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闻静 《民主》2009,(5):15-1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等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教育作为现代化国家的基石,作为我国国策的重中之重,始终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农民工子女就学、教师工资水平、教育改革等亦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应该作为面向对世纪的教育对策。这已成为我国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应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继承和在已有教育上的创新,是实施新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和领会,在具体落实上出现了偏差,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偏离航向…  相似文献   

3.
一、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教会精神将成为21世纪教育工作的强大推动力。1.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作了新的、全面的阐释。对于素质教育,会议从素质教育的意义、本质、内容、范围,到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有一系列的新提法,丰富、完善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宋立渠  刘代富 《学理论》2011,(14):275-27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公安高校作为公安教育的专业院校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建设起业务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师资队伍,素质教育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效,分析制约公安高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原因,对于培养和提高公安院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提高公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在高校教育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0,(3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这些提法显然针对了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的现行教育之弊——"服从高于自主,接受高于思想,模仿高于创造"  相似文献   

7.
许萌 《学理论》2013,(2):260-262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并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认识和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的探索,是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提倡、探索实践,特别是近年来从国家的层面上将素质教育上升到了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高度,全面实施、重点推进。从农林院校素质教育的特性出发,引入"三个课堂"概念,构建学习、活动、实践三个教育模块,实现素质教育的模块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13日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6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又在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为我们指明了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方向。今日世界,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繁荣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国家领导人在治国安邦时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制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新局面,对新时期的教育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阐述并解决了如下四方面事关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不仅为21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给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朱镕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抓紧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督导、检查体系和制度”,“要实行有权威的督导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12.
10余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讨论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是众口一词。在教育部启动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实施素质教育列为一项跨世纪的工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大会的主题。但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事实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且成效显著的典型并不多,大多数地方的素质教育仍停留在浅层次、平庸化、形式化层面。那么,障碍究竟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至少有两大障碍是应当引起注意的。一、支撑着应试教育背后的社会深层原因是实施素…  相似文献   

13.
也牧 《民主》2014,(1):24-25
<正>2013年12月13日,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市101中学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提出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管理体制、教学制度、推进机制的建议。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副主席朱永新,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朱永新主持。严隽琪从教育改革要响应时代呼唤这一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 《民主》2012,(11):9-9
中共十八大报告继续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核心主题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是从教育的战略地位来认识的,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没有教育的强大,永远不会有国家的强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黄永刚 《求知》2000,(10):40-42
近年来,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发展战略,努力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使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竞争,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国外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孔祥发 《民主》2008,(12):23-25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尽如人意。统观目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关乎祖国未来发展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纲要》提出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经济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大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从制度层面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主题。通过历史考察,探讨中共党组的民主性问题,揭示中共党组制度在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统一和民主执政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发 《民主》2023,(2):20-22
<正>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中共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内涵丰富、总揽全局、催人奋进,具有极强的政治感召力、理论穿透力、历史震撼力、实践指导力。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洞察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取得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丰功伟绩。在新征程上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秉承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踔厉奋发、自信自强,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