织人事工件人员职务犯罪等原因。目前.组织人事职务犯罪呈现犯罪主体的特定性、犯罪行为的空易性、犯罪行为的群发性、犯罪形态的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14年全国犯罪数量同比变化不大,社会治安形势稳定。2014年全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下降,但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仍高居不下,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新型网络犯罪多种多样,环境犯罪和职务犯罪大要案数量大幅增加。2015年犯罪数量仍会持平或略有下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会有所减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仍将持续多发,涉众经济犯罪进入新的高发期,网络犯罪将网上网下全面爆发,环境犯罪和职务犯罪数量仍会持续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2006—2010年天津市工业系统查处的职务犯罪情况来看,总查处工业企业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领导干部犯罪案件突出、案件发生环节集中、犯罪形式向合伙化发展、案值高损失大等。工业系统预防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应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切实把好权力运行关、切实把好国资监管关等。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3年至2005年该省检察机关查处的商业贿赂案件中,共涉及厅级干部13人,国家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犯罪已成为当前浙江省职务犯罪的重灾区。据了解,浙江省检察机关在这三年中共查办贿赂犯罪案件2372件,其中发生在商业活动领域、属商业贿赂犯罪的案件有2132件,占贿赂案件总数的近90%。涉案金额大、干部级别高是浙江省商业贿赂案件的重要特点。三年中,全省检察机关查办涉案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大案,占查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总数的58%;涉及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66人(其中厅级干部13人),占近三年查处领导干部案件总…  相似文献   

6.
受贿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象中受贿罪认定的规定较笼统、粗疏,其难操作性影响了司法实践。本文结合学理界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离退休人员的受贿问题、离退休人员受贿中家属共犯问题、受贿罪的犯罪客体问题、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的界限问题以及受贿罪的数额起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樊洪 《人大建设》2013,(4):42-43
群众利益无小事.2012年,郑州市人民检察院高举反贪利剑,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但严肃查处职位高、数额大的职务犯罪"大案",而且坚决查处关乎民生的"小案".全年共查办教育文化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农村土地矿产征用领域、涉农专项资金管理领域内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职务犯罪53件72人,占立案总数208人的35%,涉案数额达3300万元,所立案件全部为大案,县处级以上要案4人.通过及时、快速查办,切实解决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增强了群众对反贪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彰显了法律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体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大大提高了反贪工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职务犯罪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腐败案件逐步增多。其间涉案的人员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涉案的部门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涉案的花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恶劣。职务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影响更大,更恶劣,因为这是发生在管理层面的犯罪。因此,提高人们对预防职务犯罪的认识,加强对职务犯罪规律的研究,建立有效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遏制职务犯罪的势头,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个人试从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一、职务犯罪的原因从近几年职务犯罪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立案管辖权分离违背了案件的办理规律、妨害了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农村社会的稳定,呼唤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立案管辖权的统一。应直接修改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或对《六机关规定》的第六条做出修改,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立案管辖权统一归口到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0.
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特点及防范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务侵占犯罪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职务侵占等侵财类案件数占所有公安经侦部门管辖案件的20%以上、占公司犯罪的70%。因此,进一步研究职务侵占犯罪,加强对其的打击和防范已刻不容缓。文章对职务侵占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希望可以对打击当前的职务侵占犯罪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外来人口(相对本地人口)犯罪已占全国发达地区犯罪总数的60%以上。其中外来青年民工犯罪又占大多数。盗窃、抢劫、伤害、杀人等案件不断增加。嫖娼卖淫、制黄贩黄、贩毒等犯罪也异军突起,其犯罪的主要特点是: (一)侵犯财产型犯罪活动猖獗,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 在经济发达地区,本地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刺激了外  相似文献   

12.
司法     
《人民政坛》2014,(9):5-5
最高检: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调查核实 据正义网8月26日讯,最高人民检察院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将对“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或者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的罪犯”等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对于中国检察机关来说,是惩治职务犯罪较有成效的一年。相继有一批国内重大影响的案件被彻底查处、起诉。让我们对骄人的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痛心——其中最为典型的魏庆福、厉建中案件,两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科技专家,陨落黄昏,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也制造了个人的悲剧。事实证明,高科技人员实施的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更需要良好的预防措施。因而,加强对高科技人员职务犯罪的研究,充分认识其犯罪的危害,提出前瞻性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 《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对“职务犯罪”做了规范, 明确界定, “职务犯罪”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2004年 12月 31日《新京报》)。以前, “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混用的现象不但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 就是在司法机关的一些司法文书中也较常见, 常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如, 在 2004年媒体报道王怀忠案件时引用了二审刑事裁定书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更为恶劣的是, 王怀忠为…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直机关近几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有以下特点与规律:一是经济案件居高不下。2002年市直机关查处的27件案件中,经济案件占86%。二是“三机关一部门”和委办局所属法人单位案发率比较高,占案件总数90%左右。三是作案人员呈现“两高一低”趋势。高年龄,也被称为59岁现象,趁退休前捞一把;高学历,许多作案人员都是大学或研究生学历;低年龄,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四是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越狡猾。针对上述规律与特点,我们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检察机关将在陆家嘴和临港新城设立专门审理金融、航运案件的机构,在外滩等四个金融、航运功能区派驻检察工作室,并强调将及时查办职务高、数额大、手段恶劣、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严重危害金融秩序和航运安全职务犯罪的大案要案。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全市检察机关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敢于碰硬,特别是要坚决查处职务高、数额大、有影响的案件;要建立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信息库,加大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和追赃力度。10月14日,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30条意见”,同时通报今年1-9月本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情况。  相似文献   

18.
报刊揽胜     
高检确定预防 职务犯罪八大重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宣布,各级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金融证券、国企、海关、税务、建筑、司法、工商、医药 8个行业和领域的联系与配合。共同做好这些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据了解,近两年在上述 8个行业立案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占检察机关查办贪污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的 60%以上。 (据《人民日报》 )海外人才居留上海 期间享受市民待遇 为吸纳海外留学生和海外精英,一张魅力十足的“上海绿卡”正在紧密筹划中。 “上海绿卡”将在各个部门实行“一卡通”,在沪居留期间,人才及家属购买住房、医疗…  相似文献   

19.
透过近年来反渎职侵权办案实践,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因果关系呈现出渎职侵权行为直接导致渎职侵权犯罪本身结果的发生较少;渎职行为直接导致另一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占有较大的比例;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案件多因一果的现象比例较高:不作为及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渎职侵权职务犯罪危害后果发生情况的比例略高:考量危害结果中的经济损失都是认定为直接经济损失等特点当前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因果关系理论不统一:对渎职侵权因果关系的法律规范缺失;渎职侵权行为责任分散和模糊;对渎侦办案人员实行通才管理体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依法正确认定。应当用传统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作为认定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并立法规范化;引入和参照共同犯罪理论;多渠道加强办案人员的分类专业建设:上提一级该罪的立案侦查权等,以促进对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依法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大有膨胀之势,与之相互渗透、形成恶性循环的涉黑职务犯罪也不断地滋生蔓延。分析打黑除恶案件不难发现,"官黑勾结"几乎是每一起涉黑案件的突出特点。严厉打击、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已成为打黑除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国家工作人员涉黑职务犯罪是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