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缔约过失责任,也称缔约上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的当事人应承担的致他人信赖利益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本文试从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构成要件着手,以期准确的把握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不同点,有利于充分保护合同当事人及缔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缔约过失责任,一般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另一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明确界定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区别,明确界定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对于实现法的正义性,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中,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主要贸易条件,并愿意按这些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它是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的意思表示。提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对方称为受约人。在外贸实务中,要约称为实盘,发盘的一方称发盘人,对方称受盘人。要约具有约束力。要约及其约束力,是我国外贸企业在与外商发生经济合同关系时应当充分注意的一个问题。与我国外贸企业来往的外商,大多远隔重洋,往往采取函电磋商的办法达成成交协议。在函电磋商过程中,要约的构成及其约束力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我方外贸企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次在新的《合同法》中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从而完善了我国的合同责任制度。但与国外的立法相比略显不足 ,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 ,在赔偿范围、举证责任、适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易手段倍受青睐。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法律不仅要保护其合同阶段,要求当事人正确、全面、实际地履行合同,而且要保护先合同阶段,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做到诚实坦白、公平守信,否则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这已在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6.
新宪法的这一规定明确表明,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是无限的,它是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的,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的原则。可是,有的人却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他们迷恋资产阶级的自由,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可以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的原初状态以一种最不利的情形达成一致意见,足以说明其稳定性.公平原则所要求的职责和义务迫使原初状态中的每个人都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这奠定了一般意义上的契约基础,否则对别人既不公平也不正义.契约规则本质上是一种正义的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8.
凌瑞明 《党史博采》2009,(9):47-48,50
意思自治、缔约自由是经济交往中遵循的重要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主体各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一方无权干预另一方的行为.在合同订立阶段,根据传统民法,当事人在合同成立之前,相互之间并无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彼此并不承担任何责任.[1] 但是合同当事人应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帝王条款.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忠诚义务是国家和公务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德国公务员忠诚义务理论认为,忠诚义务包括忠诚原则、保守与节制原则、品位原则等三大原则,这一理论对我国公务员忠诚义务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作为教师和学校之间对彼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内隐性契约,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及构建心理契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研究认为,构建基于和谐的心理契约的动态激励机制,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教师心理契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所谓合同就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须经法律规定的程序签订才能成立。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指当事人相互作出意思表示并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协议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一、《合同法》第 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二、要约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要约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作出。 2、要约必须向相对人作出。 3、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主观目的。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三、要约属意思表示,有其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叶虹 《求实》2004,(Z2)
诚信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令人触目惊心的诚信危机面前 ,有关尽快建立信用体系 ,大力加强诚信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在如何加强诚信建设的问题上 ,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 :即把诚信建设主要看成是一个道德问题或技术问题 ,把讨论的重心放在道德领域 ,忽视了法治的作用。诚实信用不仅仅是重要的道德准则 ,它也是一条重要的法律原则 ,充分认识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将对全社会的诚信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规范体系通常认为 ,诚实信用原则最初孕育于合同法 ,到了现代随着合同自由原则的衰落…  相似文献   

13.
“权力”与“交易”王润生“权力”与“交易”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权力”属于政治范畴,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即国家权力机关Z一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和义务。而且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和义务相应则越重。...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原则最早属于私法上的概念,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规则的法律化,这原本属于私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这一公法领域固然能发挥积极作用,但笔者认为在一个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国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这一设想,认为尚需进一步斟酌。  相似文献   

15.
缔约过失理论一经提出,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合同立法中,借鉴了这一理论,并规范了典型的四种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但法典式的规定无法涵盖其它非法定类型的实务判例,文章从准类型化这一新辟的角度来归结其它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考察准类型化的自身规律特点,协调和重构缔约过失责任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践和认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所揭示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在哲学上,称之为本体论的问题。因此这两对范畴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合同法的历史发展,论正了正义下的自由是合同法从19世纪到20世纪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新合同法对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关系的正确处理。《合同法》一方面规定了合同自由原则,另一方面又用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合法原则防范滥用合同自由的行为。这既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对合同自由的要求,又能够保证我国合同制度在新世纪中能沿着正义下的自由这一历史轨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合同法的发展历史中,合同自由原则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之中。合同之精髓是当事人自由意志之汇合。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和公共秩序,每个人都享有完全的合同自由,这种自由被概括为著名的合同自由原则。因此,合同自由原则,成为早期合同法律制度的最根本原则,被奉之为支配整个私法的“最高原则”、“民法之基础”、“私法根本价值之所在”等。合同本质是一种协议,是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的产物。因此,合同法必然以维护合同自由为其价值目标。契约自由萌芽于古罗马时期,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从政治哲学理论的影响看,它…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管理中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何社会中,只要是在有着两个以上的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看到责任和义务关系的存在。在制度化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都有可能还原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如个人对集体、人与事和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渗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研究与落实。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合同在现代国家行政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协商性的公法行为,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则是契约自由、依法行政。如果合同义务与行政机关的公务管理发生矛盾,法律应当允许政府拥有维护公共利益的特权,但这种特权必须是有限的和受到规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