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2.
为官贵在“实”俞锋世人常叹做人难。难在何处?我理解大概唯在“实”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不失为一个高尚的人。做人难,做官尤难。老老实实做官,实实在在为政,脚踏实地做事,是对做官的起码要求。要说官要有“官德”,这“实”无疑是“官德”之核心。如何做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外出办事,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别去,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她的儿子听了,很高兴,不哭了。她办完事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你为什么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了吗,等你回来给孩子杀猪吗。”夫人说:“我是哄他的。”曾子说:“孩子以父母为师,你这次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骗你的。”夫人听曾子说得有理,就同意把猪杀了。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因讲信用而成就大事者不计其数,因不守信用而身败…  相似文献   

4.
付春阳  李忠辉 《奋斗》2014,(9):64-64
人生在世就是做人与做事。做好人是指待人接物,要正派真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事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要认真细心和抓好落实。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做人离不开做事,做事印证着做人,两者在许多地方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低调做人""与"高调做事"是从道家"光而不耀"辩证法命题中引申出的两个人生大智慧。"低调做人"是指人在有钱、有权和有名之时,一定要牢记道家的"光而不耀"的告诫,切不要以"暴发户"心态,趾高气扬,处处炫耀自己,张扬自己的财富、权势和浮名。要以谦卑心态学会"低调做人",以防自己重蹈"成功也是失败之母"的覆辙。"高调做事"是指做人要低调,而做事则要高调。在做事上要敢为人先,必须树立实现自我价值的伟大理想。在实现"大志"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充满不断向上的激情,要有"万折必东"的毅力,要有必胜的信心,决不轻言"放弃"二字,努力登上成功人生的顶峰。"低调做人"是实现"高调做事"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6.
湘中飞舟 《党课》2010,(2):72-73
记者在采访一位德高望重、成就辉煌的为政者时问道:“你在领导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有何秘诀?”对方笑曰:“《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相似文献   

7.
真友与伪朋     
郭庆晨 《党课》2009,(8):125-126
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以及朋友的身份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根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从这些久传不衰的谚语中,可以感觉到交友对人生的重要性。是的,人不可没有朋友。混得再没有人缘,也不免会有一两个朋友。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言外之意,连秦桧这样千人指、万人骂的奸贼还有几个好朋友呢,何况常人乎?  相似文献   

8.
做事先做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一番实事、好事,其前提是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古以来“做事”和“做人”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做不成事的人很难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人则肯定会去做好事,在任何时候做人和做事都是不可能完全分裂开来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的人在“做事”上不肯花大力气,在“做人”上却十分卖力:对领导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同事是一以贯之的“奉承”,对属下是是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江油市材料所子弟学校马国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青少年学生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倡导“诚信”,孔子的传人曾参就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们更需要“诚信”,更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思考并用人生实践来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目的、做官是载体。要达到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必须有“五心”:  相似文献   

11.
克己制胜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1):44-44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一天,两个人在路上相遇。曾子打量了一下子夏,说:“你一向很清瘦,怎么最近看起来发福了?”子夏回答道:“我战胜了自己,心中有了定数,所以发胖了。”曾子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子夏说:“我读书时,读到古代圣贤提倡的那些仁义道德,感到十分的敬仰和向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思考并用人生实践来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目的、做官是载体。要达到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必须有“五心”:  相似文献   

13.
朝高处攀     
李裴 《当代贵州》2020,(10):79-79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勇攀高峰、登高望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目标是奋斗方向,是前进的灯塔。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做人做事一定要把目标定得高一些、眼光放得远一些。朝高处攀登,方可“一览众山小”;向远处前行,方能“极目楚天舒”。若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大的抱负,就要不断往高处攀登,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圣贤先哲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见解.如,古人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之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郑培民同志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焦裕禄同志始终践行着“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些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做人、做事、做官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王杰 《唯实》2013,(1):83-85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确立起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就是重视道德修养,尤其是官员的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人生天地间,做人是第一位的,做官、做事都是从属于做人的,做不好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做人的基础是立德修身正心。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7.
李英 《党建文汇》2009,(5):49-49
对成功,唐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先做人,后做事,偶尔作秀。”成功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而成的,如果你时刻都在为自己的成功做准备,成功自然也就不会远。  相似文献   

18.
忠诚是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文化品格。《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相似文献   

19.
大学刚毕业那年,一位诗社的朋友约我到胶南铁山镇上沟村看樱桃,那时候我正在拿腔作势地玩些时尚的学问,鄙薄所谓的吟诗弄句,并且工作还未安定,哪里还有心情去赏景?况且一个山上的小村庄。想必非常贫穷,路况也不好,在家待业期间我休养的近乎肥头大耳,哪有体力爬山?但耐不住他几次催促,便权当是减肥,与朋友骑车上了路。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0,(19):118-118
【求助邮件】本人大学毕业两年了,换过两三家单位,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如何与人相处的学问。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我吃了不少亏。就在前几天单位内部岗位竞争时,我还被一位平时称兄道弟的“哥们儿”告了黑状,他得到晋升而我却下岗了。其实,他在背后和我一起的时候骂单位骂领导最多,可到最后他把那些话都加在了我头上,做人怎么能这样呢?请“三T公司”告诉我,在职场上该如何辨别“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