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声纹识别辅助电信反诈骗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信产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对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声纹识别是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语音参数,来识别语音说话者身份的技术。通过录音进行身份核验,建立重点人员声纹库,可加强对用户的保护,同时对诈骗人员进行声纹采集和甄别,预防诈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讯工具或互联网,借助公共通信网络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或发送虚假信息,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冒充公安人员进行诈骗、以"中奖"为诱饵进行诈骗、虚构购车退税进行诈骗、虚构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冒充熟人"换卡"汇款进行诈骗、以虚构亲属需要救助的方式诈骗、以虚构信息对被害人进行人身威胁的方式诈骗。电信诈骗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组织化程度高,诈骗方法手段更新快,境内外结伙作案、打击难度大。电信诈骗犯罪高发源于该类犯罪风险小、成本低,该类案件侦破难度大。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能力与作用,充分发挥电信部门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交流》2004,(6):38-38
1、今年的最热门技术:网络语音。网络语音技术的直接应用就是IP电话。网络语音技术彻底动摇了传统电信业的根基。IP电话就像飓风一样席卷整个电信业,改写电信市场规则。由于传统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被打破,电信市场陷于混沌状态。只要有50万美元设备投资,就可以创办一家IP电话公司,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6.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安部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整体格局,已成为当前打击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研究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首先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人口特征,然后介绍了智慧社区建设中部署的前端感知设备和采集汇集的人员数据,最后利用智慧社区感知设备和数据在小区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3,(8):16-17
自2004年以来,公安部多次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先后打掉了一大批跨区域、跨两岸、跨国电信诈骗犯罪团伙,破获了一大批电信诈骗案件,抓获了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窝点大多设在台湾及东南亚国家,这些骗子可在境外经互联网把改号电话畅通无阻地打入大陆千家万户百姓家,毫无顾忌  相似文献   

8.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不断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案件侦办难度日益增大。通过使用串并案的方法,将属于同一诈骗团伙所作的案件串到一起,可以大大提升案件的侦办效率。提出两种常用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串并案方法:标识号串并和语义相似度串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提升了电信网络诈骗串并案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可以为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鑫悦  张玲 《公安教育》2021,(11):32-3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犯罪人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频发,不仅造成群众财产巨大损失,还产生了一系列黑灰产业链,形成了大量上下游关联犯罪,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以传统的诈骗罪规制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面临诸多困境,诈骗罪要求的欺骗行为、数额结果、被害人处分意识等要件受到冲击和挑战。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电信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要客体,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特殊性,合理配置主刑和附加刑,并充分发挥保安处分性质措施的作用,满足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严重侵害人民财产安全,扰乱了生产生活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国家对电信网络犯罪治理高度重视,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两降两升"的目标;2020年4月,公安部开启"云剑—2020",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2.
<正>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涉网新型犯罪越来越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连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治理的核心环节。搜集2011—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裁判文书,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罪名分布与各罪名裁判文书数量进行梳理与统计,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此罪与彼罪、主观故意、主犯与从犯、一罪与数罪、既遂与未遂等方面存在诸多认定分歧。这主要源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二元链条式结构,该组织形态与传统犯罪存在根本差异,对传统犯罪认定模式的犯罪构成要件造成挑战。鉴于此,将电信网络诈骗独立成罪是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认定分歧的首要制度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瑾 《警察技术》2021,(5):28-30
正2020年9月以来,首都公安紧紧围绕新时代刑事技术"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的建设方向,在公安部党委、市局党委"全面拥抱新技术、全面向网上进军、全面支撑引领实战"的部署要求下,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为突破点,通过专业授课、技术交流、技能比武等方式,在培养筛选优秀人才的同时全面推进勘查技术人员由传统案件向非接触式网络犯罪勘查的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了全局民警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尤其当AI技术被不法分子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时,由于其具有门槛更低、迷惑性更大、犯罪效率更高等特点,给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目前,AI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面临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行业监管不严、宣传防范有所欠缺、打击难度不断增大等问题。可以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切入,通过完善立法、打防并举、加强宣传、技术赋能等途径,提高AI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3,(8):18-19
业内人士指出,为有效遏制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当前应尽快建立起公安、电信、银行等部门合作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动机制,彻底切断改号电话进入境内和赃款流出境外的管道。建立"综治委牵头的公安、电信、银行、检察、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尽快启动由综治委牵头的公安部与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最高检、最高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固定渠道,确定专职联系人,定期开会,从国家层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公安研究》2014,(8):31-33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间接接触式犯罪行为。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跨区域甚至是跨国作案,公安机关在侦办中存在着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与取证难度大、诈骗数额难以查清等实际困难。针对此类犯罪的防控及打击,应当注重防、快、治并举,做到宣传到位、打击迅速、整治源头,在群防群治的氛围中,从源头上堵住电信诈骗犯罪的高速通道。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电话就能骗走十几万甚至上千万。你相信吗?2008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2008年仅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老百姓被骗走的钱就有6个多亿。这种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叶慧  俞涛 《今日浙江》2021,(9):50-51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持续高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之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为守住百姓的"钱袋子",浙江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格局,强化法治思维,坚持打防结合,注重源头治理,依托数字技术,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重拳打击.  相似文献   

20.
谯冉  杨璐绮 《公安研究》2024,(3):96-10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支付方式的不断变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形式也已悄然出现变化,电信网络诈骗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目前,治理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中存在治理主体力量失衡、联动性不强、主动性不够、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才使得电信网络诈骗得以在校园里持续蔓延。为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应构建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方式多样、治理体系完善的协同治理模式,以提升在校学生防诈反诈意识,降低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保护好学生们的“钱袋子”,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