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法院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这一重大决策;把研究人民法院如何独立行使审判权,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保证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任务,历史地摆在各级人民法院的面前。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问题,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文件中都有专条规定,但这些规定对人民法院怎样独立行使审判权,如何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等问题,却未作出具体的规定。由于法院制度不够健全,人们对“独立”这一法律用语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大的片面性。虽然许多教科书都从理论上对人民法院独…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待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孔宪翠“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我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但是,从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看,人民法院要真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院组织法》也作了“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的规定。但是在我们的现实审判活动中,却存在一些无视法律严肃性的不正常现象。有的基层法院为了避免上诉审法院改判他们所判的案件,采取“打内堂”方式,把一些案件要定什么罪判什么刑的意见事先拿上去,要二审法院表态。个别二审法院在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组织法》也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些规定对保证法律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人们一直对此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但却忽视了如何在组织上、在管理体制上解决“干涉”、“特权”问题,从而确保《宪法》、《组织法》原则的实施。我国现行的法院管理体制是各级法院由各级地方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固然有其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了保证这项原则的落实,我国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作了具体规定。1979年以来,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治环境的改善,这项原则的执行情况总体看是好的。笔者从学术角度试就执行这项原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提出几点意见。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概述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指唯由人民法院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独自行使国家审判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6.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普遍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实践中,人民法院正或多或少地受着种种外来压力的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7.
樊守禄 《河北法学》2003,21(1):70-77
从考察我国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法律沿革、存在问题和困难着手 ,就正确认识和理解执政党、立法机构和法院的关系问题以及法院独立审判和审级独立、法官独立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进而提出完善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改革、调整法院设置 完善法院组织体系张泗汉人民法院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国家审判权的组织保证。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家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这种由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构成的人民法院组织体系,符合...  相似文献   

9.
审判独立原则是指法官或法院只依照法律独立进行审判,不受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一)审判独立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点:(1)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和影响;(2)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进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管辖,是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职权划分,也就是确定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人民法院根据法律有关管辖的规定,在其管辖范围内行使审判权,称为管辖权。只有法院有审判权,才谈得上法院系统内部审判权的分工。审判权是管辖权的前提,管辖权是审判权的进一步落实。行政诉讼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三种。  相似文献   

11.
《法学杂志》1986年第1期《此“风”当止》一文中,谈到《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规定见于1954年宪法第七十八条和1979年法院组织法第四条。由于这一提法不够确切和严密,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和分岐。好象审判独立,就可以不受任何组织的监督和领导了,显然有违于立法的原意。因此,1982年新宪法颁布后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作相应的修改。将原来的“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修改为:“人民法院依照法津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仅与原来的提法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唯一之路在于改革现行法院体制欧阳顺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简称《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第123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第...  相似文献   

13.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独立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司法独立作为法治现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已为各国宪法所普遍确认,成为一项基本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从而确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简谓之独立审判原则,是人民司法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保障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不久前在天津市高、中级人民法院和三个区县人民法院的座谈会上谈到了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问题。江华院长说: “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本意并不是指法院内部的合议庭同院长、庭长的关系而言,而是指人民法院同其他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个人的关系而言的。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即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不能干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审判权的正确行使。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的意义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这已是中外法学界的共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是提供公正的、有效的法律保障,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条重要的民主原则和司法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以及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这表明审判独立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也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然而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及法院内部管理体制使审判独立失去了基础和条件,使得审判独立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切实地遵行,非法干扰、阻碍法院独立审判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现实与立法的严重背离.因此必须对实现审判独立的现实障碍进行分析,寻求实现审判独立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以期审判独立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王永芬 《法制与社会》2011,(19):141-141
在法院执行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完善措施,建立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机制。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当前形势下,由于执行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与执行体制的不健全等,致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屡屡受阻。这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也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在广大群众中丧失庄严威望,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不得对同一案件事实、同一法律关系重复立案、重复审理,对此,我国民诉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早就作了明文规定。但是近几年,个别法院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有意违反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9.
宪法能否在民事判决中直接援引,是当前我国宪法学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反对直接将宪法作为民事判决依据的理由主要有:其一,法院没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实施宪法的权力.宪法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将解释宪法的权力授予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另外,宪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和民族地方的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宪法对法院的权力是这样规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20.
马明亮 《北方法学》2012,(6):136-142
我国之所以出现法院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以及地方政府对法院审判权的不当干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法院的"人财物"管理方式存在制度性缺陷,即法院行政化的人事制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经费保障制度与现代审判权的运行规律存有内在冲突。它"后台"式地消解着法院的独立性,必须建立以符合法官职业特性和审判权运行规律的"人财物"管理制度,这是审判权独立运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